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提高许昌市R&D投入的对策
 来源:许昌市统计局陈银刚  时间:2008-07-03 15:38 

    许昌市R&D投入总量增长较快,但投入强度偏低,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差距仍然较大。目前许昌市正处在建设中原强市和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必须遵循R&D活动的自身规律,根据许昌市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财力的承受程度,稳定地增加R&D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构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为增加许昌市R&D投入创造宽松的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R&D活动行为是市场行为,主体是企业。一是要创建和维护良好的R&D活动基础设施,包括理顺科研开发的合理布局、建立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等,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R&D活动服务。二是帮助技术创新和R&D活动主体(企业),特别是要帮助落后地区的企业,这是创新活动最主要的任务,政策内容包括R&D活动财政支持,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税收支持,金融方式的支持政策和推广创新政策以及维护良好的创新经济秩序。三是消除创新过程的障碍,包括放松对企业的管制,减少创新过程中的繁杂程序和阻力。四是为企业职工再培训创造外部环境条件,提供R&D活动人才。 


  (二)提高财政对科技经费支出的比例


  2001年以来,许昌市财政科技支出(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除2002年以外虽然逐年增加,但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没有太大的变化。应继续加大科技拨款的财政预算,不断提高全市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见表2)。


2:


全市财政科技支出情况


 













































年份


地方财政支出(万元)


科技支出(万元)


财政科技支出


占财政支出


比重(%)


2001


178486


2158


1.21


2002


211598


1953


0.92


2003


249458


2502


1.00


2004


333026


3276


0.98


2005


412410


3625


0.88


2006


552141


6182


1.12


2007


729350


9078


1.24


  (三)加强有关科技投入政策措施的督查力度,促进对R&D的投入


  许昌拥有中原腹地的地理优势以及交通优势,政府部门已经制定和实施有关科技投入政策措施,但从执行的情况看,效果不是很好。要增加全社会对R&D的投入,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加强引导和督查,建立健全企业科技投入机制,切实提高许昌市科技综合实力和企业、产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四)推进强强联合,促进产学研合作研发


  许昌市科研开发的薄弱环节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比例偏低。要积极采取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政策,针对区域内各地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均的问题,通过加强和促进地区以及区域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加强产业集群效应等方式,促进落后地区迎头赶上。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开发,鼓励企业投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创新为主的研发活动。鼓励和促进各地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的流动和交流,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服务市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优质服务,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五)努力提高许昌市R&D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水平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要加强对R&D活动的投入。目前,许昌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R&D活动的投入规模非常少。 R&D活动水平较高的市区和长葛,要着重优化R&D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中的分配比例,在进行自主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增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原始性创新已刻不容缓。在许昌市的R&D经费中,2007年,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费为0,与其他地区、国外(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10~20%差距悬殊。因此,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R&D活动水平较低的地区,要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力度,使其占GDP的一个合理比重,并注意对已有科技成果的应用,努力提高现有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平,使其首先成为科技应用的先锋,逐步改变对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的旧观念、旧认识,改善R&D活动的社会环境。在此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把本地区的R&D活动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