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在全力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同时,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上半年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受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影响,一些指标增速放缓,经济运行中面临的要素约束、效益下滑、物价上涨等问题比较突出。但总的来看,河南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下半年仍将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
一、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8593.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9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906.39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2515.20亿元,增长11.2%。上半年GDP增速与上年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略升0.1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夏粮再获丰收。今年全省夏粮总产量612亿斤,比上年增产13.2亿斤;夏粮总产量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连续六年增产、连续五年创历史最高纪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的贡献,受到了温家宝总理和国务院的肯定。
畜牧业平稳增长。受生猪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推动,规模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全省生猪存栏、出栏平稳增长。目前全省生猪养殖的重点仍在种猪、母猪、仔猪的培育阶段,处于恢复之中。上半年,全省肉类总产量289.4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禽蛋产量167.73万吨,增长8.6%;牛奶产量86.76万吨,增长25.5%。
(二)工业生产效益较快增长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工业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52.79亿元,增长22.7%,增速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8.2%,集体企业增长16.8%,股份制企业增长23.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9.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5.3%,重工业增长21.6%。分行业看,在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除化学纤维制造业外有38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煤炭、纺织、医药、农副食品、设备制造等21个行业增速同比加快,黑色、有色、建材、化学、电力等18个行业增速同比回落。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行业依然是有色、煤炭、建材、农副食品等传统优势行业。高技术产业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上半年达到26.2%,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原煤、铜材、铝材、化肥、发电量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7.5%、32.4%、66.2%、28.7%和19.8%。氧化铝、生铁、电解铝、钢材、粗钢、水泥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出现较大回落。
工业效益仍保持较好水平。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72.83亿元,增长43.7%;利润总额1046.79亿元,增长43.4%,同比回落28.2个百分点。39个行业大类中37个行业实现净盈利,3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传统优势行业仍是利润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66.29亿元,增长234.5%,其中石化和电力行业亏损占全省的72.6%。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城镇投资仍保持平稳快速运行态势。上半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77.82亿元,增长33.1%,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但继续运行在2003年以来30%以上的高增长区间。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933.03亿元,增长5.5%;民间投资2421.03亿元,增长51.0%;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32.0%、38.9%和23.2%。
工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上半年工业投资完成1943.09亿元,增长39.2%。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5个行业投资同比增长,24个行业投资增长在30%以上。机械、建材、化工、有色、纺织等行业投资增速均在35%以上。国家重点监控的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22.3%,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钢铁投资下降9.2%、火电投资下降17.3%,但水泥投资增长67.0%、铝业投资增长65.6%。
新开工项目较快增长。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达到11711个,同比增加2234个,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为3853.28亿元,增长42.2%。新开工项目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六个行业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规模为3334.38亿元,占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总规模的86.5%。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加快。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01.23亿元,增长48.7%,增速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96.63亿元,增长57.0%,同比加快7.4个百分点。在住宅投资中,国家鼓励建设的90平方米以下住宅占25.2%,增长132.1%。
(四)国内外贸易持续活跃
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同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4.77亿元,增长23.3%,已连续8个月在20%以上,增速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1474.03亿元,增长24.0%,县的零售额510.73亿元,增长25.6%,在“家电下乡”等政策促进下,县的零售额连续6个月高于市的增速。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139.92亿元,增长22.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32.87亿元,增长27.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家具类销售额增长48.0%,金银珠宝类增长47.7%,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47.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4%,汽车类增长19.5%。
对外贸易加快增长,进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83.26亿美元,增长38.7%,增速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1.23亿美元,增长30.2%;进口32.03亿美元,增长54.8%。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67.0亿美元,增长47.4%;加工贸易进出口13.7亿美元,增长12.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6.5%,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初级产品进口增长74.4%,占进口总值的59.9%,同比提高19.9个百分点;工业制品出口增长31.5%,快于出口总值增速1.3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竞争能力增强。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2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77亿美元,增长51%。
(五)物价持续高位运行
消费价格高位运行,但涨幅趋缓。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9.2%。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23.7%、7.3%,分别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92个和1.28个百分点,两项合计占总涨幅的89.1%。八大类商品涨幅七升一降。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5%;衣着类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2%。从价格的动态变化看,1、2月份食品价格月环比分别上升5.3%和6.7%,此后出现环比连续下跌态势,3、4、5、6月份跌幅分别为1.8%、0.6%、2.4%和2.0%。受此影响,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月环比也出现稳中有落。
生产领域价格涨幅继续攀升。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6%,涨幅同比扩大8.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业出厂价格上涨27.6%,原料业上涨9.0%,加工业上涨11.4%,食品类上涨1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1%,涨幅同比扩大6.3个百分点,九大类产品价格全部上涨,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产品价格上涨28.3%、燃料动力类上涨16.9%、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上涨18.3%,涨幅同比扩大13.8个百分点;其中:化肥上涨29.2%、饲料上涨14.3%。
(六)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2.8亿元,增长28.2%,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完成410.8亿元,增长34.2%,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4.3%,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26%,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营业税增长26.3%,回落4.9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增长26.9%,回落17.7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增长21.4%,回落0.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54.5亿元,增长30.8%,同比回落18.6个百分点。其中,增支较多的主要是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和工业商业金融,四项增支占全省增支额的70.7%。
(七)金融存贷款继续增加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350.1亿元,比年初增加1774.5亿元,同比多增864.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新增304.3亿元,同比多增88.6亿元;居民储蓄存款新增1049.5亿元,同比多增558.9亿元,储蓄意愿增强。人民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340.8亿元,比年初增加795.3亿元,同比多增57.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430.3亿元,同比多增77.2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387.9亿元,同比多增39.4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1亿元,同比少增21.4亿元。
(八)节能降耗成效进一步显现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1%,比2007年的7.1%多下降2个百分点,比前5个月少下降0.3个百分点。大多数工业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下降,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1个下降,其中降幅超过20%的有5个,降幅在10-20%之间的有11个。电力、黑色、非金属、化工、有色、煤炭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6%,79户国家重点耗能监测企业下降17.9%。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投入产出率为67.7%,较上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九)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8.65元,增长1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1%;其中,工资性收入4605.46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61.74元,增长25.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4%;其中,工资性收入812.47元,增长26.7%,家庭经营收入1198.36元,增长20.7%。
综合分析,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朝着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一是国民经济仍在高平台上运行。从1999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周期看,1999-2002年GDP增速在10%以下,2003年之后在13%以上,最高达到14.6%,今年13%以上的增速仍在这一轮周期中的较高平台上。二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今年以来,GDP、规模以上工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小幅回落,主要原因是一些高耗能行业生产和投资的增速回落,这与全国宏观经济的走向是一致的,顺应了国家防止经济过热的政策导向。三是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突出表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居民收入提升、节能降耗向好、运行质量改善。三次产业中,夏粮再获丰收,工业百户重点企业和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较快增长,现代物流、旅游、邮电、运输、文化等产业平稳较快发展。三大需求中,在投资增幅回落的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三大收入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分别保持25%以上和40%以上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节能降耗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连创新高。经济增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月度变动均在2个点以内。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黄淮四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总体来看,尽管上半年出现了高位运行小幅回落的态势,但平稳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经济增长的形势仍然是好的。从全国宏观大环境看,无论是国家落实促进中部崛起政策、关注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关注民生,还是理顺农产品和资源型工业品价格,总体上对我省发展都比较有利。从我省自身因素分析,一是得益于我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二是得益于我省加大对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资金紧张的瓶颈约束,解决突出矛盾和实际问题,确保要素供给不出现大的波动;三是得益于近年来连续大规模投资,形成了一大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竞争力的生产能力,产能不断释放成为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四是得益于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各地发展积极性高涨,社会大局稳定,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当前全省经济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看,一方面存在着经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资源要素紧张导致的煤电油瓶颈制约、物价高位运行、企业成本上升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影响造成的市场需求约束、企业资金紧张、房地产销售下滑等易引起经济回落的问题。
1、煤电油运瓶颈进一步趋紧。煤炭供应紧张、煤价高企,电煤储备严重不足;发电企业严重亏损,电力机组临停和出力不足现象严重,加之电网输变能力的结构性不足,全省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紧张;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油品供应偏紧。
2、成本快速上升,导致企业利润增速回落。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逐月上升,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企业财务成本支出增加,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增长35.3%,同比提高18.3个百分点。加之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多方面因素推动成本快速上升,企业利润增速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5.0%,利润增幅同比回落28.2个百分点。上调油、电价格以后,一些处在盈亏边沿的企业有可能转为亏损。
3、资金约束进一步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四,中部省份倒数第一。而我省经济快速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能源原材料价格的过快上涨也促使企业资金占用增多,两方面因素的挤压致使目前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加剧。同时,由于贷款集中投向电力、公用事业、采矿业和其他资源性行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最迫切而贷款难度最大且投放量最少。
4、商品房销售出现下降。今年以来,全省房地产开发出现投资提速、土地购置面积大幅增加,而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的局面。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7%,与同期开发投资增幅相差57.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郑州、洛阳、鹤壁、新乡、许昌五市销售面积下降,地域特征明显。商品房销售量持续下降,会影响部分企业资金链条收紧甚至断裂,将波及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5、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影响农民增收及种粮积极性。今年以来,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攀升,涨幅不断扩大,6月份高达25.1%,涨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农用柴油和小麦机收价格涨幅分别达到30%和40%以上。据快速调查,今年小麦生产成本达到424元(不含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3.3%,亩均生产收益153元,同比下降7.8%。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长,直接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减弱了农业生产对农民的吸引力,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同时,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减弱,影响部分产品库存增加,市场需求约束渐显。加上我省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企业竞争力不够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阶段性问题交织在一起,对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形成压力。
三、下半年经济走势判断
初步判断,下半年河南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持续高平台上小幅回落的态势,全年的GDP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但仍在13%以上。
首先全国宏观经济环境支持河南经济不至于迅速收缩。从全国的形势看,影响经济增速加快或放慢的因素存在着不确定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又要防止经济出现大幅回落,政策导向仍将是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国宏观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仍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对河南经济增长的外部支持作用仍然比较强。
其次,从河南自身的因素看,经济基本面向好有众多的支撑。
从农业看,夏粮已经达到610亿斤,正常年景,我省秋粮生产能力在400亿斤左右,去年已超过450亿斤,今年秋粮播种面积比上年继续增加,目前秋作物长势较好,如果不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在国家支持农业政策不断强化和科技进步的支撑下,全年粮食总产保持1000亿斤的目标有望实现。畜牧业生产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的激励,规模饲养户、畜禽存栏大幅度增加,如果不发生大的疫情,畜牧业特别是生猪生产将呈良好态势。
从工业看,工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优势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国家上调成品油和电价之后,我省工业中的石化、电力两大行业效益将会有所好转,其他大部分企业可望通过价格传导、加强管理等措施逐步消化由此引起的新增成本。我省工业投资连续39个月增速保持在40%左右,新增生产能力将会不断释放,支撑工业的增长。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建设也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全省城镇投资施工规模依然较大,上半年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增速达到40%以上,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积蓄了投资增长的后劲,外来资金持续大幅度增加,加之全省项目储备比较充足,都将推动投资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将在30%左右。
从市场贸易看,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经连续8个月在20%以上,增长势头强劲。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购买力不断增强,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内生动力的推动下,消费品市场商品供给充足,消费环境不断趋好,下半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从发展阶段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经济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全省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仍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1978年以来经历的四次经济周期看,河南经济的波动特点已由“大起大落”转向“峰谷差逐步缩小”,四轮波幅分别为11.1个、19.2个、10.5个、7.7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期全省经济仍将持续快速增长。
特别是今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地积极理清在新起点上的发展思路,深入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培育壮大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更加关注民生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新的思路的转换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全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看到有利增长因素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一些下行因素: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持续减缓,总体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对我国汇率、利率政策产生制约作用,加之部分国家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都将影响到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对我省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国内环境看,国家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资金供给将更为紧张。近期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的调整形成新的涨价因素,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将会引起我省PPI上涨1.03个百分点,影响全年GDP增长速度回落0.3个百分点左右。在成本大幅上升和资金约束的双重挤压下,企业竞争压力加大,一些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这种状况对正在做大做强的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十分不利。
此外,CPI仍在高位,对城乡居民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产生较大影响。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下半年,黄淮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对防汛和农业生产都是隐患。
总的来看,保持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因素众多,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必须引起注意。
四、下一步对策措施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比较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对我省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市场体制下经济周期调整的规律性表现。因此,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做好顺周期调整、反周期操作的思路转换。既要把防止经济增长过快回落作为近期主要目标,又要以积极的态度从长期可持续发展出发,自觉主动地把周期波动增速减缓过程,变成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结合河南实际,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做好经济运行调节和各项宏观管理工作,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确保全年各项目标的完成。当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农业。要着眼于保持秋季生产丰收,着眼于粮食总产1000亿斤的目标,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切实加强田间管理。积极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推动优质生猪生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工业。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做好煤电油运调度和银企沟通工作,特别是积极应对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紧张和企业流动资金缺口问题;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切实做好扭亏增盈工作。
节能降耗。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的节能管理,推进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节能氛围,确保完成节能降耗目标。
投资。千方百计保持投资稳定较快增长的好势头,积极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建设,超前谋划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做好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在项目选择上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
民生方面。继续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打击搭车涨价行为,努力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居民物价预期。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政策,保证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水平的稳定。积极扩大就业,推进全民创业活动,以创业促就业。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抑制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要努力做好社会稳定和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