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专题栏目 > 市场研究
河南移动通信市场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来源:管理员  时间:2008-11-04 10:37 

近年来移动通信市场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客户数量出现井喷增长,但市场繁荣后面依然充满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3G时代来临之前,如果能抓住市场机会,则将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否则将处于被动地位。本文通过对移动通信市场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机会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希望各家运营商能投入更多的资源,研究市场新的变化,科学决策。

1、市场基础资源----人的属性在变化

河南城市化进程速度

注: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

城市化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变革的主旋律。估计到201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将达到40%左右,城镇人口届时将达4000万左右。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乡二元制经济将逐渐走向历史尽头,由此带来的消费结构、市场分布、购买力变化,需特别关注。
    首先,人口的定向迁徙(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必然对人口存量的地域分布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农村市场的放量无疑是支撑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增长的最主要引擎,这与中国移动加大了乡镇和农村渠道建设力度有直接关系,中国移动自建、专营、代办已经将触角渗透到农村有价值的市场,中国联通也紧随其后,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后,拐点是什么时候出现?如何重新认识和评估农村市场的价值,合理调整资源配置,需引起决策层高度关注。
    其次,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和农村居民有很大的差异。“迁徙人口”将逐步融入城市,但是需要有个过程,在融合过程中必然会“相互影响”,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农村人口在完全接受城市人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不能孤立的看待这个问题,在迁徙人口占主导地位的中心城市,“外来文化”非常有可能成为主流。
    再次,在存在漫游,并且漫游费居高不下的时代,“迁徙人口”在迁徙过程中,对于通信产品面临一个重新选择的问题,这对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中,客户将面临更多的选择(移动GSM、联通GSM、联通CDMA、网通PHS小灵通)。在迁徙过程中如何实现平稳对接,减少客户流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双卡(机)客户死灰复燃
   
在资费相对较高的年代,双卡(机)客户相当多。有相当数量的客户是“本地”一张卡,“外出”另一张卡;或者“打电话”一张卡,“接电话”另一张卡,客户通过不同卡品之间的组合实现节省话费。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资费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套餐数量也极大的丰富,原来通过不同卡品之间的组合实现节省话费的双卡(机)客户逐渐萎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卡(机)客户有死灰复燃之势!主要原因如下:
   
原因1:运营商的市场渗透。特别是对于高端客户,运营商在“策反”过程中通常通过赠送手机、预存话费等形式来实现,此类客户转网是渐进式的,过渡期往往需要1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原因2:双网、双待手机终端的推波助澜。
    原因3:有计划的掌控“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每个人都需要有足够的私人时间和空间。移动通信在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把私人的时间和空间压缩到最低限度。一些“有身份”的用户(如政府官员、企业高级管理层等)逐渐开始“保护自己”,在特定的时间会使用特定的对外联系方式,比如在下班的时间使用另外一个知晓范围较小的手机号,双卡(机)就重新找到生存发展空间。
    目前的双卡(机)客户大都是优质客户,对于此现象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

3、青年群体的品牌建设

青年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学市场”、“高校市场”和“社会青年市场”三大市场中,在青年群体中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中国联通的“新势力”和中国网通的“校园先锋”是各家运营商主打品牌。目前在高校市场中“动感地带”拥有绝对优势已经出现品牌效应,但是这种优势更多的来源于客户规模和对外品牌“非国民待遇”(网内、网外资费存在巨大差别),这种有歧视性的保护政策还能持续多长时间?如果出现“变故”该如何应对,需要储备什么“战略”武器?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中学市场各家运营商均没有形成足够的品牌效应,非主打品牌依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相对而言,中学市场手机用户因年龄、阅历等因素影响,不够成熟(对移动通信产品了解较少)或者没有决策权(更多的是由父母代为决策购买),如何在此市场形成品牌效应需各家运营商加大市场调研力度。
    社会青年市场则是更多的由高校市场转化的客户。毕业走出高校的社会青年客户,如果离开高校所在的城市同样面临再次选择的过程,这对运营商同样充满了挑战。走上工作岗位后,青年群体的消费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客户规模将加速放大,需要加大对这类客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