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2009年前三季度周口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来源:周口市统计局综合科  时间:2009-11-09 08:36 

2009 年以来,是周口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采取的扩内需,保民生,保增长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努力推进“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战略目标,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较快发展。全市经济运行的总体环境不断改善,经济转好的表现和苗头不断增多,经济运行开始出现积极变化,正在逐步形成企稳回升的态势。但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延续上半年企稳向好势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14.4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4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27亿元,同比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同比增长16.4%。

(一)农业获得丰收。周口是农业大市,同时也是产粮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当成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市广大农民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感召下,农业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播种面积连年增加,今年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夏、秋粮食总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83.44万亩,比2008年增长1.6%,预计粮食总产716.70万吨,比2008年增长1.5%,其中夏粮总产473.48万吨,增长1.9%,秋粮总产243.22万吨,增长0.6%

(二)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91.4亿元,增长1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93.3亿元,同比增长15.7%。连续九个月增速居全省前3位。

1、从月份看,工业增速平稳回升。今年29月份,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分别为8.6%、12.0%12.7%、12.3%19.7%21.9%20.9%18.2%;累计增速分别为11.5%、11.7%12.1%、12.1%13.4%14.6%15.4%15.7%,工业增长呈逐月加快态势。由于工业用电量分行业的变化,8月、9月当月增速虽有所回落,但整体工业生产运行比较平稳。

2、从轻重工业看,轻、重工业同步增长。9月份,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5.9%,比8月份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重工业当月增长15.2%,比8月份增速回落12.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5.1%17.8%,轻工业与1-8月份持平,重工业比1-8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

3、从所有制看,非公经济充满活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非公经济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0.9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7%,是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4、从行业看,支柱行业增速平稳。周口三大支柱产业(食品、纺织、医药化工)完成工业增加值12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3.1%,同比增长 14.0 %,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5.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7%,是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稳增长的主导力量。

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整体良好。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16.1%,居全省第三位;实现利润总额54.8亿元,增长25%,居全省第四位。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5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城镇投资完成308亿元,增长31.9%;农村投资完成135.5亿元,增长26.9%。在农村投资中,农村非农户投资67.8亿元,增长39.1%,农户投资67.8亿元,增长16.7%。

1、一产投资增速较低,二产投资增速较高,三产投资增幅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8.1亿元,增长11.0%;第二产业投资153亿元,增长37.8%;第三产业投资146.9亿元,增长27.6%。

2、工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拉动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两大行业。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工业投资152.8亿元,增长38.2%;房地产开发投资63.5亿元,增长56.1%。工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合计216.3亿元,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70%,这两大行业成为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动力。

3、全市新开工项目施工总规模增长迅速。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施工项目个数1237个,计划总投资539亿元,增长16.2%。其中新开工项目施工个数1137个,计划总投资444.6亿元,增长75%。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82.5%,比上年同期增加27.7个百分点。

4、房地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3.5亿元,增长56.1%。其中住宅投资56.1亿元,增长103.3%;商品房销售额16.5亿元,增长33.6%;商品房销售面积111.5万平方米,增长54.8%。

(四)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增幅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1、节日对消费市场拉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周口市各节日消费市场活跃如常,依然保持了近些年来的平稳增长的走势。前三季度集中了元旦、春节、庙会、清明、五一、端午、荷花节等节假日,以旅游、娱乐、餐饮、购物为主要特征的节假日经济,仅淮阳羲皇朝祖会和鹿邑老子庙会就形成综合消费收入30.4亿元,商旅互促联动发展趋于明显,有力地扩大了消费需求。

2、批零贸易业稳定增长,住宿餐饮业快速发展。分行业看,前三季度,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5.6亿元,增长18.3%,整个批零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79.7%,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4.1亿元,增长26.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8.7%,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3、消费升级明显,市场热点突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及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热点带动了相关商品热销,集中表现在化妆品、金银珠宝首饰、烟酒副食、服装、家电、通讯产品、文化办公娱乐用品、汽车及与住房相关的商品销售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化妆品类增长56.6%;金银珠宝类增长141.9%;日用品类增长77.4%;书报杂志类增长27.5%;家具类增长56.3%;五金电料类增长23.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3.8%;通讯器材类增长103.4%,建筑及装潢类增长140.3%

4、农村市场销售旺盛,增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逐步落实,及“新农合”等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加之“家电下乡”等一些促进农村消费的活动在广大农村蓬勃开展,大大增强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前三季度,全市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0亿元,增长19.6%,增幅高出城市增长速度4.1个百分点。

5、限额以上企业仍然领跑市场。从批发业看,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消费品实现零售额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从零售业看,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消费品实现零售额3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3%;从住宿和餐饮业看,全市限额以上住餐企业实现零售额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6%

(五)物价继续回落。9月份周口市物价继续呈现下降态势,与上年同月相比,全市CPI下降1.3%, 其中城市下降2%、农村下降0.9%。 分消费品类型看:(1)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5%,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0.2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降幅扩大,9月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5.8%,蛋和水产品类价格分别下降2.1%1.4%,鲜菜、鲜果价格上升,9月份,鲜菜价格上涨17.6% ,鲜果上涨0.3%;(2)居住类价格下降3.4%9月份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同比下降3.4%,木材、水泥、砖价格分别下降5.2%6.6%3.7%。受房屋货款利率下调的影响,自有住房价格下降8.2%;居民生活用煤为主的其它燃料价格上涨0.7%,涨势继续减弱;液化石油气价格继续大幅度下降,降幅为10.8%;(3)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下降,随着钢铁铝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下滑,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其中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2.9%,衣着类价格下降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5%

(六)、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平稳。9月份,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亿元,增长25.5%,增收0.5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0.5亿元,下降14.3%,减收0.08亿元;县市区级完成2.1亿元,增长41%,增收0.6亿元。前三季度,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2亿元,增长15.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5.8亿元,增长31.9%,增支25.6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保持增长态势,9月底,各项存款余额794.34亿元,同比增加134.04亿元,增长20.3%;较年初增加130.69亿元,同比多增28.7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9.3亿元,比年初增加84.4亿元。在各项存款中企业存款成为拉动存款增长的主要动力,9月底,全市企业存款余额72.85亿元,比年初增加15.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97.4亿元,同比多增23.22亿元,增长4.9%;较年初增加102.2亿元,同比多增83.9亿元。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4.4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6672.5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26.9元,同比增长9.6%。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多,农民增收困难

    1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业靠天吃饭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经济发展受制于气候异常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全市夏粮生产遭受了建国以来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冬春干旱,造成部分农田减产。

2 、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减少,农民生产积极性不足。农资价格继续走高,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挫伤农民事农的积极性,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3、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特色基地规模小,在国家政策扶持上处于劣势;企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简单再生产,龙头企业辐射能力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没有突破,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上能力弱。

    4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部分返乡人员滞留在家,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减少。

(二)工业经济继续保平稳增长还存在不少障碍。

周口工业因大多数企业出口较少,内向型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大,增长的速度在全省比较靠前,但是,周口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工业经济总体还处于困难时期,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表现为:工业增速偏低、市场需求不足、资金短缺的制约瓶颈。

        工业企业因市场疲软,主要产品价格下跌。受全球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导致需求减弱,产品出口市场疲软,工业发展上升压力大,效益下降,造成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产能相对过剩。进入三季度,部分产品价格虽有小幅回升,但企业盈利空间窄小,效益较低。

   (三)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仍然不足。

1、投资总量仍显不足。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投资尽管仍增长31.9%,一直沿续2004年以来我市投资增长30%以上态势,但与全省相比还显不足,目前,全市投资仍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序中仍然为倒数第一位,这表明我市投资压力的担子不轻。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投资总量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2、农业投入需加大,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农业投资为8.1亿元,增长11%,总量小,增速低,制约了全市农业发展。

3、国有单位投入少。前三季度,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60.6亿元,占城镇投资的19.7%。同期增长0.9%,国有单位投入不足,已制约了我市经济发展。尽管中央扩大了内需,对全市投资25.95亿元,但量少,难于拉动全市投资增长。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下滑。

从农民收入看,一是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减少,工资水平下降;二是夏粮抗旱投入增加,种子、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加大;三是畜牧产品价格连续下跌,目前处于盈亏平衡点的边缘,不少养殖户亏损;前三季度,全市农民现金收入增长9.6 %,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由于企业效益下降引发的企业减薪影响了职工收入、个体企业和经营者收入出现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4%,比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

三、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招商引资力度,实现经济总量上的提升。招商引资是提升全市经济总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要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改进招商方式,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形成周口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继续调整品种结构,提升粮食品质,推进粮食产业化。粮食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提升粮食品质和商品率,提高种粮效益,改善小麦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高档优质小麦,扶持种粮大户,提高农产品商品转化率。

    (三)加大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促农保增收。加大对农民工定向培训和输出组织力度。要根据用工单位需求,对农民工进行定向培训,通过政府部门组织劳务输出,成本低,信誉高,也是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周口是全国粮食基地,如何在政府投入基础上,加大民间和外商对农业投资,是未来全市发展的方向。中央、省应进一步加大对我市的农业投入。周口市是农业大市,粮棉油、畜产品生产在全省全国都具有重要位置,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在工业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更快捷的行动,积极应对,转危为机。一是要加大减负帮困力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加大对涉足行政性收费的清理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要多方联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要加强政银联手、政企沟通、银企合作、多管齐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金融机构要站在“保增长,强服务”的政治高度,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三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当前是实施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今年以来,全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植工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对工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要加大对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淘汰力度;四要抓好对工业经济运行调控。要建立起经济运行协调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信息沟通,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提高工业运行监测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五)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扩大我市投资总量。作为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家法律和政策前提下,进一步使相关政策透明化,规范投资行为,为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商业化、投资决策程序化、项目管理专业化、政府控调透明化,以及中介服务市场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投资融资体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投融资调节作用,放宽投资准入领域,鼓励和引入民间参与投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