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沧桑巨变六十载 神州异彩有中州
 来源:综合处  时间:2009-08-10 17:02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报告之一

河南古时属豫州,故简称豫。因地处古九州之中,向有“中州”或“中原”之称。河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璀璨文化的摇篮,长期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的河南贫穷落后,百业凋敝,人民生活艰难困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翻开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60年来,河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全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基本实现了由贫穷落后的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转变,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封闭的、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型、外向型经济的转变,由盲目粗放型增长向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整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谱写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丽史诗,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改革、开放、发展之路。

一、   曲折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南处于封闭的农业社会状态,工业企业几乎都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只有零散的几家近代工商企业分布在少数几座城市中,技术水平很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广大地区交通闭塞,邮电通讯十分落后。由于长期战乱,河南的国民经济整体处于十分落后状态。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2.98亿元,发电量也只有500多万千瓦小时,除了生产少量的纱、布、火柴、卷烟和原煤、电力等以外,其他则是一片空白。有限的工业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有限的几座城市,分布极不合理。1949年,全省农业总产值17.19亿元,粮食总产量713.50万吨,棉花6.29万吨,油料24.27万吨,烟叶2.26万吨。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公路通车里程3909公里。全省各级各类学校18853所,在校学生数166.46万人,仅占全省总人口的4%左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仅在20%左右。全省人口的80%为文盲。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只有43元,加上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就是在这样一幅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河南人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19491952年是三年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在医治战争创伤,全面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重要基础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运行状况的根本好转。1952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7.42亿元,比1949年增长85.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2.3倍。粮棉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产量已恢复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以大规模工业建设为重点,全省集中力量进行了2099个项目的建设,以建立河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经过“一五”的建设,全省国有经济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1亿元,新增固定资产21.06亿元。河南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改观,有效拉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1957年全省生产总值52.55亿元,是1952年的133.0%,年均递增5.9%。但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重化工业超前起步,为后来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埋下了隐患;二是与工业化过程中大机器和市场经济发展并行的一般规律相悖,政府成为积累、分工、资源配置、产品分配的主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系从此建立。

1958年到1965年的“二五”计划和三年调整时期,经历了“大跃进”与国民经济第一次全面调整。以1958年“大跃进”口号正式提出为标志,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四起,河南成为极“左”路线的重灾区。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河南与全国一样,经济发展被简单化为工业发展,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发展钢铁工业。资源配置严重脱离了经济法则,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加上1960年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病态的高速度难以维持,出现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少有的负增长期,19591963年,全省生产总值分别增长-2.5%-3.2%-18.3%-17.9%-18.2%,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和体制及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体制弊端与指导思想的失误使河南丧失了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机遇。从19631965年,由于认真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大大压缩了基本建设规模,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轻工业,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1965年,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4.5%,工业总产值增长36.9%,其中轻工业增长36.2%,重工业增长37.7%、粮、棉、油、生猪等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各类轻工业产品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大部分指标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大调整后的国民经济呈现为一定的良性增长局面,重现了充满生机的好势头。

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到1978年,经历了“三五”、“四五”两个五年计划以及“五五”计划的前3年。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十年动乱”和结束动乱后的徘徊。一方面,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在高度的计划体制下继续有所增长。19781965年相比,全省国民经济增长126.5%,平均每年增长7.1%。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较差。另一方面,“三线建设”和“大办五小(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炭、小水泥)”两个高潮的掀起,乡镇企业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艰难诞生,地方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左”的路线没有得到根本纠正,国民经济虽然经历几次有限的调整,但在“两个凡是”思想的指导下,统的过死的经济体制总体上仍未有根本性的变化,河南经济再度出现徘徊局面。这期间,人民生活长时期得不到改善,19661978年全省人均消费额平均每年仅增长4.3%

19781985年,国民经济的再次全面调整和“六五”时期对产业结构的优化。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以此为转机,在1979年开始的国民经济第二次大调整和1981年开始的“六五”计划过程中,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纠正,积累和消费间的关系趋于协调;二是制定了以“翻两番”为基本目标的新一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人民生活改善明确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三是实行对诸如能源、交通、通讯等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的倾斜政策;四是改革开放正式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国民经济开始发生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五是在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取得重大成效。六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市场经济规律开始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日益增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全省工农两大产业之间以及轻重工业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国民经济向良性化转变。“六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在“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增长分成、节约归己、一定五年”的新财政体制的激励下,全省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全省财政状况明显好转。1985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48.93亿元,比1980年增加17.07亿元。财政支出49.51亿元,财政收支实现了基本平衡。

19851990年,“七五”时期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和发展过程的曲折。以“六五”时期国民经济调整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为背景,“七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快,以生产资料价格逐渐放开为主要内容的“双轨制”开始实行;长期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格局开始在理论上与实践中被打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始在全省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商品市场发育迅速,要素市场开始尝试,产业结构良性化的趋势加快。但在自上而下盲目乐观的情绪和急于求成思想的指导下,投资、消费出现了双膨胀,供给与需求、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以新的形式再次趋于激化,不得不在1980年代末期开始了“治理整顿”,“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调控经济的新思路付诸实施。“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在波折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全省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5%,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1.3%

19902002年,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八五”计划与到2000年的10年规划同时出台,资源投向、结构调整、产业振兴、区域发展、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目标更具体,更符合河南实际。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思路的提出,标志着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目标模式进一步明晰。依据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立足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总量平衡、优化结构、发展农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全省基本的战略重点。“一高一低”、“可持续发展”、“科教兴豫”、“开放带动”等战略方针相继实施。这一时期,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正式确立,改革逐步由过去突破旧体制转向侧重于建立新体制,由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由单项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由重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从1993年开始在全省建立政策性投资和竞争性投资分别管理、投资主体和投资风险责任明确的投资体制。在省与中央财政实行分税制的基础上,省对市地财政开始实行双轨并行的分税制。以扩大企业直接融资为重点,河南证券市场从90年代开始探索和发展。在各项改革举措的引导下,全省经济全面高涨,但随着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不断升温,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成分不断加大,“泡沫经济”超前显现,金融秩序出现混乱局面。治理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中央和省采取了积极的方针,不再搞全面紧缩,灵活运用利率、税率、价格和法律等手段,同时注意把加强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实现了“软着陆”。与此同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的变动第一次明显波及河南,河南经济由此进入了近5年的收缩调整期。19912002年,全省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1.1%,于1994年提前6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人均GDP也于1996年提前四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独具河南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已趋于成熟。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理论与发展思路相继提出,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指导。以省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标志,中原崛起战略全面实施。其间,河南积极推动以乡镇机构、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适时取消。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省属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等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以文化强省为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着力推动资源向骨干企业配置。此外,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财税管理体制不断深化,金融体制加快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着力加快中原城市群和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主动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积极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河南开放型经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2004年以后,全国经济出现了煤电油运紧张、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经济运行泡沫不断加大的现象和苗头,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河南坚持在发展中主动适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思路,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20032008年,全省经济年均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0%7.7%。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经济增长快、运行质量高、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的时期,也是城乡居民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阶段。

二、辉煌的成就

六十年来,河南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振兴河南,加快中原崛起的征程上,经历了不断追求、摸索甚至失误的磨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省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抢抓发展机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创造了河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与辉煌。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407.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123.9倍,年均递增8.5%。人均生产总值在人口净增5744万人的情况下,仍由1949年的50元增加到2008年的19593元,增长了53倍,年均递增7.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系列突破,河南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国民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省GDP总量仅为162.92亿元,1991年跨上千亿元台阶,2000GDP突破5000亿元,2005GDP突破1万亿元大关,未来两三年内有望进一步突破20000亿元大关。在全国各省市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9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5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30年来全省GDP以年均1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8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658.80亿元,比1949年增长15.7倍,年均递增4.8%,其中19792008年均递增6.0%。特别是“十五”以来,河南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不断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农业生产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2004-2008年全省粮食产量连续5年大丰收,连续3年超越5000万吨台阶, 2008年达到5365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是1949年的7.52倍,1978年的2.56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全省油料产量505万吨,居全国第1位,是1949年的20.8倍;棉花产量66万吨,居全国第3位,是1949年的10.5倍;肉类总产量542.90万吨,居全国第3位,是1978年的11.9倍。

2、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9546.08亿元,比1949年增长2151.7倍,年均递增13.9%。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大投入、调整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强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河南工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逐步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工业增加值以年均13.7%的速度递增,其中,2001-2008年均增长15.9%,比1979-2000年快了2.9个百分点。

3、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年均12.8%的速度递增,2008年达到5662.55亿元,是1949年的1236.4倍。特别是1978年以后,河南以培育和健全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总目标,围绕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走贸易开路,金融活体,基础配套之路,以郑州为中心,以中原城市群为主要依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了一大批水平较高的零售商场、商品批发市场等商业基础设施,同时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积极推动“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活动,有效带动了商品销售的增长。19782008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8%,明显高于1978年前10.0%的水平。城乡居民正在从百元、千元级消费向万元、十万元级消费提升,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向数量增长、结构调整、品质提高并行演变,由过去的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化。

4、服务业不断发展。200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271.06亿元,是1949年的451倍,年均增长10.9%。其中,1978-2008年均增长13.7%。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省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84.11亿元,是1990年的6.8倍,年均增11.2%。旅游业加快发展。接待海外游客数量由1979年的仅1万多人次提升到2008年的104.36万人次,旅游创汇由26万美元增至3.7亿美元。200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的总数达到2亿人次,居全国第7位;旅游总收入1592亿元,居全国占第6位,相当于全省GDP8.6%,较1979年提高8个百分点,河南逐步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迈进。金融保险业功能日益完善,2008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45.36亿元,比1978年增长23.4倍,年均增长11.1%

(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

1950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8%12.6%10.9%,其中,19782008年,三次产业分别增长6.3%13.9%13.7%。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阶段性特征更为明显。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也由1952年的62.222.815.0演变为1978年的39.842.617.62008年又进一步演变为14.456.928.6。工业经济增长成为近年来全省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60年间,全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49年占绝对优势的94.5%下降为2008年的48.8%,第二产业由1.9%上升为26.8%,第三产业由3.6%上升为24.4%。河南经济结构诸方面的变动态势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反映了河南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由194989.1%下降到200857.0%。同时,粮经比调整为67.232.8,经济作物所占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非农产业的崛起,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2008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余家,对于扭转全省农业生产长期缓慢发展、农业内部结构过分偏重种植业的结构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活跃了整个农村经济。

工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全省轻重工业发展不均衡,比例失调。1949年,全省轻重工业之比为83.616.4。按照全国的产业布局,到1978年以前河南一直遵循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轻重工业呈现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趋势。19491978年轻工业平均增长9.1%,而重工业年均增长为20.9%1978年,全省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为46.054.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以后,根据消费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优先发展以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思路,轻重工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19801990年,全省轻重工业平均增速分别为12.6%11.8%1990年以来,河南轻重工业的发展思路由1980年代的轻工业优先转为重工业带动,并根据河南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的需要加快了基础产业的建设步伐,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有了根本性地改善,同时积极推进轻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54.4%上升到2008年的65.4%

优势产业不断强化。2008年,全省重点培育的食品、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了50.2%。有色工业中,氧化铝、电解铝、钼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中,涌现了双汇、华英、白象、三全、思念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成为河南第一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超过广东,列山东之后居全国第二;装备制造业中,大型农机、大型水泥设备、煤矿机械、输变电设备等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中,宇通客车、中原内配、中轴、远东传动轴、淅川减震器、新航集团等企业的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化工工业中,煤炭加工转化能力已经达到1000万吨,甲醇生产能力和在建规模分别达到180万吨和125万吨,均居全国首位。此外,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钢铁板材、新型干法水泥、中高档纸等产品比重大幅提高。高技术产业中,超硬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能力,金刚石和超薄电子玻璃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业初步形成。全省工业结构正在逐步从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以一般加工和技术密集加工工业的高加工度化转变。同时,能源、食品、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纺织、医药等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呈现出基础产业、一般加工工业全面推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的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开放,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19782008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6%提高到60.0%。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河南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得以调整和改进。2008年全省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85年的49.1%提高到2008年的73.0%,已成为河南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基础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提高全省的生产力水平,增强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打下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特别是1978以后,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地方、企业、民间以及利用外资投资格局逐步形成,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建设的活力,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从1950年到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47962.81亿元,年均增长23.2%。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固定资产投资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79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652.53亿元,占6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99.4%,年均递增22.6%。尤其是2003年以来,随着中原崛起战略的强力实施,河南基础产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工农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0%,五年累计投资占改革开放以来的比重达到66.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2%,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交通运输综合能力快速增强。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0.39万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24.,增长了60.6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2008年底通车里程已达,跃居全国第1位,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光缆线路长度达到32.38万公里,初步构成了全省“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河南交通运输已基本形成以铁路、公路、水路、民用航空组成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2008年,全省货物周转量2969.80亿吨公里,是1949年的179.66倍;旅客周转量1444.29亿人公里,是1949年的223.57倍。航空运输从无到有,现拥有郑州、洛阳、南阳3个民用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目前已开辟78条国内国际航线,通航城市或地区达48个,是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同时,新一轮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已经拉开帷幕,郑西、石武客运专线已经开工建设,河南在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郑州集装箱中心站和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郑州将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邮电通讯事业日新月异。邮电通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量,是基础设施中增长最快、变化最大的领域,特别是“九五”以来,实现了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超常规、大跨度、跳跃式的飞跃发展,已建成覆盖全省、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2008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1124.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43710.3倍,平均每年增长19.9%。其中19792008年平均增长达27.0%。到2008年底,全省百人固定电话拥有量已达15.8部,而1949年这一指标几乎为零。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等高科技业务在1990年代初尚属空白,到2008年底用户总数已分别发展到3498.90万户和494.4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5.4部。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后,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积极实施科技兴省战略,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00年以来,全省共取得省级奖励的科技成果2730项,国家级奖励成果108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分别达到4项。小麦新品种“郑麦、玉米杂交品种“郑单、“超薄浮法玻璃成套技术与关键设备在电子玻璃工业化生产开发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多晶硅、特高压输变电、纤维乙醇、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全省年度专利申请量达到18411件,是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专利制度时的62.84倍;专利授权量9133件,为1985年的4566.5倍。

河南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多元要素支撑体系不断健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河南只有少量对外贸易,基本处于闭关自守的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以及国内外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新形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75.28亿美元,其中出口107.14亿美元,比1957年分别增长1262.8倍和771.4倍,年均增长15.0%13.9% 1978-2008年均分别增长18.1%16.8%。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由19570.6%提高到1978年的1.2%2008年的6.7%。利用外资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特别是“十五”以后不断取得新突破。1985年以来,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7.7亿美元,年均增长33.1%2004-2008年累计利用省外资金达到110.4亿美元,年均增长46.6%。企业直接融资步伐加快。截至2008年末,河南上市公司已达到61家,在中部六省居第二位。

(四)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经济运行态势趋稳。从1952年全省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到现在,河南经济增长波动大致经历了8个完整周期。其中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2年到改革开放前,共经历了4次周期性波动:第一次,1952-1956年;第二次,1957-1961年;第三次,1962-1968年;第四次,1969-1976年。这4次经济周期波动增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峰谷落差分别为5.750.241.918.1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周期较短、大起大落、受政治因素影响明显的态势。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1990年,共经历了3次周期性波动:第一次,1977-1982年;第二次,1983-1986年;第三次,1987-1990年。这3次周期波动经济增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峰谷落差分别为11.119.210.6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全省经济波动的幅度与上一阶段相比虽然明显缩小,但仍然呈现波动频繁、起伏较大的态势。第三阶段是1991年以来,这一阶段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仅有2次:第一次,1991-1999年;第二次是20002008年(2008年开始进入本轮周期的收缩阶段)。第一次波动周期持续9年时间,而经济增长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峰谷落差已经缩小到8.9个百分点。2000年全省经济进入了新一轮波动周期并持续至今。在经过2000-2002三年的调整期后,2003--2007年全省处于持续上升阶段,2008年受宏观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影响,但增速仍达到12.1%经济周期出现平滑化、微波化趋势,“山高谷深”、“树高影长”的传统经济波动现象得以克服,河南经济增长的抗衰减能力不断增强。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地方财力显著增强。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利税分别达到2179.10亿元和3458.82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224倍和149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9.8%18.2%。尤其是2004年以来,实现利润增速明显加快,年均增速达到52.4%,利润总量相继超过天津、福建、河北、黑龙江、上海、浙江,跃居全国第4位。2008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8.9亿元,为1950年的369.6倍,197829.9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0.7%12.0%,分别高于同时期GDP年均增速2.3个和0.8个百分点,尤其是近5年来,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长。

 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河南上下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奋斗目标,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坚持“一票否决”制。到2008年,全省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398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近6000万吨,关闭小钢铁企业280家,淘汰了21座以下小高炉和320吨转炉。铝工业在全国率先淘汰铝电解自焙槽,率先淘汰160KA以下预焙槽,率先实现280KA320KA350KA大型铝电解槽工业化生产。2008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219吨标准煤,居全国第13位。弹性系数逐年下降,2008年为0.44,相当于2000年的57.1%。目前,全省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需能源消费增长0.4个百分点支撑。反映出全省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河南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作用正逐步减缓。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工业三废排放增量逐步减少,污染排放出现下降,重点流域水污染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2007年,全省主要污染物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排3.76%3.7%,首次实现“双下降”。2008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又下降6.2%7.17%,污染减排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3.8%,污水集中处理率68.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9.5%2008年,全省可比的45个地表水环境责任目标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比2001年降低71.6%,断面氨氮浓度比2002年降低54.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平均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89.3%。全省现有森林面积270.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2%,比1979年提高个3.1百分点。至2008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35处,面积75.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5%

(五)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旧社会,由于“水旱蝗汤”四大灾害的影响,全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上新中国成立前夕恶性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在发展生产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提高工资、恢复奖励制度、增加各种津贴、农副产品价格放开等措施,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使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来源日益趋向多元化。尤其是近年来开始实施的民生工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0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比1949年增长18倍,平均每年递增5.1%,其中19982008年均实际增长9.6%,在全国的位次由1986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4元,扣除价格因素后,比1949年增长29.2倍,年均递增5.9%,其中19982008年均增长6.6%,在全国的位次由1982年的第29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7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57年的58.2%下降到1980年的57.5%2008年的34.8%。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由1957年的65.6%下降到1980年的57.9%2008年的38.3%。目前,城镇居民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已基本普及,商品住宅、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农村居民拥有的摩托车、彩电、电冰箱、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居住条件明显改善。194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 4.50平方米,2008年改善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也从1981年增加到2008年的。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世代居住的简陋、矮小的泥砖房和茅草屋正逐步被规划整齐的砖瓦房和楼房所取代,过去所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正在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快速增强,河南城乡居民开始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实惠。包含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全省还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集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文化等专项救助于一体,以社会帮扶、慈善救济为补充,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城市低保人数由1996年的2886人增加到2008年底的141.04万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08年底农村低保对象达到257.08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48.57万人、674.71万人、840.88万人、501.20万人、313.30万人,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逐步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从2003年起,开展了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自愿参加筹资、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8年底农民参合率达到91.8%,提前3年实现了农村人口全覆盖,3665.70万人次从中受益,农民群众“小病拖、大病扛”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明显缓解。

(六)城市体系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南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4%。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十分重视城镇化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引领作用,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通过“十八罗汉”闹中原,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快郑汴融城步伐等战略举措,河南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轨道。2008年,全省18个地级市市区土地面积达到14018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891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6.1%。建成区面积2008年达1386.5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883.5平方公里,年均增长6.2%2008年,全省城镇化率达36.0%,比1949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其中,19491978年平均每年提高0.25个百分点;19791994年,平均每年提高0.19个百分点;19952000年平均每年提高1.25个百分点;20012008年,平均每年1.6个百分点。目前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郑州、洛阳两个城市,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商丘、平顶山、新乡、安阳、焦作、开封、和南阳7个城市,2050万的中等城市有漯河、信阳、濮阳、许昌、鹤壁、驻马店、周口和三门峡8个城市。

中原城市群地位更为突出。中原城市群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91万。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优越,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各中心城市经济特色鲜明,是实现中原崛起的主导力量。2003-2008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57.4%,较2003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58.2%62.6%57.3%78.7%,所占比重分别较2003年提高了1.6个、 1.3个、1.4个、14.7个百分点,中原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前,河南教育事业基础很差,全省文盲率高达80%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兴办了一大批学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同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得到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拥有5.81万所各级各类学校,2744.41万名在校生和125.77万名教职工,教育人口占全省总人口29.1%的大教育格局。全省已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全面实现。2008年,全省普通中学在校生691.46万人,是1949年的169.48倍。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2008年,全省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584所,在校生72.76万人,分别是1980年的584倍和3638倍,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由1980年的0.04‰提高到2008年的9.5%。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2008年,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25.02万人,较1978年增长44.8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一批大学新校区建成投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5%,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人口文化素质显著上升,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达到385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达到1044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达到43250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

各项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医疗条件大幅改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增强,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已经形成。2008年全省卫生技术人员30.99万人,是1949年的442.7倍;全省床位总数26.83万张,居全国第1位,是1949年的298倍;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医师数分别达到27.1张和12人,分别是1950年的116倍和257倍。妇幼保健水平大大提高,与1978年相比,全省孕产妇死亡率由74.85/10万降到21.02/10万人,婴儿死亡率由47.3‰降到7.0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8.9‰降到9.4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显著改善,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0岁左右提到高目前72.82岁。

文化产业蓬勃繁荣。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88.9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27.9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2%,全省现有52家“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0个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村和50个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已开始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6%97.1%,比1978年提高15.06个和62.1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初步形成了县(市)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文化室)等多层次的基础文化设施网络体系,王公庄画虎村在全国已形成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以常香玉、张新芳、申凤梅等为代表的戏曲大师,把河南深厚的戏剧传统发扬广大,唱响全国。《花木兰》、《朝阳沟》、《小儿黑结婚》、《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更是家喻户晓,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河南文化精品工程”,成功推出了50集文化专题片《文化河南——中原列传》、《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精心打造了一批舞台剧目品牌、报刊品牌、影视节目品牌等具有河南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文化品牌。新创豫剧《程婴救孤》、《村官李天成》、舞剧《风中少林》等剧目获国家级奖励。河南是炎黄民族根之所在,中原人文精神积淀深厚,历史名人荟萃,灿若繁星。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更涌现出“文学豫军”以及焦裕禄、史来贺、常香玉、任长霞、王百姓、谢延信等英雄模范人物,体现出勤劳淳厚、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昂扬向上、开拓进取、不甘人后的品格,是新时期中原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2004年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全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7204个,是改革开放初期全省体育场地的6.7倍,年均增长1000多个。改革开放以来,全省运动员共夺取154个世界冠军、191个亚洲冠军和989个全国冠军。

三、历史的经验,腾飞的启迪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揭示出,在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适合河南省情的发展路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有河南特色的发展道路。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曾经是极“左”路线重灾区的河南在改革开放以后走出了一条符合河南省情的发展之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如19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分析省情,准确把握河南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增长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高一低”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强力实施,使河南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进入21世纪,河南正确处理国家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树立全局意识,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又抓住调控带来的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成和开工了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努力在顺应调控中谋求新的发展,从根本上避免了过去被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容易“大起大落”的局面。20032008年全省经济保持了年均13.3%的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新的思想解放破除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坚持从省情出发,走有河南特色的路子,才能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中原崛起的步伐。

第二、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不断激发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努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闭关自守,使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充分体现,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1978年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有效激活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带来了各方面能量的充分发挥。河南是全国较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之一。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阶段,就是以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激发农村经济微观主体的活力而展开的。由于改革给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使农民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激发出发展全省农村经济巨大潜力,农村的经济面貌为之焕然一新。19792008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6.0%,比19501978年均速度高出0.2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农林牧渔、工商建运服务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围绕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而展开,先后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经济责任制、实行利改税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等阶段,逐步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主体。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国企改革其核心也是激发企业的活力。20032008年,河南工业经济保持17.8%的高速度,其中动力就来自于企业活力的不断增强。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富民优先的政策导向,全面实施富民工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普遍改善,实现了由衣食不保到温饱有余再到总体小康的跨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不断以更多精力和财力,抓就业、抓职工福利、抓农民增收、抓社会保障,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从2005年起连续5年坚持每年为民办好10件实事,这些实事事事关乎全省工作大局、件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有效凝聚了人心,进一步形成了全省人民实现“两大跨越”,加快中原崛起的合力。

第四、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实践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可避免地、经常性地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长时期停滞不前,短缺经济无法避免,经济增长大起大落。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方向,使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力度逐步增强。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河南的资金、技术、劳动力、房地产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在探索和试点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导向功能大大增强。市场机制已在相当广泛的领域,不同程度地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的盲目性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不完备相互叠加,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正确而适度、适时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和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是超越社会制度的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正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导致几次痛苦调整,带来了巨大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1978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成分的逐步加大,省委、省政府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依据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客观性,对经济运行进行了积极干预,比较及时地化解了矛盾,基本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特别是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迅速抓住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因势制宜,多策并举,及时调整经济调控调节的方向、力度和重点。针对年初物价上涨过快问题,及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增加生活必需品供应,物价涨幅从5月份起持续回落。针对年中生产要素供应偏紧问题,狠抓供需衔接,强化煤电调度,组织银企洽谈,推动企业协作,统筹资源配置,支撑经济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势头。针对三季度后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敏捷反应,重拳出击,实施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投资63.48亿元、省财政先后筹措64亿元快速投放,着力扩大需求,有效地减缓了经济下滑速度。

第五、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从上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正确处理国家粮食安全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工业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毫不动摇地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在全面提升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始终不放松农业生产。在近几年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农业基础地位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得到巩固和加强,从2003年起,河南粮食已连续6年实现增产,连续4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着力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扶持引导黄淮四市以及豫北、豫西豫西南地区加快发展;在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产业联动、城乡联动、区域联动和多种经济成分全面发展的格局。坚持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不断加大文化强省的建设力度。加快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兴省战略,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形成了对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六十年风雨砥砺,六十年春华秋实。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奋进中的河南已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踏上了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新征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受多种因素影响,河南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不少的差距,经济增长的方式依然落后,深层次矛盾制约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体制机制还存在诸多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等,预示着河南未来前进的道路绝非坦途,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相信,有科学发展观的引导,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全省人民定会以更昂扬向上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以更为坚实的步伐向中原崛起的目标迈进,中原儿女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