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黄淮四市发展畜牧业具有六大优势
 来源:驻穗机构报送信息  时间:2008-11-10 10:28 

一、良好的产业基础。黄淮四市牛肉、猪肉、禽肉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0.0%、40.9%38.0%,其中商丘、周口、驻马店三市的牛肉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2.3%、13.0%、11.5%;驻马店市猪肉产量占全省的14%;信阳市禽肉产量占全省21.6%。周口、商丘、驻马店三市的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牛肉产量分别为47.35公斤38.37公斤40.15公斤,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2公斤2.22公斤4.0公斤。驻马店市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猪肉产量208.7公斤,比全省高54.04公斤;信阳市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禽肉产量88.49公斤,较全省高57.29公斤
   
二、优势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周口市、商丘市初步形成了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形成了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驻马店市形成了生猪产业带,成为生猪生产、外调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优质货源基地。信阳市形成了沿淮流域固始白鹅开发带、中部信阳麻鸭开发带、潢川樱桃谷鸭生产基地、南部山区信阳黑猪和交通干线瘦肉型猪开发带、东南部固始鸡开发区等5大优势区域。
   
三、丰富的饲料资源。黄淮四市是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2006年黄淮四市粮食产量达2322.36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45.9%,其中主要作为饲料的玉米产量占全省38%;全省24个产粮大县分布在黄淮四市的就有15个。同时,黄淮四市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还可产秸秆3190万吨,相当于798万吨饲料粮。
   
四、劳动力资源供给潜力大。黄淮四市是传统农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2006年,黄淮四市乡村人口3117.66万人,占全省乡村人口的38.9%。根据目前全省农业生产力状况、农业生产时间、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等因素测算农业劳动力需求量,黄淮四市尚有230多万富余劳动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五、畜产品质优价廉,销售渠道畅通,市场占有率高。黄淮四市的畜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销售渠道以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黄淮四市畜禽及畜禽产品多年以来以其良好的品质和信誉不断开拓销售市场,扩大品牌辐射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华英”鸭、“邦杰”牛肉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正良牌”、“诸美牌”、“正龙牌”生猪以瘦肉率高、品质好享誉国内外;“正阳生猪”作为河南的知名品牌已在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占有绝对优势,并获得上海、武汉等市颁发的市场准入证;世界“鸭王”华英集团在行业内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认证,有4个生产企业取得了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资格,具有自营进出口权,集团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中东、欧盟、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较强的畜产品加工能力。2006年,黄淮四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共计129家,其中肉类制品80家,肉类加工能力143万吨;乳制品加工企业6家,乳制品加工能力15.16万吨。国家级畜产品龙头企业有5家,占全省比重为42%。大中型畜产品加工企业有华英集团、虞城县科乳品加工厂、三高食品公司、民权县金锣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邦杰实业集团公司等,它们是带动黄淮四市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