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河南城市排名暨综合实力评分榜上,周口因为分值较低,排到了最后,紧随其后的还有驻马店、商丘、信阳三市。不管是现实的相关会议,还是虚拟世界的网络讨论,四市诸多的热心人士惊呼:我们走入了一个经济“凹陷带”。
现在已经不用过于担心,一个巨大的杠杆正在缓缓地撬动着。
5月15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驻马店市召开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黄淮地区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四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出台的《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中,针对制约黄淮四市发展的种种因素,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动员各方力量,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个更有实际意义的举措是,河南省首先用财政杠杆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凹陷带”。记者获悉,省财政将分配下达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86.8亿元,其中对周口、驻马店、商丘和信阳等黄淮四市补助45.6亿元,这个数字比上年增加12亿元,无论是转移支付的总量还是增量,扶持力度都大大超过了往年。
这,在河南省发展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今后,河南省新增的小麦和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将拿出一半以上用于黄淮四市,同时,对于区域内粮食种植面积较多的县市,还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资金、“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资金的50%以上用于黄淮四市。
不仅农业,还有工业政策上的倾斜。工业是黄淮四市的软肋,这一地区的工业水平,因为历史的原因要比河南的其他城市低很多。
作为这些措施的配套和保障,国家和省农村公路补助资金重点用于黄淮四市和黄河滩区的农村道路建设,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黄淮四市设立科研开发基地及科技示范区。对在黄淮四市设立的民间贷款担保公司,经国家批准后免征3年营业税。省政府每年组织召开1至2次面向黄淮四市的银企洽谈会。
助力中原“凹陷带”,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
目前的现实是,黄淮四市处于中原城市群之外,没有太多的自然资源,没有足够的工业支撑,几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甚至还不及郑州一个市,如果中原经济“凹陷”地区这种经济增长缓慢的态势得不到有效遏制,那么出现的一个严重后果将是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从而影响河南的整体发展力和竞争力。
在黄淮四市中,每年都会有一些旨在招商引资的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有些地方招商过后,便把项目放在一边,后期的跟进和扶持并没有做到位。
“想推动黄淮四市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转变观念。”一位信阳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陈旧、视野不够开阔、固守小农经济意识;还有一些干部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敢闯敢干、开拓进取的精神,导致了二、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工业化、城镇化速度明显偏低;一些干部缺乏长远眼光和全局眼光,缺乏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导致经济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缺乏主动性,引资少、项目少。”在不久前某市举行的有关工作会议上,河南省的一位领导也曾对此发出警告。
如今,随着河南省有关帮扶政策的出台,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很好的“苗头”。最近,许昌的河南众品食业公司在周口淮阳开建猪肉加工项目,来自鹤壁的大用食业公司肉鸡加工项目将落户驻马店泌阳。
种种迹象表明,黄淮四市的农业产业化近期呈加速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