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是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市上下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的蓝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三大跨越”为抓手,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河南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政策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步入前所未有的平稳较快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魅力信阳建设演绎新精彩。
1、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信阳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区位交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力资源四大优势,坚持走非农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突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资源节约,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信阳;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全面发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打造地区性中心城市,促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争做中原崛起的后起之秀,力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走在全省前列。基于上述思路,规划纲要还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3%、万元GDP能耗降低20%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之后,在“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2007-2011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跨越,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党的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当好中原崛起生力军,扎实推进魅力信阳建设。上述发展思路和总体要求是2006-2011年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指引着全市在建设魅力信阳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实现新跨越、新崛起。
2、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06年以来,在中央一系列宏观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全市上下的奋力拼搏下,信阳在底子薄、发展水平低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GDP突破900亿元,达到9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和2005年增长12.8%和62.9%,2006-2009年均增长13.0%;人均GDP14467元,按当年汇率计算,首次突破2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9.6:38.0:32.4调整为24.3:41.8:33.9,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5.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突破800亿元,达到858.14亿元,增长2.05倍,年均增长32.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3.85亿元,增长99.2%,年均增长1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02亿元,比2005年增长1.08倍,年均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1.44亿元,增长4.4倍,年均增长5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7元,增长77.6%,年均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4618元,增长70.5%,年均增长14.3%;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888.91亿元,增长99.6%,年均增长18.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0.87亿元,增长66.8%,年均增长13.6%;万元GDP能耗下降4.8%左右,比2005年下降15.98%,年均下降4.26%;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7.4%提高到34.1%,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
2005-2009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
|
绝对数 |
增长速度(%) | ||
2005年 |
2009年 |
2009年 |
2006-2009 | |
较2005年 |
年平均 | |||
生产总值(亿元) |
508.56 |
975.00 |
62.9 |
13.0 |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70.4 |
75.7 |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281.1 |
858.14 |
2.05倍 |
32.2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
187.6 |
373.85 |
99.2 |
18.8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
13.4 |
28.02 |
1.08倍 |
20.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6784 |
12047 |
77.6 |
15.4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2708 |
4618 |
70.5 |
14.3 |
万元GDP能耗下降率(%) |
|
约4.8 |
15.98 |
|
城镇化率(%) |
27.4 |
34.1 |
6.7 |
1.7 |
预计2010年,全市GDP总量、金融机构存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GDP、财政收入增速双双超过13%,万元GDP能耗降幅超过4.78%,“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增长、节能降耗等主要目标可望如期完成。
3、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十一五”前四年,全市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经济波动幅度收窄。2006-2009年,全市GDP 增速分别为13.8%、13.1%、12.2%和12.8%,最大波幅为1.6个百分点,与“十五”时期相比,波幅缩小3.3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农业基础的逐步夯实,在国家日益加强和完善的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全市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一改以往“五年两减产”或“五年三减产”的局面,连续四年丰产增收,推动第一产业在“十一五”前四年实现持续平稳增长,为同期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支撑。如果剔除2008年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因素,“十一五”前四年经济波幅应该更小,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性显著增强,经济扩张趋势趋于明显。
二是工业主导地位确立。2006-200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 31.5%、33.1%、34.3%、34.1%,自2008年开始超过一、三产业比重,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6%、46.5%、44.2%、37.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2、6.1、5.4、4.8个百分点。这里特别说明的是,2009年工业比重及贡献率的走低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突发影响,并未改变“十一五”时期工业比重上升及工业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增强的趋势。而“十五”时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除了2005年为38%外,其余年份均在33%以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除2005年为30.1%外,其余各年均在28%以下,综上所述,“十一五”时期,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三是内需拉动作用增强。2006-2009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增速分别为37.3%、35.5%、30.8%、29.5%,年均增长33.2%,高于GDP平均增速20.2个百分点,投资总额占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63.3%、72.2%、76.1%、88.0%,呈逐年大幅上升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波动中走高,增速分别为15.0%、17.7%、23.0%、19.7%,年均增长18.8%,高于GDP平均增速5.8个百分点,零售总额占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6.7%、36.3%、36.0%、38.3%,比重下降态势在2009年得以扭转。与“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投资、消费平均增速分别高出8.4和6.4个百分点,投资占GDP比重由不足56%上升至接近90%,消费占GDP比重也开始走高,表明内需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是城镇化力推经济发展。在“十五”时期发展的惯性作用下,“十一五”时期全市城镇化步伐继续加快,加之开展“六城联创”活动、实施“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战略等重大举措的推波助澜,全市城镇化步入了新的加速发展时期。2006-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累计提高6.7个百分点,数以万计的农民怀着对城镇生活的美好憧憬,离开乡村定居城镇,带来了城镇基础设施、生活消费品及其它服务需求的大扩容。需求催生供给,在上述宏观背景下,信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建设急剧升温,市场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发展日益兴盛,强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加快增长。
五是农业现代化成效显现。“十一五”时期,国家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市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等诸多方面比“十五”末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2009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年末达到416.5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40.7%;“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跨越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有效推广,病虫害及疫病防治、嫁接改良、配方施肥、单倍体育种、高效饲喂等技术普遍运用,特别是“种子工程”的实施为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到110亿斤以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土地流转率超过20%,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并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显著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800多家,带动了全市50%左右的农户,转化了80%左右的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