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大道开通以来的变化
来源:开封日报 时间:2007-07-12 17:47
【编者按】在汴西新区,很容易就能让人感受到郑开大道开通给开封带来的惊喜变化。随着开封区位优势的凸显,围绕郑开大道两侧布局郑汴一体化产业集聚区、郑汴牵手共同打造一条繁荣的“工业走廊”的战略部署,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大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开封工业园区。开封的招商引资工作好开展了,签约项目多了,特别是重量级企业投资开封的多了,可以说沿线开封工业园区活力四射,正在迅速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郑开大道的开通还成为开封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客流的“大动脉”、新理念的“传送带”,使两地旅游合作迅速提速,开封旅游收入大幅度攀升。 郑开大道的开通,还为我们带来了食客客流的激增。以开封特色小吃为主的夜市以及老字号餐饮企业生意持续火爆,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开封增添了活力和生机。 …… 这一切变化,印证了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的:“这是一条发展的路、崛起的路、幸福的路。”这条路开通至今已7个多月,确实为古城开封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各行各业点点滴滴的变化就悄然发生在我们身边。本报特别派出记者,深入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一线进行采访,共同感受郑开大道开通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感受古城开封前进的步伐。 一般人很难把一条路与城市工业发展联系起来,然而郑开大道建成后,开封工业战线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 6月中旬的一天,记者在平煤集团开封东大化工公司采访,一位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平煤集团已决定在开封增加投资,除了目前的投资项目外,还计划在郑开大道沿线开发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投资额有望达到50亿元。平煤集团决定增加在开封的投资,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郑开大道建成后开封的区位优势和开封的资源优势增强了。 在郑州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博会上,我市的各种签约项目有73个(其中工业项目49个),协议总投资290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在省内均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很多兄弟城市的与会者都评价说,开封在这次博览会上“露了脸”,毫无疑问,郑开大道的开通拉近了郑汴之间的时空距离,为开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商机。 同样是由于区位优势的增强,今年年初以来开封的落地工业项目明显增多。一个直接的变化是今年全市重点项目先后安排了两批。而按照惯例,全市重点项目每年只安排一批。据悉,今年我市首批安排了123个重点项目(其中工业项目70个),第二批安排21个重点项目。此外,市有关方面在中博会上签约的48个项目(其中主要是工业项目)也被纳入重点项目管理范围,其中包括一批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项目。 一条路,一个融高新技术、尖端制造、现代物流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集聚带,一片沿线开发的新城区……这正是郑开大道项目建设的初衷。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规划,郑开大道沿线要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全省城乡协调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规划已久的开封杏花营工业组团已经成为最先受益的工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已有落地项目30多个,其中20多个已经基本建成或者建成投产。目前,位于组团核心区的晋安路两侧已经摆满项目,并迅速向四周辐射。一位郑州客商考察之后深有感触地说:“这里将成为最有活力的工业园区。” 郑开大道建成后,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郑汴洛工业走廊。我市提出了“三区一带”的开发规划,即在建设汴西新区(含杏花营工业组团)的同时,突出优势行业,着重开发汪屯精细化工区、边村工业区和尉氏-通许-兰考纺织工业带。其中,汪屯精细化工区和边村工业区多年前已经得到国家批准,过去开发进度滞后,由于区位优势增强,目前两区已经成为各地客商考察的热点。按照目前的发展进度,杏花营工业组团、边村工业区、汪屯精细化工区今年年底以前的入驻企业数量有望分别超过50家、30家和20家,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优势。 今年,我市确定对16家重点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动态管理,这些企业多数都有外部重量级企业投资的背景。因此这些企业目前都计划到“十一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20亿元乃至30亿元。为了进一步做强开封工业,市有关方面目前正在积极谋划更大规模的投资项目。郑开大道建成通车,郑汴距离的进一步拉近,再加上我市的土地资源优势,这些都增加了我市在对外招商工作中的谈判筹码。近段时间,市有关方面与外部一些大企业、大企业集团互动频繁。5月底,南方一家大企业的老总亲自率团到我市考察投资事宜。市有关方面的一位负责人尽管不愿透露更多的详细情况,但语气坚定地说:“好戏在后面……”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4年多来,开封工业经济全面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与外地相比,经济总量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企业规模普遍弱小。因此做强工业、做强开封,是广大开封人期盼已久的梦想。郑开大道的开通、郑汴一体化发展的启动为我们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绝好机遇。在机遇面前,梦想的实现当然还有赖于每一个开封人艰苦不懈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