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继续实施淇县“三大战略”目标,进一步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使全县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其中:农业产值1.91亿元,增长10.8%;牧业产值7.48亿元,增长10.1%。 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夏粮生产获得较好收成 2004年以来,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扬,激发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全县夏粮播种面积达28.00万亩,比上年增加2.46万亩,增长9.6%。根据实割实测:全县夏粮平均亩产406公斤,比上年增加9公斤,增长2.3%;比1999年亩产历史高水平增加4公斤,增长1.0%。夏粮总产量11.37万吨,比上年增加1.23万吨,增长12.2%;比1999年总产历史高水平增加0.63万吨,增长5.9%。05年夏粮亩产、总产均再创我县历史新高。其主要原因: 一是种植面积扩大。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免征农业税以及对种粮农民直补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夏粮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 二是播种密度提高。去年全县秋作物收获期较早,秋收腾茬进度快,小麦播种期普遍提前,播种量加大(一般由过去播种10公斤/亩提高到15公斤/亩左右),播种后气温较高,土壤墒情充足,小麦出苗齐、快,冬前分蘖多。 三是良种覆盖率提高。近年来农民注重及时对麦种优化更新,全县麦种优良率达95%以上。 四是施肥量增加。为使小麦单产增加,农民加大了对麦田的施肥量(例如:由过去25公斤/亩尿素提高到50公斤/亩),且单一施肥变为复合肥多品种并用。 五是农民重视病虫害防治。农民对小麦从播种到田间管理,都做的及时到位;一喷三防工作扎实有效,多数防治2遍,有的防治3遍,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 夏油和蔬菜生产近年来种植相对稳定。全县油菜籽种植面积0.63万亩,比上年减少0.03万亩,下降4.5%。油菜平均亩产95.7公斤/亩,比上年增加2.0公斤;总产量0.0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0.74万亩,和上年基本持平;蔬菜平均亩产1730公斤,比上年增加182公斤,增长11.8%,总产量1.28万吨,增长10.6%。 二、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淇县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活猪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8.0—10.0元/公斤,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而猪饲料价格呈小幅下降走势,养猪销路较好、效益可观,养殖户填圈补栏较为积极,上半年全县生猪存、出栏分别达24.64万头和23.20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和13.2%。家禽生产,尤其是禽蛋生产走出去年上半年“禽流感”的影响,进入较快发展时期。牛羊生产保持稳定,乳牛养殖持续升温,奶业发展速度加快。上半年全县肉类总产量6.10万吨,禽蛋产量2.20万吨,牛奶产量4100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9%、15.8%和105.0%。 三、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提高。 上半年,淇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为0.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4%。主要原因:是农户用于购置生产设备投资增加较多。 四、农民现金收入继续增长 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首先,由于2004年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农民手中农产品存量较大,加之1-6月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畜产品市场价格全面上扬,使农民出售农、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增加较多,人均收入达241元和403元,同比增长22.5%和25.8%。其次,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积极开展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与此同时,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业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农民务工收入的增加,1-6月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7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三是政策因素,粮食种植补贴人均19.45元,减免农业税人均33.69元。两项共拉动农民现金收入增长4.3个百分点。 五、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运行基本稳定 上半年,淇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畜产品生产价格继续保持较高涨幅。 从当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情况看,6月份,全县小麦市场均价1.36元/公斤---1.40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且小幅上涨;玉米1.10元/公斤,同比小幅下降。主要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活猪市场均价8.2元/公斤—9.0元/公斤,与上年持平;仔猪17.0元/公斤,同比上涨8.1%;猪肉14.0元/公斤,与上年持平;活鸡5.6元/公斤,同比上涨12.0%;鸡蛋6.0元/公斤,同比上涨20.0%。绝大部分蔬菜品种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且上涨幅度较大。 农资价格如下: 玉米种: 05年 04年 同比±% 郑单958: 5.0元/斤 3.5元/斤 42.9 浚单20: 5.5元/斤 4.5元/斤 22.2 安玉5号: 3.5元/斤 3.0元/斤 11.6 1、 化肥: 尿素: 1800元/吨 1200元/吨 50.0 碳酸氢铵: 540元/吨 380元/吨 42.0 钙镁磷肥: 580元/吨 330元/吨 75.8 磷酸二铵: 2640元/吨 1800元/吨 46.7 复合肥: 1840元/吨 1280元/吨 43.8 2、 农药: 氯氰菊酯: 1.8万元/吨 1.6万元/吨 12.5 二甲四氯: 3.2万元/吨 3.1万元/吨 3.2 白草枯: 3.3万元/吨 3.1万元/吨 6.5 氧化乐果: 2.1万元/吨 1.9万元/吨 10.5 异丙草莠: 2.0万元/吨 1.8万元/吨 11.1 农村经济运行特点及问题 一、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广大农民欢欣鼓舞 2005年,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淇县在2004年全县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农民实际减税473.7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减税639.5万元,同时,暂不出台“一事一议”筹资政策,暂不清收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形成的税费尾欠。省继续安排淇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369.12万元,5月14日前,直补资金已由乡镇财政所将《直接补贴通知书》发放到每个农户,兑现补贴采取统一发放《支部资金存款折》的办法。05年,全省共有50个县是中央和省级农机专项资金补贴实施县,淇县是我市唯一一家享受补贴县,按购买农机目录表购买的农机,每台可享受5000元--2万元补贴,补贴办法是由省财政厅直接补贴给厂家结算,农民按补贴后价格购买;省里给淇县安排46家,今年全县报名购买农机的农户多达100多家,除46家享受指标外,县里还继续向省里积极争取指标。另外我县引水工程向上级争取资金300多万元,此项目涉及北阳镇和西岗乡两个乡镇9个行政村,目前到位资金127万元,永昌公司争取资金30万元,县落实上级扶贫资金13万元,用于贫困地区生产发展。 二、政策和市场因素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 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的继续实施和力度加大,市场对农业生产导向作用的增强,在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推动了种植结构的调整。预计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5.70万亩,比上年增加4.45万亩,增长8.6%,其中:夏粮28.0万亩,比上年增加2.46万亩,增长9.6%;秋粮面积预计28.07万亩,将比上年增加2.0万亩,增长7.7%。秋油料面积将达0.66万亩,与上年持平;棉花、蔬菜、药材面积与上年持平或增加。 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市场管理亟待加强 今年以来,农资市场价格普遍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大,其中,农用化肥上涨40.0%;农用机油上涨10.2%;饲料上涨4.8%;农药上涨5.0%;种子上涨20.1%以上。农用薄膜、农用柴油价格的涨幅均达10%以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直接抬升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民春耕生产的积极性和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部分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带给农民的好处。调查显示,1-6月份全县农民农业生产费用现金支出56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元,增长11.8%。其中,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人均多支出32.0元,占生产费用增加额的53.3%。 全年农村经济运行的初步判断 根据当前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充分考虑下半年因素,我们认为今年全县农村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一、种植业:全县春播农作物出苗顺利,苗情长势良好,同时,好雨知时节,夏收刚过,全县范围普降喜雨,较好的土壤墒情为夏播作物的顺利播种奠定了良好基础。考虑到今年夏粮增产,秋粮播种面积增加较多,秋粮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等因素,秋季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全年粮食总产量仍将保持较为稳定增长的水平。 二、畜牧业:主要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全面上扬,牛羊生产的稳定发展,畜牧产业化、优质化、规模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奶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全县对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继续实施畜牧业大县战略,都有利于全年全县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 三、农民收入:一系列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将对农民收入增加形成直接支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粮食面积的增加,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尤其是畜产品市场价格的高位运行,为农民收入增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民外出务工环境的不断优化,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和工资水平提高,有利于农民获得更多的打工收入。总体判断,全年全县农民现金收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