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山西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新态势
 来源:濮阳市统计局  时间:2009-08-26 10:33 

内容提要:在国家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的刺激下,在国民经济企稳向好的支撑下,山西消费品市场承接上半年较快发展态势的基础上,7月份运行速度进一步加快:当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33.1亿元,增长19.1%,增长幅度仅低于受元旦、春节两大节日拉动较大的1月份,比增幅最低的3月份高出2.4个百分点。1-7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71.2亿元,增长18.5%。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彰显出消费对山西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加强。

  与上半年相比,7月份山西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向好的和全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从总体发展态势变化看,7月份消费品市场继续延续V型反转态势,升势明显强于其他各月

  由于元旦、春节等节日因素的强力推动,1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达23.4%;进入2月份,金融危机对消费品市场的冲击加大,增长速度降为17.5%3月份则进一步降为16.7%4月份以来,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拉动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的效果逐步显现,零售额增幅开始逐月回升,4月份为17%5月份为17.5%6月份为18%7月份则达19.1%。零售额4--6月份的增幅与上月相比,分别增加0.30.50.5个百分点,而7月份比6月份增加了1.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各月之首。7月份全省消费品市场的整体走强,表明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支撑下,全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也表明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加强。

  二、从区域发展变化看,城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步伐有所加快,与农村市场的差距明显缩小

  今年上半年,全省城市消费品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其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农村市场,二者增幅之差在个别月份曾达到5个百分点以上,1-6月份,城市市场慢于农村市场2.5个百分点。但进入7月份,二者的差距明显缩小,当月城市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月增长18.7%,只比农村慢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的差距缩小1.2个百分点。城市消费品市场发展步伐的加快,表明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向好,全省城镇居民对消费市场的信心进一步提升,消费预期进一步增强,消费基础更加稳固。

  三、从企业规模发展变化看,限上贸易业市场加快发展,与限下贸易业的差距明显收窄

  今年上半年,我省限上贸易业一直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4月份实现零售额的同比增幅仅为4.1%1-6月份的增幅也只有8.3个百分点,比限额以下低13.6个百分点;进入7月份,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业加快发展,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2.3%,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月份,比上半年的增幅高出4个百分点,与限额以下贸易业增幅的差距由上半年的13.6%缩小为9.6个百分点。限上贸易业市场的加快发展,表明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预期增强,更多的消费者进入消费品档次较高的大型商场进行消费,有力推动了消费品的换代升级。

  四、从行业发展变化看,批零贸易业增长速度明显提升,大大拉近了与住宿餐饮业的差距

  今年上半年,尽管全省批零贸易业市场发展较快,但明显滞后于餐饮业市场。1-6月份,贸易业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7%,慢于餐饮业市场9.3个百分点。进入7月份,全省批零贸易业攀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零售额的增幅超过19%,仅比餐饮业市场低1.8个百分点,增速差距比上半年缩小7.5个百分点。批零贸易业增长速度的提升,表明占市场份额80%以上的主体市场回升有力,有效带动了全省消费品市场的提速。

  五、从各市的发展变化看,太原、大同两大城市的消费品市场明显发力,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各月

  今年上半年的各月中,我省两大中心城市--太原、大同,消费品市场一直在低速区域徘徊,明显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区。1-6月份,太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大同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仅10.1%,在全省各市排名最后两位,分别比全省的增速低3.68.3个百分点。进入7月份,两大市的消费品市场明显发力,太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7%,大同的同比增长13.4%,分别比上半年快3.93.3个百分点。两大中心城市消费品市场的有效提速,对全省消费品市场发挥了极强的带动作用,预示着在今后几个月内,全省市场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六、从商品销售对象变化看,某些商品的零售增长显著加快

  7月份,受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的影响,与其相关的一些消费品销售快速增长。从限额以上零售业的商品销售看,7月份,全省五金、电料类的零售额增长17.9%,比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的增幅快6.1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的零售额增长48.3%,比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的增幅快36.6个百分点;受国家取消养路费、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多项汽车振兴规划具体措施利好影响,全省车市一直呈良好发展态势。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统计,7月份,全省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9亿元,同比增长56.2%,比上半年的增幅高出20多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和汽车市场的突出发展,表明中高收入阶层对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的预期明显增强,必将对全省的消费品市场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三大要素助推山西消费品市场不断提速:

  今年以来,尤其是7月份,山西消费品市场之所以不断提速,主要由三大因素共同推动:即政府政策的支持、较强经济实力的支撑和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促进。

  一是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央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不断着力于消费环境的改善,对消费品市场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省委、省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措施,一是全面落实中央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措施,“家电下乡”工作全面启动,确定了25家销售企业和6200个销售网点开展此项工作;“农机下乡”顺利实施,在落实国家对列入目录的农机具补贴30%政策的基础上,又对相应农机进行累加补贴,并对部分小型农机列入省级补贴范围,比照享受国家政策;落实促进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在土地供应、资金筹措、信贷支持等方面促进住房建设和消费。二是大力推进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城乡消费业已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又陆续实施两年内建成3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60个配送中心、5000个农家店和便民店的战略,使2010年底全省销售网点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并重点扶持30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三是启动实施服务业“110”工程,尤其是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建设等服务消费,从资金支持、税费优惠、价格政策、要素供给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扶持,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开拓消费领域。毫无疑问,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并采取的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有效地改善了消费环境,对消费品市场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二是山西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推动消费加速转型,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山西确实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在全国排第20位,逐年提升至2008年的第12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在全国排第20位,逐年提升至2008年的第7位,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1.8%提高到2008年的22.0%,在全国名列第3位。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0776.8元,是全国仅有的人均储蓄存款超2万元的8个省市之一。8个超2万元的省市分别是北京70532.2元、上海64002.4元、广东29527.6元、浙江28915.1元、江苏28915.1、天津26914.7元、辽宁23470.0元、山西20776.8万元。上述对比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山西经济实力在全国的地位,但从某个层面可以说明山西经济实力确实提高较大。

  随着全省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消费水平将得到一定提升。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节点,随后带来消费的活跃,2008年山西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开始进入了消费加速转型期。与中部六省比较,山西人均GDP20398元,其他五省分别为:湖北19866元、湖南19593元、湖南17521元、江西14781元、安徽14485元,表明山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内涵好于他五省,其消费升级必然有一个较好的基础。消费升级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

  三是山西宏观经济的企稳向好,进一步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今年以来,山西宏观经济的企稳向好,大大提升了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明显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不断提速。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山西上半年GDP下降4.4%,是全国唯一的负增长省份,但宏观经济处于企稳向好的态势,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42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4元,增长6.8%;在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2.6%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实现584.8亿元,同比增长20.2%7月份经济形势更加向好,继6月份当月工业增速扭转连续8个月下降实现增长后,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1.7亿元,增长9.1%,增速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1-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711.9亿元,同比下降14.3%,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回升3.1个、8.1个百分点。可以预见,随着全省经济的进一步企稳向好,今后几个月内山西的消费品市场将在高位上继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