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内乡:讲述物价调查员的故事
 来源:内乡县统计局 王虹  时间:2007-12-05 16:08 

  柴米油盐肉蛋菜,是我们每日的生活必备品。为了让家人能够享受到一顿丰盛的“晚餐”,那些主妇、主男们每日都要到市场采购一番,买这买那,及时补充家庭的“菜篮子”。为了买到物美价廉的各类商品,精打细算的主妇、主男们绝不会一到市场,随便在哪个档口买了就走人了事。他们总是喜欢在市场里面逛上几圈,在这儿问问价,在那里看看货,不断进行比较,希望买到这个市场“价格最便宜、质量又最好”的商品。
  在这些消费者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些“吃饱了没事做”,到处问价而又不买菜的人。不要奇怪,他们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隶属于国家统计局、专门从事市场消费物价调查的各级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价格调查员。在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中,城调队物价调查员的采价工作,与普通市民的购买行为相比,其实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他们一般“只问价、不买东西”。
  当你周游在某一个市场,在人来人往的购买人群中,不经意间我们的物价调查员总会以一种“假消费者”的特殊身份与你擦肩而过。为了定人、定点、定时(简称“三定”原则)搜集农贸市场各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信息,及时反映市民生活所要面对的市场价格水平,这些“极不起眼”的物价调查员平均每5天就要作为一名“准消费者”的角色,准时(大概在上午9点到10点之间)像普通购物者一样进入市场,四处问价,采集当天该市场肉禽蛋菜等农产品价格的成交价格。
  在这个过程中,与普通市民不同的是,我们的物价调查员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演员,要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准确地采集到市场上买卖双方购买某种商品的最终成交价(跟大型零售商场、超市不同,在这些菜市场里是允许讨价还价的,虽然每个档口一般都有规范地标示出当天商品的挂牌价格,但这些往往都是市场的最高限价)。
  进入市场后,这些物价调查员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速记员”,因为他们不可能随手带着纸笔或计算器,问一个价,随手记录一个价格。这样做往往会增加卖方的心理负担或精神疑虑,以为又是哪个物价部门来查价或登记什么,容易采集到不真实或失真的价格数据。所以,物价调查员在每次采价过程中,必须专心、准确地记住每次了解到的各类调查商品的各种成交价格,不能有丝毫差错。这样,采价时间长了,经验也丰富了,我们的物价调查员便获得了“速记员”的称号。
  物价调查员四处问价,无非是为了准确测量出当天某个市场某种商品所处的平均价格水平。例如,为了了解7月份内乡市场鲜蛋的平均消费价格水平,我们按照区域分布和中高档次等原则,选取了南关的蔬菜市场、东关的新街市场、北关的一小市场和西关的农贸市场等四大型农贸市场,作为价格调查网点(这也是内乡的主要价格调查点),分6次进行价格调查,而且我们选取了一级新鲜鸡蛋和新鲜鸭蛋作为鲜蛋类的代表规格品。
    假如在某个市场,采集到7月份该市场六次鸡蛋成交价格分别为每公斤6.40元、6.60元、6.60元、6.60元、6.60元和6.60元,那么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便可计算出本月该市场鸡蛋每公斤平均价格为:(6.40+6.60+6.60+6.60+6.60+6.60)/6=6.57元;如果其他三个市场的鸡蛋每公斤价格分别为6.56元、6.60元和7.00元,那么全月内乡县城鸡蛋每公斤平均价格为(6.57+6.56+6.60+7.00)/4=6.68元。同时,每公斤鸭蛋的平均价格假如为9.00元,那么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鲜蛋类月环比价格指数(即7月与6月对比)为104.3%,其含义是:与6月份比,7月份内乡县城鲜蛋类价格上涨了4.3%。
  在物价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发生在这些平凡的物价调查员身上相同的故事:每次到市场采价回来,物价调查员总会“顺便”“带”些菜回来,而且往往“带回”的都是价格比较贵甚至最贵的菜,因此他们经常被家人“笑话”。本来,作为价格调查员,他们到处问价,更应该熟悉各种农产品价格的情况,完全可以发挥这个优势购买到价格最便宜质量又好的商品。但要知道,我们的物价调查员进入市场采价时,是作为一名“假购买者”去的,本意不是为了买菜,而是为了采集到市场商品的成交价,如实反映经济交易过程中发生的事实。但是这些物价调查员进入市场的次数多了,很多档主便知道他们不是真的要买东西,态度自然发生了变化:或拒绝回答,或爱理不理,或干脆随口报个价格。这样,无形中增加了采价难度,调查员在一个市场必须要转多几个档口,直到采集到足够的价格数据为止(至少能够通过这些数据判断当日这个市场某种商品价格的总体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的物价调查员问价问多了,连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因为他们不买东西呀!所以,为了采集到更切实际的商品价格,他们经常“硬着头皮”买下那些价格更贵或者质量并不怎么样的商品,好“作个交代”,也为了更好地把“采价员”的角色继续扮演下去。
  计算出来的物价指数准确与否,关键还在于物价调查员采集回来的原始价格数据是否有质量保证。在采价过程中,畏手畏脚、怕这怕那,或者“死爱面子”,“随便了事”,这些都不是物价调查员应有的表现。而且,在每次采价过程中,物价调查员“不小心”和“不得已”买下的更贵商品,都必须个人掏腰包“买单”,单位绝不会因为特殊的工作关系,而事后作出某种经济补偿或所谓的“采价补贴”。
    为了如实、准确地反映各地居民市场消费价格的变化情况,我们的价格调查员始终抱着对这份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默默无闻、平凡寂寞而又忙碌地穿梭于集市、商场、服务网点和小巷小区之间,仔细询问、记录着不同时期市场商品价格变化的情况,认真整理价格资料、分析市场物价走势、及时反映市场消费价格的变动给百姓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截至1998年,城调队的每一个物价调查员走过了不为人知的平凡十年。在这短暂的十个年头,他们平凡的工作除了要得到家人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外,更多的是要克服在价格调查和采集过程中如何受人误解、被人歧视和得不到有效配合等重重困难。可以说,目前人们所接触到的物价指数这张市场晴雨表和各种价格调查统计资料,它真的凝聚着普通而又特殊的价格调查员们的责任和辛劳。
  背景知识:我国的物价调查统计(CPI)应用的理论是抽样调查方法,它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以点带面,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调查样本进行观察,并用这个观察结果进行推论总体数量的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