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抢占“黄淮四市”农民增收的前沿
 来源:驻马店市统计局  时间:2010-03-31 10:39 

抢占“黄淮四市”农民增收的前沿

--驻马店市农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应对思考

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黄淮经济带发展,制定并实施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预期达到“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缩小,二三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为黄淮四市(以下简称“四市”)带来发展机遇。驻马店作为“四市”之一,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了足发展,但农民收入仍处于相对落后层面,如何正视差距、准确定位、抢抓机遇、率先增收,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时期内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驻马店市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三农”问题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新世纪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经济增速陡然下滑的不利局面,把战危机、保增长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农民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逐步实现了由农业增长型向农业推动型的悄然转变。

(一)收入结构:“劳++畜”三元格局基本形成

图表一: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构成

1、种植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多年来,种植业一直是全市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支柱性产业,农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长期保持在50%以上,种植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在37%以上。新世纪以来,农业比重虽略有下降,但在农民收入中仍占主导地位。2009年人均种植业纯收入161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3%,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65%

2、工资收入是农民收入又一主流2009年全市已实现劳务输出221万人、劳务收入120亿元(劳动部门数据)。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2元,占纯收入的34.7%,比2001年提高11个百分分点。其中,外出从业收入1081元,占工资性收入的74%,成为农民收入的又一主流。不少农民外出务工后,全家“一年吃饱饭,二年穿新衣,三年盖新房”。

3、畜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地位日趋突出。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养殖场(区)2178个,“杜长大”优质三元种猪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销售中心20多个,“正良”牌生猪在上海、北京、深圳和武汉市场获得准入证。2009年全市完成牧业总产值172.6亿,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高达42%。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60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3%,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24.3%

(二)增长态势:第三次步入“快车道”

图表二:1978年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到,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收入水平呈“阶梯状”不断抬高(见图表二),总体经历了三次快速增长和二次缓慢爬升的阶段性变动,每阶段波动周期为六年,目前正值第三次快速增长期。具体表现在:

①首次快速增长19801985年),农村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年均增收28.1%②首次缓慢爬升19861991年),受结构不合理、市场疲软、价格“剪刀差”等深层次矛盾影响,年均增收不足0.3%③二次快速增长19921997年),畜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年均增收31.6%④二次缓慢爬升19982003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年均增收不足0.6 %⑤三次快速增长2004年以来),在连续6个“中央一号文件”和连续六年农业丰产的双重推动下,农民收入第三次步入“快车道”。六年来,人均纯收入由2226元持续增长到4216元,增加1.44倍,年均增收14.1%,首次突破4000元大关,其中20042008年间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收之多、增幅之大、增长之稳,实属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之最。

(三)增收因素:政策、农业、劳务、养殖等共同推进

图表三:2001-2009年收入构成要素对增收贡献率

1、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强大动力。本世纪伊始,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国家、省陆续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不仅彻底取消流传中国2400多年的“皇粮国税”,而且还通过农业四补贴、两免一补、能繁母猪补、生猪良种补等强力措施,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民在减负和补贴中双重受益。据测算,因免征农业税和领取各项补贴,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221元,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9.6%。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强大动力。

2、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大市,农业丰则基础牢。连续六年的丰产丰收,使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661.7万吨,已连续四年保持在600万吨以上,与2000年相比增长79%。其中,小麦总产413.4万吨、比2000年增长79.4%,玉米总产200.4万吨、比2000年增长160%,为农民持续增收奠下坚实基础,2001-2009年全市农民种植业纯收入由758元提高到1615元,增加1.1倍,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6.8%。

3、劳务经济蓬勃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开辟了广阔空间。多年来,全市把劳务经济作为推进“三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并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全市劳务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2001-2009年全市劳务输出人员增长1倍多,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2.5倍,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45.4%,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增长2.7倍、在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成为农民快速增收的关键。

4、畜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农民持续增收注入了新活力。新世纪以来,在科技兴牧、依法治牧、以工强牧等强力措施推动下,全市畜牧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夏南牛”被评为中国第一个专门化肉牛新品种,泌阳驴保种场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113家企业通过畜产品产地认定,发展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4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7个、全国肉牛大县2个,为农民增收注入新活力。2001-2009年全市肉产量增长20%、年均增长2%,牧业产值增长1.5倍、年均增长10.7%,畜牧业纯收入增长77%、年均增幅6.5%,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11.3%

二、区域内及四市、全省、全国对比差距尤存

纵向对比,新世纪以来驻马店市农民增收趋势向好,但横向对比,收入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在黄淮四市中劳务和非农产业收入仍显不足,在全省、全国长期徘徊于后进层次,县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依旧突出。

(一)“黄淮四市”相比:劳务和非农产业仍显不足

图表四:2009年黄淮四市农民收入构成表            单位:元/ 

单位

人均纯收入

一、工资

性收入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

三、其他

商丘市

4054

1640

2246

168

信阳市

4618

1838

2552

228

周口市

3908

1597

2120

190

驻马店

4216

1462

2486

268

1、收入水平中等靠前,增收速度中等偏后从收入水平看,2009年驻马店市农民收入位居“四市”第二,比居首位的信阳市低402元,分别高出周口、商丘市308元、162元,处于中等靠前位次。从发展速度看,九年来驻马店年均增幅9.2%,比周口市高出1个百分点,但与信阳和商丘市相比分别低1.10.1个百分点,处于中等偏后位置。其中,“十一五”前四年驻马店年均增速14.1%,在“四市”中增速最慢,分别比商丘、周口和信阳市低0.60.40.2个百分点。

2、农业收入比重偏高,农户非农产业有待发展。黄淮四市”作为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难兄难弟,长期形成的收入模式相近,农业所占比重偏高。就驻马店而言,一方面目前农业比例不仅远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在“四市”中仍显偏高。2009年农民纯收入中来自一产业的比例高达53.7%,与全省相比高4.2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周口、信阳和商丘8.3个、4.6个和3.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农户非农业产业发展缓慢、收入水平偏低。2009年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仅有222元,分别比周口、信阳、商丘低125元、61元、61元。农业和非农产业发展失调,极易造成收入来源单一,对农业的依赖性较强,不利于收入的持续性增长。

3、劳务输出起步略晚,工资收入明显不足。驻马店劳动力资源居“四市”第二,耕地面积居“四市”之首,人均耕地1.67亩,高于其他三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务输出进程。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十一五”初期,周口、商丘和信阳市劳务输出已分别达242万、240万和214万人。驻马店与三市相比起步略晚,创收能力明显不足,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比信阳、商丘和周口市低376元、178元和135元,在四市中劳务收入最低,这也是驻马店农民收入水平在四市中不能超前的主要原因。

(二)全省、全国相比:长期徘徊在后进层次

图表五:新世纪以来主要年份全市、全省、全国农民收入对比

1、人均收入为全省平均水平88%。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驻马店市农民收入在全省排名15-17位间来回震荡,进入本世纪后一直在全省第16位的落后层面长期徘徊,增速与全省相比依然缓慢。2001-2009年全市农民收入年均增幅9.2%,比全省低1.1个百分点,九年内有五年增幅低于全省平均增幅,与全省差距由144元逐年扩大到591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8%2009年驻马店市农民收入比全省2008年低238元、比2007年高364元。由此推断,目前全市农民收入水平比全省至少落后一年以上(见图表五,箭头标示)。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非农产业收入严重短缺,人均二三产业家庭经营纯收入比全省低28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3%

2、人均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82%。本世纪以来九年间,驻马店农民收入年均增幅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其中以“十一五”期间的增速差异最大,比全国平均增幅低1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农民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与新世纪初相比下降1个百分点,与全国差距高达937元,九年间差距增加524元,并呈逐年拉大之势。2009年驻马店市农民纯收入仍未超过全国2007年水平(见图表五,箭头标示)。由此推断,目前全市农民收入水平比全国落后近两年。

(三)区域内部相比:县区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图表六:2001年以来全市收入高、低县对比

1、县区间收入差距由1343元缩小到782。县域收入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各县区农民收入水平看,2009年处于全市平均水平以下的县区有五个,除正阳外其余四县(平舆、上蔡、新蔡、泌阳)均为国家或省级贫困县。收入最高的西平县(4683元)与最低的新蔡县(3902元)差距782元,与2001年相比减少561元,且近年来一直稳定在800元左右。从产生县区收入差距的深层原因看,因县域间发展环境不同、增收因素各异,农民收入差距还将在逐步缩小的过程中长期存在。

图表七:1990年以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764元持续扩大到8095。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是多年历史遗留问题。2001-2009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2.41持续扩大到12.92,收入差距由2764元持续增加到8095元,城、乡居民收入曲线呈典型的“喇叭口”走势(详见图表七)。主要原因是城镇居民增收幅度远远超过农村,九年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六年低于城镇,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幅12.1%,超出同期农村2.9个百分点。从曲线走势看,城乡收入差距仍有“尾大不掉”之势,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要求极不相称。

三、产生差距的根源是制约农民增收因素尚未消除

以上可以看出,驻马店不论是“四市”对比,还是与全省、全国对比均不同程度存在差距。究其根源,主要是农民增收在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乡村人口等客观因素,以及结构调整、宏观政策、经济环境等后发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实现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诸多约束因素未能消除,甚至个别因素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因灾减收突出。驻马店市属季风型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干燥,极易形成旱涝灾害。据有关部门统计,建国60年来全市出现较大涝灾的年份16年、旱灾18年。目前全市农田水利设施虽有明显改观,但与全省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黄淮四市中生产条件最差。至2009年底,全市旱涝保收田仅占常用耕地面积的5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比商丘、信阳和周口市分别低30个、6个和3个百分点;平均每万亩常用耕地拥有机电井275眼,比商丘、周口分别低160眼、93眼。农业生产仍未完全摆脱“自然农业”格局,难以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是农民增收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如,2003年全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2.4亿元以上,导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因灾减少334元,农民纯收入水平出现大幅度下滑,幅度高达17%

二是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增收后劲渐显不足。2009年全市农民农民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59%,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产业收入占92%,第一产业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65%,种植业收入中粮食收入占81%,依然是“唯农、偏种、重粮”的传统经济模式。该模式在农业丰产丰收、价格大幅度上涨,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如,“六五”、“八五”期间以及“十五”以来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均与该时期农业增产、价格上涨密切相关,农业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但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就现有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环境,短期内传统农业对推动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农业增收后劲不足。甚至灾年之际,农业生产还可能会减产、减收,成为农民增收路上的“绊脚石”,是产生农民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

三是精深加工企业匮乏,农业生产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市已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240家、省重点龙头企业21家、市重点龙头企业206家,并对农民增收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拉动力。但就整体而言,大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仍属饲养型、购销型、初加工型的中小型企业,且规模普遍较小,加工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对外形不成市场,对内形成不成动力,集产供销于一体、对农户辐射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十分匮乏,农产品加工率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生产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尤其像驻马店的“正阳生猪”、“泌阳肉牛”、“西平小麦”等优质农产品,早已享誉省内外,但缺少像漯河“双汇”、临颖方便面厂等这样的大型精深加工企业,大部分优质农产品仍以“原粮”方式流入市场,对农民增收的优势效应远未发挥,成为目前驻马店农民收入在四市、全省、全国位次徘徊不前的又一主要原因。

四是农村贫困面积较大,县域经济实力相对落后。驻马店市有4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102个贫困村。2009年,全市各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无一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807元),纯收入最高的西平县(4683元)仍比全省低1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农户占2.8%,照此推算全市仍有5.2万户农民收入亟待提高,是导致驻马店收入差距最直接、最现实因素。全省县域排序中,驻马店市各县区排位最靠前的县38位、最靠后的县104位,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综合实力不强的现状毋庸置疑。欲在短期内各县区农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难度可想而知。

五是资源禀赋、人口众多,农村经济大而不强从总量指标看,全市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占全省12%的粮食产量和13%的肉类生产量,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五位,资源优势相对明显。从人均指标看,全市乡村人口(744.24万人)、从业人员65万人,均位居全省第三位,在黄淮四市中仅次于周口。2009年全市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88元、农业生产率(这里:农业生产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业从业人员)7546元,分别比全省低502元、1825元,均居全省第17位,人均指标在黄淮四市最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而不强的矛盾相对突出,是形成收入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必须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劳务经济,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农业“围城”,减少“农民”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六是市场服务功能乏力,产、供、销脱节的矛盾时有发生。全市虽已形成泌阳香菇市场、三门闸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但大多停留在一般性农贸市场层次,且市场规模偏小、服务功能乏力,仅仅起着提供交易场所的原始功能。市场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重收费、轻服务”、“重商户、轻农户”现象较为普遍,缺少集供求信息、质量验证、委托购销、订单农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引导职能远未发挥。尤其是在社会需求日趋多样的新形势下,“小农户”生产难以满足“大市场”多样化需求,“卖难”与“买难”交替出现,产、供、销脱节的矛盾时有发生。如,本世纪初部分县区西瓜、蔬菜种植面积,“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生产结构雷同、产品过度竞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较大,农民“赶涨卖低”,增产不增收。

四、2010年在“黄淮四市”中率先增收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年,也是实现黄淮四市发展战略的预期目标年。预测和分析2010年农民增收趋势,不仅对巩固农民收入良好“三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准确把握今后趋势、预定增收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2010年农民收入模型预测

利用近20年来农民收入调查资料,对2010年农民收入进行 “时间序列二次滑动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假设各种既定因素不变、没有突发灾害的前提下,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理论上可达4540元(2009年价格),比上年增长7.7%

(二)2010年农民收入可行性分析

1、有利因素

首先是全球性经济环境开始回暖。受国际金融危机煎熬的最困难时刻已基本过去,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向好,实体经济开始回升,今年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宽松。

其次是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国家“一揽子”计划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2004年以来连续六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强农惠农政策,已对农民增收形成极大推动力,今年随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逐步落实和强农惠农政策的继续实施,农民增收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三是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资源居全省第三,在黄淮四市仅次于周口市,仍有近200万富余劳动力随时可以加入劳务大军。农产品资源丰富,玉米、小麦总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油料总产居全省第二,肉类总产居全省之首,素有“中州粮仓”“豫南油库”、“生猪大市”之美誉,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品牌资源优势,拥有其他三市所不能媲美的生猪、白芝麻、夏南牛等农业品牌,以及“遂平家政”、“平舆防水”、“西平缝纫工”等劳务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将对今年农民增收形成轰动效应。

四是独具特色的“东西合作”平台。已连续成功12次“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并引进了大批涉农项目,发展机遇在“黄淮四市”乃至全省独树一帜。

2、不利因素

首先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实体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困难,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牢、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较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任务依然繁重,给今年农民增收带来不小压力。

其次是传统农业增收能力有限。新世纪、新环境下,传统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效应已发挥到最大,简单依靠农业丰产、价格提升的增收潜力十分有限,后劲不足、空间不大的深层矛盾仍未彻底解决,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三是农民工就业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严重受挫,短期吸纳农民工的就业能力难有大幅度提高,因经济陡然下滑而导致的农民“返工潮”仍有可能再度出现。

四是农民增收的起点偏低。作为全省发展中的后进农业大市,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一直在全省较后位次徘徊。欲在短期内“低起点、高增长”、缩小差距、赶超先进,面临困难不小。

3、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2010年驻马店农民增收既有其有利条件,也有其不利因素。总体权衡利弊相当,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540元、增长7.7%的预测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此测算,2010年周口市农民收入欲赶超驻马店,增长幅度必须超过16.1%,商丘市增幅必须超过11.9%,均有一定难度。而驻马店欲赶超信阳(按2009年增速,预计4992元),增长幅度必须达到18.4%以上,超过预测增幅近11个百分点,任务更加艰巨。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今后驻马店市“三农”工作,必须比先进市流的汗水更多、迈的步子更大、定的措施更强。

五、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必须统筹兼顾

“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最核心的是农民增收问题。在当前特殊环境下,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理念,按照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四个重在”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发展措施,“夯实一个基础,抓好八项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民增收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力争在“黄淮四市”中率先增收。

(一)夯实一个基础

即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农业丰则国基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尽管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问题仍较突出,症结之源是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不牢。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树立全新的”基础理念”,把夯实基础作为发展全市经济大局的总抓手,不仅要夯实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基础,还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突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层体系,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只有这样,实现驻马店平安崛的基础才更加稳固。

(二)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紧紧抓住国家、省加大农业投入的有利时机,学好政策、把握政策、用活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农田水利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等,加快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建设,做好薄山、板桥、宿鸭湖灌区等大中型水库改造,以及各骨干河道、干渠的治理,搞好平原地区的机井配套、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旱涝保收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二是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以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为主线,在确保粮食稳定、均衡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增收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畜牧业带动粮食增值。以“东西合作”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立足现有芝麻、花生、小麦、生猪等农产品资源优势,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化道路,建立、培育出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农民和企业的共赢。

三是着力盘活劳务经济。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抓。用工业化、集团化理念加大组织力度,走“劳务输出基地化”道路。树立劳务“商品”意识,在 “遂平家政”、“平舆防水”、“西平缝纫工”等现有品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和“4050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创出更多的劳务品牌。输出的同时,做好“引凤回巢”,对返乡创业民工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带动当地农民共同富裕。

四是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依托“三区两县”新城区建设,加速推进小城镇进程,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努力形成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协调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放宽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重点做好新生代农民的转移和安置,鼓励他们彻底走出“农业”,达到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业效率的最终目的。

五是扎实做好农村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健全扶贫投入机制,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把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全市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继续打好农村扶贫攻坚战。

六是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市场流通机制,促进产销衔接。引导国有、集体、个人和外商参与市场建设,新建和改建农产品集贸市场,重点兴建辐射力强的优势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实现农产品期货交易为发展目标,完善市、县、乡三级信息服务网络,努力实现“网上耕作”、“网上交易”、“网上收获”的网络农业。鼓励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等以各种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联系,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

七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提高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素质,注重从退伍军人、务工返乡青年、致富能手中选拔支部书记。加强对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支部的先锋作用,切实转变基层党组织职能,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带领农民拓宽收入来源,成为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八是继续深化配套体制改革。进一步稳定和深化土地流转、粮食流通、农村金融等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合作医疗等改革成果,完善农村广播、电视、文化馆、健身场等文化生活基础设施,严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报和发放,加快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和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政府搭台,农民唱戏”,为实现增收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