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徐光春: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走城市乡村协调发展之路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07-07-05 18:10 

7月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陪同下,深入济源的城市、乡村和企业调研,并和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座谈。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事业。


     徐光春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来缩短、减少城乡差距。现在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在扩大。这种状况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推进,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坚决予以改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重点在农村农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近亿人口中有近7000万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确保农民不掉队尤其重要。这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要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农村尽快发展起来,就必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针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徐光春强调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第一要义。没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一体化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全面协调、统筹兼顾。首先,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城镇化发展,首先要求城市有强大的发展力,有了发展力才有带动力、辐射力。要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市实力。要完善城市的发展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要形成科学的发展思路,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和社会氛围、有利于干事创业的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其次,要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小城镇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桥梁,我省小城镇就业吸纳能力很弱,满足广大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需求的能力也很弱,这是制约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第三,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工作着力点是加快农村发展。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这样,城乡差别才会大大缩小,城乡一体化进程才会加快。
  第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河南外出务工人员已达1800万,为加快城镇化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两种途径,一是把一部分农民转移到城市,使他们的身份由农民变成城市居民,二是把小城镇发展起来,使农民能够在小城镇就业定居。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努力做到城乡人民在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享受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平等,让农民真正在城市就业生根,否则农民进了城还是转变不了身份、扎不下根来。
  第三,深化城市和乡村改革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深化城市改革,关键是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能够提供优质公共产品、构建优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要进一步稳定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兼顾城乡改革方面,要着力改革户籍制度,打破现行户籍制度这一影响城乡一体化的鸿沟和壁垒。
  第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工程。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加快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发展和推进,让广大农民不断享受到城市文明的过程。要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城乡居民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广大群众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