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新乡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来源:新乡市统计局  时间:2008-10-10 11:49 

古老的牧野大地孕育了古老的牧野文化,沐浴着21世纪的晨晖,牧野大地再次绽放出灿烂的文明之花,文化越来越成为新乡人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新乡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全市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推动了新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82月,新乡荣膺“河南省文明城市”称号。

   文化旅游业、印刷包装业、工艺品制作业基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流动的文化。新乡通过整合资源,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文化旅游业基地的形成。200859日,新乡举办了规模宏大的比干诞辰3100周年纪念活动,拜祖大典、文化论坛、文艺晚会等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同时,比干作为我国的“文财神”所形成的“中国财神文化节”也成为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来自印尼等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1万余人出席了大典,共签约34个项目,总金额达78.5亿元人民币。

   新乡通过重点扶持和整合现有资源,现已基本形成从机制纸制造、印刷设备制造、设计包装、出版印刷到图书文化产品销售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印刷包装业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以辉县市民间剪纸的李爱荣等新乡11名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领军人物传授技艺,加快推进了泥塑、木雕、刺绣、剪纸、女红、柳编等传统手工制品规模化生产。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在建设文化强市和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按照“实施一批、论证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不断策划新的文化产业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实施项目带动,规划实施了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强力推进并取得良好效果。

  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文化长廊”,以其精美的雕塑、丰富深刻的道德教育内涵,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第一部以餐饮文化为题材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大长垣》搬上荧屏;潞简王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郭亮影视村”知名度日益提高;长垣“博大烹饪园”建成了河南省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培训基地;“中原文化图书产品大世界”建成开业;“新乡古玩一条街”建成开业,其规模、品位、风格在中国北方都独具特色;组织100多位专家编撰整理的大型文化丛书《牧野风·新乡文典》已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资18亿元建造的原阳鹿岛生态园和宰相湖,引资均超亿元的“百泉复兴工程”、“大景城软包装工业园区”、百集动漫《姜太公传奇》等项目建设都正在进行之中;民间文化商机渐显,盘鼓敲出大产业,书画走入市场。

   按照中央、省委加强文化建设的精神和新乡文化强市建设的具体规划,今后几年我们要重点抓好“3×10”工作计划的全面推进。

  科学规划、高起点设计建设十大公益性文化建筑

   根据新乡实际,新乡规划论证了十大标志性公益文化建筑,即平原博物院、平原青少年活动中心、平原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平原老年活动中心、平原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平原文化艺术中心、平原科普活动中心、平原会议中心、平原会展中心、平原新闻传媒中心,归纳起来就是“一院九中心”。这十大标志性公益文化建筑是新乡今后几年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新乡市将拥有全省先进、功能齐全、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公益性文化建筑群,拉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建设,使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新成果。

 
  以十大基础文化建设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新乡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加强新乡文化累积工程,积极有效地推进潞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大力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文化体制创新工程,大力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普及工程,大力开展新乡对外形象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广播电视传播覆盖升级工程,大力开展特色文化区块打造工程,大力开展文化街区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特色演艺团体培育工程。

  以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龙头,带动新乡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要集中力量抓好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抓好以中原图书文化产品大世界为代表的文化物流产业,抓好以比干诞辰纪念活动为代表的寻根文化产业,抓好以百泉复兴工程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抓好以南太行自然生态影视基地为代表的旅游文化产业,抓好以黄河湿地生态园项目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文化产业,抓好以大景城软包装为代表的印刷包装产业,抓好以青铜器复仿为代表的文化工艺品制作产业,抓好以21世纪演艺广场、奥斯卡影院为代表的城市休闲娱乐产业,抓好以华强动漫为代表的创意产业,抓好以长垣食博园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