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河南省统计“十五”发展规划纲要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07-09-30 17:10 

     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为使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根据省委制定的十五发展计划目标,特制定《河南省统计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促进全省统计事业全面发展。一、九五主要成就及十五面临的形势 2九五时期统计工作主要成就:九五期间,全省统计工作朝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出了重大步伐,统计改革、统计建设和统计服务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形成,国民经济核算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建立了以GDP核算为主线,以专业统计为基础的数据质量评估监控制度,数据质量管理与监控功能不断强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标准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和决策的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在许多统计领域实行了数据超级汇总,各项普查制度全面实施,抽样调查方法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基本确立了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适应宏观管理需要又满足分级管理要求的统计方法制度基本形成。 ——统计信息化系统基本建立。省、省辖市及部分县建成了互通互连的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了由单机向网络的转变,网络化工作方式开始推广和普及;统计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发布等工作环节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水平有较大提高,统计信息开发应用和管理方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拓展,在决策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统计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和资料出版工作全面发展,为市场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有了较大进步;统计的信息主体、国民经济核算中心和重要的咨询监督机构的地位不断提高,统计整体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统计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统计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人员结构得到优化。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统计精神文明建设、统计法制建设、统计教育培训、统计科研开发取得显著成绩,统计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辛勤工作、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统计干部队伍。 3十五时期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十五时期,是我省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统计改革和建设适应形势需要,不断创新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将更加扩大和深入,统计作为认识经济和社会的工具,实现和国际接轨是今后统计发展的基本要求,统计改革和创新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新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将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现代统计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化统计是统计工作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和统计队伍的知识更新、素质提高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级政府在管理经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将对统计工作和统计信息提出多方面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深化统计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生产更多更好的统计产品,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任务十分繁重。新的形势,给统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统计工作必须把握大局,开拓进取,在迎接挑战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十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4十五时期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际化和现代化为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技进步和统计创新为动力,以统计法制为保障,强化统计服务意识,提高决策服务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数据质量。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水平,更好地发挥统计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5十五时期河南统计发展的总体目标: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十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与国际一般规则相符合的现代统计体系,加快统计国际化步伐;统计服务水平和统计信息化建设跨上新的台阶,建立科学的数据通讯与网络系统,实现统计信息采集、传输、存贮、开发、应用、发布和管理的现代化;制定完善主要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努力实现统计业务管理的科学化,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做好统计立法和统计普法工作,提高统计执法水平,推进统计工作法制化;加强统计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统计精神文明建设和统计教育科研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工作整体效益,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三、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6十五期间统计咨询服务的主要任务:按照快、精、准的要求,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推进服务创新。充分利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统计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提高统计服务的效率、层次和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积极稳步发展统计社会咨询服务。 7、切实搞好政府决策服务。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统计部门要以满足领导决策管理需要为目标,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进度分析研究工作,主动、及时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和分析资料;充分利用统计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省(市)长网站,提供快捷服务;密切跟踪和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认真做好党政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决策实施情况的快速调查、专题分析和深层次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及时对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和判断,努力推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 8、加强统计预警和监测评价工作。进一步做好监测预警和景气分析,及时、准确地监测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研究建立统计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继续做好国民经济现代化进程、政府目标管理、小康建设进程、新阶段扶贫监测等重大项目的监测评价工作,发挥好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监督职能。 9、不断拓宽统计服务领域。进一步强化统计社会化服务意识,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为有关部门制定行业规划、实施行业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努力实现统计信息服务的系统化、网络化、社会化;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统计信息资源和统计调查网络优势,积极开拓统计咨询服务市场,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要在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制定有关制度,使统计社会化服务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10、按照GDDS总体要求,规范有关统计数据的生产和发布,增加统计数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公布数据的质量、公布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公众获取等方面逐步与GDDS接轨。四、强化管理和基础建设 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 11十五期间统计管理的主要任务: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功能的职责明晰的统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统计工作的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 12、推进规范化建设,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的基石,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各级统计部门要依照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以新的统计理念和统计标准,建立健全主要的统计业务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要根据新的统计调查体系和统计自动化建设要求,积极研究制定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调查对象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内容和标准,逐步规范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自身和基层统计调查对象的业务工作流程,提高统计设计、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开发应用、信息发布等各个工作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争取经过十五的努力,使全省统计业务工作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数据质量评估,积极推行和实施统计信息的全程、全域和全员质量管理,切实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13、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统计组织体系。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统计主管部门为主体,以三支调查队为骨干,以政府其他部门统计为重要力量,以乡镇、城市街道统计网络为依托,以基层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为基础的统计组织体系。 14、强化各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对本区域内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统计系统内部各专业统计的组织协调、管理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三支调查队的领导,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的优势;按照合理分工、整体设计、集中管理、分别实施、提高效率、信息共享的原则,加强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对政府其他部门统计的协调和统计业务管理。健全必要的统计资料向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报送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根据部门职能,合理确定分工,消除重复和矛盾,实现整个政府统计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对全社会统计调查的依法管理,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公告制度,坚持实行统计持证上岗,规范统计职业准入制度。 15、加强县级政府统计机构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统计局关于建立健全县级统计工作基本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提高统计队伍素质,改善统计设施和条件,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按照统计制度采集、整理、汇总、上报统计资料,切实做到数出有据,保证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的完成,加强对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统计工作的指导。 16、加强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统计工作。各地要根据工作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统计网络,保证统计工作必备的人员和工作条件,提高乡镇、街道统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严格按照统计制度要求,做好基层调查资料的搜集、审核和上报工作。 17、加强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通过有计划地在规模以上企业推行企业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档案管理等制度,理顺统计资料报送渠道,保证源头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五、不断完善和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18十五期间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主要任务: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订现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统计分类标准体系,深化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根据国家统计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河南实际,逐步建立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配套的、能够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服务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 19、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国家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调整和完善我省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进和完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方法;以国民经济核算为核心,加强与专业统计间、省级核算和市、县级核算间的衔接与配套;在工业、投资等专业当季统计的基础上,研究当季生产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改进投入产出调查方法,修订和完善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案,增强投入产出核算的服务功能;细化资金流量核算内容,全面反映各部门的资金来源、融资方式和资金运行状况;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核算,探索并初步建立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核算的质量。 20、改进与完善专业统计制度和方法。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改进现行专业统计中的指标设置、口径、范围、分组和方法,精简过时和利用率不高的内容或指标,适时增加反映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内容或新指标。 ——农村统计。改革农业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建立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农业发展速度的方法,进一步改进农业总产值、农产品产量统计,规范农产品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研究建立农业经济的核算方法和反映农村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制度。 ——工业统计。改革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建立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方法,改革和完善现行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将工业总产值由按企业法计算逐步过渡到按产品法计算。加强交通、能源统计,研究主要工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库存、订货统计,逐步建立一套比较有效的工业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一步改进和规范规模以下工业调查方法。 ——批发零售贸易业统计。重点完善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统计,建立商品交易市场统计,研究批发零售贸易业的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统计,完善连锁企业的调查制度,强化大型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形成一套既能反映市场总规模及景气状态的宏观指标,又能反映企业营销状况和效益的基础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查对象由投资项目改为投资单位,修订现行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和完善城关镇及以上区域内的规模以下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和个体及居民固定资产统计,探索社会投资的界定和测算方法。 ——社会科技统计。进一步规范、健全社会统计指标收集、整理及发布的社会综合统计制度;在R&D资源清查基础上,扩展并规范现行科技统计内容和范围,建立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科技创新统计制度;研究和制定高技术产品统计目录,建立高技术产业统计。 ——城市统计。进一步完善城市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衔接配套,减少重复交叉,扩大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范围;研究反映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水平以及小城镇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价格统计。规范和完善居民消费、商品零售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强化、完善和整合工业品价格统计,改进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统计和房地产价格统计方法,合理确定各类权数,提高价格指数的代表性与准确性;积极开展对运输业价格指数、邮电业价格指数、商业批发价格指数、公共消费价格指数和服务业价格指数编制工作的研究。 ——在满足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改革、扩大、规范建筑、房地产、劳动就业、城乡居民生活的统计调查范围,改进、健全相应专业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和探索非公有制经济、服务贸易、技术引进、房地产景气指数、城镇居民消费和投资信心指数等统计问题。 21、建立健全统计分类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城乡划分标准、产品统计分类标准、基本单位划分标准、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等有关标准的研究和实施工作,根据地方管理的需要和职责权限,建立和健全地方统计标准;健全基本单位统计调查、登记制度,规范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动态维护管理工作。 22、深化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认真组织好各项普查工作,完善有关的统计调查方法,整合现有的统计调查项目,拓宽统计调查领域,规范各类统计调查的实施。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外经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第四次工业普查以及投入产出等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工作。 ——改进和完善抽样调查技术。进一步完善已经开展的抽样调查项目,规范调查操作规程,探索样本的轮换技术,提高信息采集和推算结果的质量;研究抽样调查技术在劳动就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服务业和农村统计等领域中的应用;继续进行多目标抽样调查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统计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区域性抽样调查的可行性研究和试点。 ——整合、完善现行的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项目。在充分考虑基层承受能力和提高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科学设置调查项目、调查方法、调查频率和调查范围,合理确定调查的精度和规模,建立周期性的滚动调查制度,提高调查效率。 ——积极开展快速、灵敏专项调查。积极研究应用电话调查、网上调查、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特别关心的问题,适实进行跟踪决策、反映市场运行的专项调查。 ——积极推行联网直报制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统计资料汇总方式的变革,扩大超级汇总的实施范围,加快建立企业联网直报制度。六、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 23十五期间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在九五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统计信息主干网络系统进行提速和延伸,强化网络安全运行;搞好各级统计数据管理中心的建设,增强开发应用能力;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统一规范的统计信息化工作平台,基本实现统计工作网络化。 24、完善全省统计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相适应的网络管理运行机制。在延伸、提速、互连、多用途的建设原则指导下,完成上连国家的省、市、县三级互连的统计信息主干网(广域网)建设,实现统计信息网向有条件的乡镇延伸;建立省和省辖市统计数据管理中心,规范和建立各级统计网络管理运行体制,建立信息存储、用户身份认证、异地灾难恢复、网络信息及数据安全管理等系统,支持各类网络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保障网络信息和应用的安全。 25、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增强统计数据处理能力。建立一个由国家统计局和软件公司技术支持、由本系统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软件研究开发队伍,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软件开发的技术含量,规范信息标准和业务流程,全方位提高支持统计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发布的能力。 26、建立完整、高效的统计信息网站系统。完善省、市、县三级统计业务网站,支持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发布,提高统计信息对政府及部门的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省、市领导网站,提高支持决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和完善省、市internet统计网站,提高统计工作在全社会的知名度、公信度,发挥统计信息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巩固统计信息的社会信息主体地位。 27、建立完善的统计数据库应用体系。运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元数据库系统(包括统计标准库和基本单位名录库)支持统计设计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完成统计综合数据库的调试、安装和数据加载,研制并完成统计基层数据库,建立以统计基层数据库为核心的网上企业数据报送系统,初步构建网上数据采集各类数据载入数据仓库省和市(或县)数据库内数据交换与整理加工产生报表数据再加工的统计数据流程。依托统计数据库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28、推进统计办公自动化进程。扩容并优化已建立的IP电话系统,发挥系统整体效能;优化整合全省统计系统的电子邮件系统,形成畅通的内外部网络邮路;加快办公无纸化进程,实现公文、信息、会议、督察、财务管理等主要办公业务的网络化。七、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29十五期间统计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开展统计立法研究,加强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各项统计工作向依法规范、依法管理、依法运行转变。 30、加强统计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研究制订工作。根据全省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执法实践,争取在十五期间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同时积极研究、制定和完善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管理,普查、专项调查经费预算、管理,统计信息管理,统计基础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为统计工作提供规范和保障。 31、加强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统计法律意识。认真贯彻全国和河南省四五普法规划,结合统计登记、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公务员学法用法、统计执法骨干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统计普法宣传,扩大统计法律的社会影响,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统计人员及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观念,提高其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自觉性。 32、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坚决贯彻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方针,建立健全统计执法检查和政府统计部门全员执法机制,实现统计执法检查经常化、制度化,有效打击和惩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强化统计系统内部的法律教育和监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检查,切实做好对统计违法大案要案的联合查处工作,提高执法效果。 33、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统计执法水平。切实解决市、县统计执法力量薄弱问题,充实统计执法人员,强化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加大对统计执法工作的投入,改善执法办案条件;加强统计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八、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重视统计科教事业 34十五期间统计队伍建设、统计科研教育等项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目标,抓好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的管理制度。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训教育,积极推进统计科研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思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省统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35、完善干部队伍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依法管理,公开择优的用人机制。健全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领导干部选拔和人员选用制度,继续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推行公开选拔和社会招聘制度,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健全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拓宽干部考察渠道,及时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实行领导干部轮岗和交流制度。 36、加强统计岗位培训和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坚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养的新方法,充分利用河南省统计培训中心、河南省计划统计学校和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以及网络和远程教育、多媒体等教育资源,做好对干部的业务技能、知识更新培训和统计学历教育工作,为支撑统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同时,继续做好初、中级统计专业职务资格考试工作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 37、强化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党内外监督;狠抓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建立起较为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警示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38、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建设的规定,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按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约法三章,坚持实事求是,树立良好的政府统计形象;大力倡导统计文化,为统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十五期间把全省统计系统建设成为省级文明单位建设先进系统的目标。 39、加强统计科研的组织管理,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规范全省统计科研项目管理,有重点地组织实施若干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加强河南省统计科学奖励基金管理,健全和完善统计科研成果申报、评选、奖励办法;加强学会工作,办好统计刊物,巩固交流阵地,充分利用统计信息网络,积极开展广泛性、群众性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定期组织全省统计科研学术交流,评审、通报优秀统计科研成果,推动全省统计科研工作向前发展。 40、继续推动统计对外开放和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认真抓好国际统计交流合作项目,努力拓宽国际统计交流合作的领域;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不同层次人员到先进省市或者国外考察学习、参与学术交流,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统计工作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统计科研成果。 4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省各级统计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本规划纲要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发展的纲领,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积极为实现目标任务创造条件。各级统计部门和统计单位可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依据本规划制定出自己的发展规划或贯彻实施意见。全省统计系统要做到省、市、县三级联动,各部门通力协作,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如期完成本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