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要
重在持续
公交、出租改成电动汽车开展示范运营
制定化工等行业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
重在统筹
力争中原城市群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逐步将县城发展成人口超20万中等城市
重在提升
今年河南GDP增长目标定为10%
投5000亿实施“转型升级双千工程”
重在为民
筹600亿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今年将把就业作为民生之首
今年600亿办好“十项民生工程”
今年,我省争取把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把18个省辖市全部纳入中原城市群整体规划布局;制定养老保险关系转换接续办法;在部分省辖市开始试点异地就医结算。
昨日上午,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郭庚茂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09年的工作后,郭庚茂重点介绍了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记者郭富收李雅静胡巨阳
重在提升
关键词:生产总值
去年全省GDP为19367.28亿元
根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1936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6亿元、支出2903亿元,分别增长11.6%和27.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05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6亿元,增长19.1%;城镇化率达到37.7%,提高1.7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7元,分别实际增长9.9%和7.5%。
今年全省GDP增长目标为10%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关键词:固定投资
“双千工程”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00亿元
今年我省将实施“转型升级双千工程”。具体说,重点选择1000个左右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重大产业升级项目,以及1000个左右重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00亿元左右,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万亿元以上。
重在统筹
关键词:城乡统筹
争取中原城市群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我省还将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的“一极两圈三层”空间布局,争取把中原城市群“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好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规划。
不仅如此,还将实施郑汴新区、洛阳新区规划,构建郑汴核心增长极,强化洛阳的副中心作用。支持其他有条件的省辖市在科学规划、集约节约的前提下规划建设中心城市新区。
逐步把县城发展成
常住人口20万以上中等城市
从各地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非常大。
在这方面,我省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不但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集聚发展,还要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就近就业,逐步把县城发展成为常住人口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
同时,我省还将加快构建中原城市群快速交通体系,探索中原城市群紧密层部分城市金融、电信服务同城化,促进城际产业互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增强整体竞争力。
省辖市纳入中原城市群整体规划
今年,我省还要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18个省辖市全部纳入中原城市群整体规划布局,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努力形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社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现代城镇系统。
不仅如此,还将统筹布局和整合全省产业、城镇、交通、生态等各类空间要素,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重在持续
关键词:节能生态
开展电动公交和出租车示范运营
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省将制定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也就是说,在这几个行业能耗最高是多少,我省要制定一个地方标准来限制。同时,还将开展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开展城市公交、出租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
另外,我省还将建立健全水环境预警制度,从今年起建立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意思是说,如果河水流过哪个市县后水质超标,当地政府就要拿出一部分钱作为生态补偿。
重在为民
关键词:民生工程
筹集600亿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今年,我省将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筹集资金600亿元以上,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在这“十项民生工程”中,今年将把就业作为民生之首,实施“就业促进行动计划”。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提高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同时,还将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举办“万企千场”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
此外,还要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0万人。
异地就医结算今年开始试点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今年,我省将全面实现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同步结算。在部分省辖市分别开展医疗保险市统筹试点、异地就医结算机制试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还要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构建药品供应保险体系。同时,还将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