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专题栏目 > 市场研究
清明节市民过节态度和消费习惯研究
 来源:管理员  时间:2008-11-04 10:27 

调查背景

国家假日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分配假日,更重要的是保护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民俗文化。假日的重新分配必然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出行,没有了“五一”黄金周,增加了“清明”假日,广大郑州市民过节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黄金周旅游的高峰会提前出现吗?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后,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又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河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河南强视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共同就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

方法介绍及被访者定义

本次调查,采用街头定点随机拦截访问的方法,考虑到样本分布的均匀性和代表性,调查时分别在四个区选取人员流动量大的地点进行。访问对象为年满18周岁的郑州市常住居民。

样本分布

年龄结构分布

学历分布

一、被访市民对清明节的由来和含义了解程度 ——市民急需恶补民俗课

1     被访市民对清明节含义和由来的知晓度

调查显示,对于清明节的含义和由来,61%的被访者表示知道,39%的被访者表示不知道。但这些表示知道的被访者中,大多数只能说出清明节的含义是祭祀故人。事实上,清明节的由来是起源于周代,因与春秋时期形成的寒食节日子相近,逐渐融合,至隋唐时期,二者合二为一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也就是现在我们认识的清明节。该节日具有双重身份,其含义也包含两重。其一是预示大地回暖、春耕春种开始的节气,其二是祭拜祖先、追忆先人的祭祖日。从清明节形成的2500年间,其内容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至今日,清明节又增加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内容。

2     被访市民对清明节各种活动的了解程度

在问及市民都知道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时,扫墓的提及率达到97%,其次是踏青,提及率为49.2%。放风筝、戴柳等活动提及率相对较低。

    事实上,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节,所以自古就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对于清明踏青,也有一些更加人性的说法——在冷意仍没有完全褪去的春天,禁火吃冷食会让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在清明开展一些踏青活动。不管哪种说法,扫墓和踏青以及踏青中的各种活动共同构成了清明节丰富的内容。

二、超过九成的被访市民肯定了法定假日对于保护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3    被访市民看待法定假日对保护清明民俗的作用

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中国人自古崇尚孝道,这也是清明节能够传沿到今天重要的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老人认为清明节作为国家的法定假期,最大的好处就是儿女有空回家了,家人团聚了。在我们的印象中,清明节扫墓,儿女们往往都因为工作忙,不能回家。扫墓的事情只能留给家中的老人。而在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以后,形成一个小黄金周,这样的现状可能会得到改观。家住经三路的畅老太太,就很支持清明节的假期,因为“小黄金周”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回家团聚的机会,也能陪老人一起祭祀故人。老人有了亲人陪伴高兴,而清明民俗也得到传承,给清明节放假真可谓深得民意。

三、被访市民对清明祭祀的看法  ——超过八成的被访者支持清明祭祀

4     被访市民对清明祭祀的态度

调查显示,84.4%的被访者认为清明节祭祀有必要,5.5%的被访者认为没有必要,此外,还有10.1%的被访者说不清。反映出多数市民支持清明节传统的祭祀。反对者的理由主要集中在祭祀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祭祀方式落伍等方面。

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保护清明祭祀文化是广大市民的心声,但理性祭祀、文明祭祀是推动祭祀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催化剂。

5    不同年龄段参加过清明拜祭的比例

调查显示,被访者中,64.3%的被访者在清明节有过对故人拜祭的经历,35.7%的被访者没有过相关经历。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拜祭者的年龄与参与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清明拜祭的参与度越高。年轻人不去拜祭的理由有二:一是工作忙;二是拜祭的事情有老人操心。因此,即使清明时节有了节假日,更多的年轻人仍然会将外出踏青作为首选。民俗的继承和发扬需要众人的共同参与,而不能仅仅依靠老人,民俗之所以称之为民俗,就是因为无论长幼都能认识民俗,加入其中,乐在其中,这也许是保护民俗的最佳途径。

四、被访市民清明节过节的方式 ——假日无奇市民慢热,短线旅游潜力显现

6   被访市民清明节过节的方式

(复选题百分比合计大于100%,后同)

今年清明节是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首个清明节,与周五周六相连共放假3天。市民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呢?调查显示,46.2%的被访市民表示与平常过周末并无两样,32.2%的被访市民会祭祀故人,还有34.1%的被访者选择清明出行,其中近郊游占七成。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祭祀和旅游在清明时节中占据主要角色。但是相当一部分被访者认为清明节和普通周末无奇,反映了对清明节的宣传以及氛围营造上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为了保护民俗而将清明等几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后,就应该认真思考怎样利用法定节日保护民俗的问题了。是不是也像过春节一样有氛围,让更多市民感受到一个不同于普通周末的民俗节日。

五、清明节的祭祀方法和祭祀物品 —— 文明祭祀渐成主流

1、过去和未来清明节祭祀方法的比较


7    被访市民过去和未来选择祭祀方法的差别

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墓地祭祀的习俗就已开始,到了唐朝,寒食扫墓已经成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扫墓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风俗。随着时代的进步,市民选择祭祀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

调查显示,96.9%的被访者过去采用过墓地祭祀的方式拜祭故人,其次是居家祭祀,提及率为10.2%,植株祭祀和网上祭祀都是新生祭祀方式,提及率相对较低。未来,68%的被访者仍然将墓地祭祀作为拜祭故人的主要方式,而植树祭祀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的认可,提及率达到35.2%,其他各种祭祀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通过市民过去和未来对祭祀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层次越来越高,市民祭祀的方式正朝着更加文明,更能体现社会和谐的方式转变。

8    被访市民对传统祭祀方式是否应该被取代的态度

在问及“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是否应该被更文明的祭祀方式取代”时,37.7%的被访者认为“传统习俗没有必要改”,提及率位居第一;25.1%的被访市民表示“传统习俗有弊端,但目前难以替代”;只有17.6%的被访者认为旧习俗应该被取代。

在倡导文明祭祀的今天,循序渐进,正确引导是让民俗文化走向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则,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应该和民俗文化的发展齐头并进,和谐相处。

9    被访市民看待烧纸等传统祭祀行为对郑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影响

在问及“传统祭祀方式对郑州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影响时”,22.6%的被访市民认为烧纸等传统的祭祀行为会对郑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造成影响,50.3%的被访市民认为烧纸等传统的祭祀行为对郑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影响较小,还有20.6%的被访市民认为没有影响。

从提及的比例上看,认为有影响的占多数。从各提及比例的年龄结构上看,老年人认为没有影响居多,年轻人认为影响很大,很多人都能意识到郑州正在向大都市努力,有些陋习会影响到招商引资和郑州形象。反映了市民虽然认为传统的祭祀方法不可替代,但对其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10    被访市民对各种祭祀方法的支持率

清明节时期,对于社会大力倡导和推广得各种新兴的祭祀方法中,“墓地祭祀”和“植树祭祀”受到市民的普遍推崇,提及率均达到或接近60%,远远高于其他祭祀方式。

“植树祭祀”是亲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通过植树的方式哀悼故人,与普通植树不同,植树祭祀在栽种树木的同时,会将写有被祭祀者的名字或者其他证明被祭祀者身份的物品一起埋进树坑,并在树上或者附近做好标记,同时亲友们也负责照顾这棵树德成长。与过去祭祀烧纸的方式相比,“植树祭祀”既显庄重,同时绿化了环境,减少了污染,何乐而不为呢?而作为相关的主管部门,是不是能够出台相应的配套举措鼓励植树祭祀等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呢?例如:规划一块长期专门的植树场所,提供优惠价格的祭祀树种,保护植树场所,植树祭祀免费公交等“植树祭祀”的崛起再次印证了未来祭祀方式正朝着文明祭祀的方向发展。

 “网络祭祀”受到传统习惯、互联网普及率、规范性管理、以及法律保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出现不少在世的人遭到“网络祭祀”恶搞的负面新闻,使大众对这种“概念式”祭祀的方式不能认同。

同时,调查也发现,老年人最赞同墓地祭祀,反感居家祭祀等其他祭祀方式。很多老年人认为在墓地祭祀故人,显得庄重,也体现出重视;而对于老年人,年轻人对祭祀这一民俗的重视程度不足。

2、过去和未来清明节祭祀物品的比

11    被访市民过去和未来选择祭祀物品的差异

调查显示,过去市民祭祀的主要物品是烧纸、纸钱,提及率达到86.7%,远远高于其他祭祀物品的提及率。其次是水果香烟以及鲜花。而对于未来祭品的选择上,市民的态度也发生了比较鲜明的变化。鲜花取代纸钱,成为市民的首选祭品,提及率达到63.3%,反映了市民对文明祭祀的认同,以及文明祭祀将逐步走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而另一方面,不携带任何祭品的提及率在未来也有所下降,孝礼得到回升。市民赵先生说:“给故人摆上鲜花,保护了环境也避免了什么都不拿的尴尬。”而对于新潮时髦的祭品,尽管人们褒贬不一,但是可以看出未来新潮时髦的祭品的选择在上升。

12   被访市民对新奇祭品的态度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新颖、新奇的祭奠品,被访市民的态度分化比较明显,33.7%的被访者表示看情况而定,属于中立者;分别有24.1% 16.6%的被访者表示“不会购买,不符合传统”“很排斥,歪曲了祭祀的含义”,我们将这部分被访者定义为反对者,约占被访人群的40.7%;还有16.1%的被访者表示“为表孝心,会考虑购买”,7%的被访市民表示“时代在发展,会考虑购买”以及2.5%的市民表示“好奇,会考虑购买”,我们将这部分市民定义为支持者,约占被访人群总数的25.6%

目前,各种新奇的祭祀品已经在市场上兴起,纸制的手机、别墅、豪华房车比比皆是。市民常女士反映,他身边的朋友甚至在清明祭祀时,烧真钱真手机,这些行为的确让人费解。这些事物的存在反映了市场上确实存在这种需求,但是新奇的祭祀品是否适合文明祭祀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时代文明发展的要求,笔者不敢苟同。

综合来看,市民对清明节的祭祀方法和祭祀物品的态度是在不断变化的,祭祀发展趋势也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传统的祭祀方式仍然对老百姓影响深刻,但其中不和谐的因素正在逐步被更加文明的方式取代。

六、被访市民清明祭祀的花费

13    被访市民清明祭祀的花费

调查显示,45.3%的被访市民表示清明祭祀花费在50元以内,43%的被访市民表示清明祭祀花费在50-100元之间,6.3%的被访者清明花费在100-300元,300-500元的占3.9%,超过500元的只有1.6%。清明祭祀消费比例现状反映了目前郑州市民清明祭祀的花费基本上属于理性消费。

调查发现,祭祀消费的主要支出集中在祭祀物品和来往车费上。对于这样的祭祀花费,92.9%的被访市民表示花费合适;5.5%的被访者表示花费比较贵,但是能够接受;只有1.6%的被访者认为花费过高。

七、被访市民对在世购买“空穴”的看法

14   被访市民对在世者购买“空穴”的态度

  调查显示,针对目前社会上有人为自己或尚在世的家人购买空穴的做法,42.2%的被访者表示反对,29.6%的被访者表示中立,还有19.6%的被访者说不清,只有8.5%的被访者表示支持。

15   不同年龄段对在世者购买“空穴”的支持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对购买“空穴”的支持率在逐步上升。“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对市民的影响仍然很深。

 

八、被访市民对清明祭祖旅游线路市场前景反应冷淡

16    被访市民对祭祖旅游市场的态度

调查显示,40.2%的被访市民认为清明节作为五一黄金周取消后的新假日,旅行社有必要制定缅怀祖先的旅游线路,33.7%的被访市民认为并无必要。看来,虽然在小黄金周有短线旅游的需求,基本上自助游占了多数。对于旅行社而言打出缅怀祖先的旅游牌似乎并不能引起广大市民足够的兴趣。

另一方面,选择旅游的日子应该是愉悦而快乐的,但是关于清明假日的氛围还受到不小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清明节是抒发国家和民众悲情的节日,应该纪念为国奉献牺牲的人们,而不应当成游玩踏青的假期,也有学者更偏向于清明节意味着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应该怀着欣喜之情,通过踏青、荡秋千等活动放松身心。专家各持己见,而在常理看来,悲和喜似乎也应该是一对矛盾体。通过民意调查显示,35.7%的被访市民支持清明应抒发悲情,48.7%的被访市民则支持清明应踏青保持快乐,5.5%的被访市民认为二者可以兼顾,此外还有10.1%的被访市民不做表态。从数据对比上看,民众过清明节的态度不愿太过压抑。

从年龄结构上分析,不同年龄段的调查对象对此问题的看法差异较大。老年人多支持抒发悲情,中年人和年轻人支持放松心情的多一些。有的老人提议清明节应多进行有组织的哀悼。

九、保护清明民俗的对策分析

——宣传翔实重在坚持,民俗内涵深得人心,态度端正批判继承

1、 宣传翔实重在坚持

保护民俗,从何处入手?从市民对清明民俗的认识深度和认识广度的不足来看,宣传工作应当成为民俗保护的首要工作。宣传工作包含宣传内容、宣传周期和宣传形式三个方面。第一个层面——宣传内容要求正确完整生动充实,具体应该包括节日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只有这样才能让市民充分认识到民俗的真正内涵,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宣传的第二个层面——宣传周期,准确而富有深意的宣传内容,如果进行短期的宣传很难保证宣传取得实效,这就需要拉长宣传周期,形成固有习惯。宣传的第三个层面——宣传形式,多样而生动的形式是保证宣传内容正向传递的重要保障,是摆脱乏味,激发全民关注的重要方式。只有这样,民俗保护才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我们认为——欲建高楼,必先夯实基础;欲保民俗,知识普及先行。

2、 民俗内涵深得人心

提炼深得人心的民俗文化核心。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核。清明节也不例外,这个民俗的内核是什么?是从缅怀故人中进行孝道的再教育?还是通过追悼烈士感恩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从老年人对假日清明节的评价中,从访问中老人憧憬假日儿女归来时脸上漾起的笑容,我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老年人更多地将清明假日看作是阖家团圆的日子。随着社会421家庭结构的形成,工作压力和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子孙同堂越来越少,很多老人缺乏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安慰。让清明这样的节日饱含亲情,自然而然就会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深得人心的民俗,何来担心无人继承?

3、 态度端正批判继承

对待民俗文化需要批评继承的态度,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民俗是历经数百年乃至千年形成的,其中必然夹杂了与时代不对称的东西,因此,需要用时代的观点,批判的继承民俗文化,才能让民俗健康的传承,促进民族的进步。

http://www.cass.net.cn/file/20080403119105.html 中国社科院

http://www.ha.xinhuanet.com/add/meiti/2008-04/03/content_12867277.htm新华网

http://news.qq.com/a/20080403/000604.htm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