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投资结构呈现出积极变化,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使投资总量快速攀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78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 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2.4个百分点,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纵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城镇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城镇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投资总量快速攀升 2007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增长势头强劲,投资总量快速攀升。投资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城镇投资完成14124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8% ,高出全省平均增幅9.4个百分点。投资总量由2005年658202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968936万元,2007年快速攀升到1412485万元,一步一个台阶稳步增长,增强了鹤壁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后劲。 二、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为全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7年,鹤壁市在“工业富市”方针的指导下,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034976万元,比上年增长44.4%,占城镇投资的73.3%,对城镇投资的贡献率达71.8%,是拉动全市城镇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从行业投资情况看,煤炭、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优势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煤炭行业完成投资34960万元,增长259.3 %;冶金行业投资完成61360万元,增长97.6 %;化学工业投资完成104200万元,增长77.5%;机械工业投资完成263141万元,增长95.2%;电子工业投资完成26553万元,增长75.5%;建材工业投资完成122144万元,增长73.7%。这些优势行业投资的大幅增长,使鹤壁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全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好地为鹤壁市的经济建设“铺好路架好桥”。2007年,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68905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城镇投资的26.1%。其中电力行业完成投资230725万元,占全市城镇基础设施的62.5%,比上年增长13.6%;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0299万元,占全市城镇基础设施的21.8%,比上年增长17%;教育行业完成投资22280万元,占全市城镇基础设施的6%,比上年增长8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行业完成投资14112万元,占全市城镇基础设施的3.8%,比上年增长68.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3635万元,占全市城镇基础设施的1%,比上年增长505.8%;鹤壁市各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缓解了鹤壁市电力紧张的局面,使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新的改善,潜能得到释放,活力进一步增强,县城和小城镇面貌得到改观,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四、大项目建设成绩显著 2007年,鹤壁市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有利于重点产业发展和对财政、就业贡献大的项目,大项目建设成绩显著。全年64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建成36个,占56.3% 。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6.2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29.7亿元,为省下达年度计划的112.7%。其中电厂三期已发电试运行,累计完成总投资的85.6% 。建设规模达180万平方米,惠及10万群众的采煤沉陷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的86.5%,竣工住宅区搬迁居民已陆续入住。热电联供项目已竣工发电及供暖,缓解了鹤壁市供电及供暖紧张局面。盘石头水库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97.7%,开始落闸蓄水。大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加快实现了鹤壁市经济基础由弱到强、产业结构由单一到多元化的重要转变。 五、民间投资实力强劲,是今年投资的一大亮点 民间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机制活、市场理性强、投资小、见效快。从全市情况看,民间投资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2007年,全市民间投资项目为391个,占全市投资项目个数的78.2%,其中新开工项目331个,占全市新开工项目个数的81.1%;民间投资完成982128万元,比上年增长66.8%,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69.5%,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达到了82.2%,是今年投资的又一大亮点。鹤壁市民间投资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工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其中工业行业完成投资770071万元,比上年增长62.9%,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09582万元,比上年增长56.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行业完成投资52189万元,比上年增长221.8%,分别占全市民间投资的78.4%、11.2%、5.3%。这是鹤壁市投资活力足、增长基础好的又一主要体现。 六、城镇高技术产业投资稳步增长 2007年,全市城镇高技术产业投资完成30453万元,比上年增长40.8%,占城镇投资的2.2%,鹤壁市城镇高技术产业新增固定资产22374万元,占全市城镇高技术产业投资的73.4%,。鹤壁市城镇高技术产业全部是工业投资,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其中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完成投资15200万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13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5.3%、下降0.2%。 七、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加,商品房销售活跃 2007年,鹤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并以商品住宅开发投资为主。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6763万元,比上年增长55.6%。其中住宅投资75699万元,增长120.2%。商品房施工面积146339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4.1%;其中住宅1208222平方米,增长138.4%。 商品房销售活跃。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12860平方米,增长118.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77866平方米,增长127.8%。商品房销售额83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71.8%;其中住宅销售额69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70.7%。 八、资金到位情况较好,有效的保证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 2007年,全市建设项目资金到位1333505万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民间投资979866万元,比上年增长66.8%,高出全市到位资金的26.7个百分点。从资金构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15424万元,比上年下降46.5 %,占全市到位资金的1.2%,比上年下降 1.8个百分点;国内贷款248216万元,增长65.8%,占全市到位资金的18.6%,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利用外资11330万元,比上年下降74.5%,占全市到位资金的0.8%,比上年下降 3.9个百分点;自筹资金968729万元,比上年增长44.4%,占全市到位资金的72.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他资金89806万元,比上年增长54.7%占全市到位资金的6.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鹤壁市资金到位情况较好,为鹤壁市投资的快速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鹤壁市到位的建设项目资金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仍呈现以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融资格局。 九、县区城镇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各县区把招商引资和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带动了产业结构和经济总量的扩张,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2007年,全市城镇建设施工项目500个,其中县区472个, 占全市的94.4%;全市新开工项目399个,其中县区390个,占全市的97.7%;全市城镇建设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574307万元,其中县区1460005万元,占全市的56.7%;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48676万元,其中县区1048649万元,占全市的84.2% 。各县区新开工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的扩大,对鹤壁市2007年投资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2007年全市城镇投资完成1412485万元,其中县区完成投资1059748万元,占全市的75%,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县区的投资增速均比上年有了大幅的增长。淇滨区完成投资242874万元,比上年增长69.1%;山城区完成投资277024万元,比上年增长69.1%; 鹤山区完成投资111740万元,比上年增长60%;浚县完成投资166580万元,比上年增长45.7%;淇县完成投资261530万元,比上年增长42.3% 。 2007年鹤壁市投资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产业结构、主体结构、资金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拉动了工业经济增长,投资环境改善、城乡就业增加,城市面貌的改善,为鹤壁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鹤壁市仍存在着整体投资规模较小,项目建设资金紧张,农业及高科技产业投资较少等问题,但同时也表明,鹤壁市今后固定资产投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全面发展需要有较大的、合理的、健康的、持续快速增长的投资来支撑。针对鹤壁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抓住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政策,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以保持鹤壁市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二、坚定不移的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超前谋划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对鹤壁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充实完善项目库,调整投资方向,加大对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促进鹤壁市的投资规模合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 三、做好新开工项目申报入库工作,确保新开工项目按时上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新上项目各项准入标准的审查,限制、禁止新上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投资项目。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强化, 将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严格项目核准、环评、土地审批等程序,如果项目前期工作跟不上,鹤壁市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将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