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统计数据需要社会正确解读
 来源:北京统计信息网  时间:2008-01-14 16:37 

统计信息发布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统计数据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重要依据。但能否正确解读统计数据,真正了解统计指标的确切含义,则关系到能否对经济社会生活做出准确的判断。


按照统计指标的概念,正确解读统计数据,可以对经济社会生活做出准确客观的判断。继3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之后,全国各省区市也相继向社会发布了本地区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在河南省的公报里可以看到如下内容:“全省常住人口为9371万人,全省总人口为9768万人。”要准确了解该省人口情况就必须弄清楚两个指标的意思,即何为常住人口?何为总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外省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登记时在该省住的人口;不包括该省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登记时在外省居住的人口。“总人口”包括该省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登记时在外省居住的人口,不包括外省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登记时在该省居住的人口。了解了这两个指标的含义,对上述两个数据的理解自然就清晰了。


如果对统计指标不是充分理解,依此解读的数据难免会产生偏颇。目前社会上的部分新闻媒体常常也会出现误读误报的现象。今年5月下旬,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全市18个区县开展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意向”快速调查。调查显示,被访者对现行高考录取方式、录取机制满意的占25.5%,认为比较满意的为49.4%,认为不满意的为25.1%。遗憾的是,经一些媒体报道竟然变成了“满意率不足30%”,而统计上计算“满意率”应该是“满意”与“比较满意”之和。此时,不正确使用统计数字得出了不准确、不客观的观点,也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误解。


其实,要正确解读统计数据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各方面稍加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发布数据的统计部门来说,对于大家不是很熟悉的数据指标,在发布数据的时候应当尽量将数据指标的概念一并发布,这样可以帮助社会各界准确了解该数据的社会意义。河南省发布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时,“常住人口”等统计指标的含义作为公报的附件同时向社会发布。


对于统计数据的使用者来说,弄清所使用的统计数据指标的准确含义应该是最基本的责任。查阅统计年鉴等资料完全可以找到各统计指标的准确定义,并可以找到该数据相关联的背景数据。去年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3元,这是一个统计平均数,与此数据配套,在《北京统计年鉴》上大家可以查阅到不同分组的数据,包括20%低收入户、20%高收入户等5个收入组的数据,这一系列数据就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北京城市居民收入情况。


当然,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解读统计数据可以联系身边的生活变化来看。数据显示,今年北京市场金银珠宝类商品购买量上升,从上半年数据来看,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7%。把眼光从这个数据移到北京街头,发现街上的婚庆队伍确实不少,诸如“66”这样的好日子,你看见的迎亲车队,绝不是一队二队。联系生活中实际情况,这一数据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