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开封建设稳步推进
开封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型开封这一重大战略,是建立在对市情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基础上的。“十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深入实施“科教兴汴”、“创新推动”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全市科技创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科技投入大幅增加,自主创新成果、创新先进典型不断涌现,部分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已跻身全国或世界先进行列,建设创新型开封的基础和条件进一步巩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据《200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我市科技创新指数为23.72,居全省第的第5位。
(一)科技创新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十五”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综合省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到555.4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0.32亿元,财政科技投入达到6721万元,比去年增加3938万元,增长141.5%,奠定了建设创新型开封的经济基础。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封科技创新企业研发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随着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其引领和拉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的作用不断凸显。
200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2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R&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588万元,比上年增长214.1%,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科技投入持续不断增加,有力提升了我市研发能力和水平,促进了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开封创造了条件。
(二)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是科技创新已经作为我国基本发展战略之一,这为建设创新型开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将中部定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强调中部崛起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我市已经颁布了《开封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政策法规。三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四是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全市科技创新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各界对自主创新的认同度显著提高。据《200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我市科技进步环境居全省第8位,环境治理指数居全省第2位。
(三)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丰富。
我市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以河南大学为代表的普通高校3所,硕士学位授予点17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省重点学科108个。创新平台日趋完善,拥有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取得省级科技成果41项,专利14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9项,建立省级民营科技园区1个,省级研发中心9个。“河南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研究实验站”进入国家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行列。据《200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我市科技人力资源指数居全省第9位,科研物质条件指数居全省第5位
(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我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市有民营科技企业700余家,有5家企业被列为省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15家市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一些自主创新的企业脱颖而出,以开封空分、茂盛粮机为代表的工业企业,成为我市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典范。
(五)科技产业化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实现产值13.8亿元(现价),利润总额6938万元。二是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已建成1个省级民营科技园区。到2007年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700多家,其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93家,技工贸总收入36亿元。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有56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科技奖励,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励;“大型机电一体化种子加工成套设备”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封空分集团公司研制的特大型空分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产业化后可年增销售收入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