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蓝图呼之欲出
 来源:中国企业报  时间:2010-06-11 08:41 

  自从河南省相继出台 《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话题日益引人关注。不少学者认为,如果河南省没有较大规模和较具竞争力的城市群经济区崛起,不仅难以吸引外部的各种要素向河南省汇集,省内现有的各种资源也将会加快流向周围的 “经济增长极”。如此,河南省在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上将处于弱势地位,有可能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 “凹地”。更多学者乐观表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东部和南部城市群建设已较为成熟,中原城市群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指日可待。时下,如何打造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使其得到进一步优化,才是人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肖金成曾主持过《中国十大城市群》课题研究,对如何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有着缜密而系统的思考。

  《中国企业报》:在你的研究中,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构想是什么?这种构想根植于哪些现实依据?

  肖金成:根据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以及空间经济发展的规律,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可概括为:两轴、两带、三圈。其中,“两轴”是指郑—汴—洛重点发展轴线(以下简称东西发展轴)和郑新许漯重点发展轴线(以下简称南北发展轴);“两带”是指新焦济产业带和洛平漯产业带;“三圈”是指郑州都市圈、城市群紧密圈和城市群辐射圈。

  “两轴”中,东西发展轴主要是沿黄河由东西向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组成的复合交通枢纽,以郑州、洛阳、开封等重要城市作为节点的发展轴线,这是中原城市群承东启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部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重要承接区。从更大范围来看,东西发展轴是中国亚欧大陆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西贯西安、兰州,直达中国西部地区,东通徐州、连云港、日照,直接中国东部沿海,是新亚欧大陆桥沿海港口的重要腹地。南北发展轴主要是自北向南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组成的复合交通线,以新乡、郑州、许昌、漯河等城市为支点所组成的发展轴线,还有4市所属的卫辉、原阳、新郑、长葛、尉氏、临颍等6个县(),承担着辐射鹤壁、安阳、濮阳等豫北地区和驻马店、信阳等豫南地区的功能。这是中原城市群联南贯北、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轴线。

  “两带”中,新焦济产业带是由连接新乡、焦作、济源的铁路和公路构成的复合轴线,是中原城市群中重要的产业带和中国重要的电源点建设基地,也是中原城市群辐射豫西北、连接晋东南的重要轴线。洛平漯产业带是由连接洛阳、漯河、平顶山等市的焦枝、漯阜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洛阳至上海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这是中原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联系的一条产业带,也是中原城市群南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能源、电力装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带。

  上述轴带发展表现在“面”上将构成三大圈层,即都市圈、紧密圈和辐射圈。

  《中国企业报》:整体而言,中原城市群目前处在何种发展阶段?你所说的中原城市群三大圈层应该怎么界定和看待?

  肖金成: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都市圈制造业的空间演变大体经历了早期的集中、集中后的分散以及在郊区的再次集中过程。首先,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各种制造业逐步向中心城区集中;其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郊区化的推进,受土地级差地租的制约,制造业的生产环节逐步向郊区扩散,而把其总部、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留在中心城区,由此出现制造业的分散过程;第三,随着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进一步扩散,将在郊区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一批现代制造业中心或基地,一些企业甚至将总部、研发和营销环节搬迁到此,由此出现制造业在郊区的再集中过程。

  根据我们对中外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研究,认为郑州都市圈目前处于工业的中期阶段,一方面一些制造业向郑州集中,同时一些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如食品加工的生产环节、铝制品生产加工环节向郑州市郊扩散,未来在郑州周围会形成若干制造业基地,中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也将成为制造业的中心。

  围绕中原城市群建设,应加强郑州都市圈城市体系建设,形成核心—卫星城的空间格局。荥阳、新密、新郑三市及中牟县和上街区,与郑州距离在3050公里之间,巩义、登封等市距离在70公里内,今后可以发展成为大郑州都市圈的卫星城市。郑州与周边7个市(县区)以农田(都市型农业)、绿地隔离,产业互补,形成了核心—卫星城结构。为了尽快形成核心—卫星城的空间格局,要进一步加快巩义、登封等卫星城市建设,荥阳、新郑等市县适时撤市()设区,从而使大郑州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城市群紧密圈包括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从空间关系来看,还应包括山西的晋城。城市群紧密圈要发挥郑州的中心聚集、辐射带动作用,把开封建成郑州都市圈的功能区,把洛阳培育成为城市群的副中心,把新乡和漯河培育成为城市群新的增长极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根据我们的分析,在未来1020年,中原城市群将以郑州都市圈为核心,沿新—漯发展轴向北辐射到鹤壁市、濮阳市、安阳市,向南辐射到驻马店市;沿郑—汴—洛发展轴向东辐射到商丘市;沿新—焦—济经济带向东北辐射到山东菏泽市,向西北辐射到山西的晋城市;沿洛—平—漯经济带向东辐射到周口市。从长远看,中原城市群将辐射到河南省南部大部分地区及河南省北部,并辐射到河北、山东、山西、安徽4个与河南省相邻的地区,成为带动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报》:郑州的优势非常突出,如交通优势、信息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等。郑州的劣势主要是作为省会城市,其首位度低,辐射能力不强。未来,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郑州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定位?

  肖金成:根据郑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优劣势,我们认为其功能定位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郑州市空间发展应按“中心城区(郑州市8)组团+荥阳—上街组团+中牟组团+航空港组团+卫星城(巩义、登封、新郑、新密四市)”进行布局。由于在地形上呈现出“南沟北河”的基本特征,向东与开封空间距离较近,且为广阔的原黄泛区,土地沙化,发展成本较低;向西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上街区、连绵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洛阳相连接,城镇和产业密集度较高。因此,“十一五”时期,郑州市中心城区主要向东扩展,同时通过城区的部分产业转移拓展西部。在区划上适时将中牟、荥阳撤县建区,以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其中,近期建设的重点是郑东新区。

  《中国企业报》:开封最大的劣势是与郑州市空间距离过近,资源要素受到郑州市的强烈吸引。据悉,2000年以来,开封市经济增长累计名列中原城市群倒数第一,这无不受上述因素影响。开封怎样发展,才能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

  肖金成:开封要走出困境,必须把郑州的引力变成发展动力,功能上要主动与郑州市对接,产业上与郑州做好分工;郑州市也要主动为开封市留出发展空间。否则,古都开封很可能就此衰败,这不仅是中原城市群的遗憾,而且是中国的遗憾、世界的遗憾!

  所幸的是,开封与郑州在产业上存在互补的基础。在中原城市群工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分析中,开封与郑州的相似性较小。开封前五位的行业是以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电力蒸汽、专用设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为主,与郑州有很大的不同。这说明开封在工业内部结构中,与郑州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开封市第三产业结构尽管与郑州市比较接近,相似系数达到0.95,开封市第三产业结构竞争力也不如郑州。但20022003年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竞争力分析显示,开封市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事业、餐饮业较之郑州市具有优势。

  根据开封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优劣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其功能定位是:中原城市群的教育、文化和旅游中心;郑州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区;中原城市群重要的轻纺、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基地。

  《中国企业报》:在构想中,你将洛阳定位于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这种定位基于什么,是洛阳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吗?

  肖金成:洛阳具有连贯东西经济带的区位优势,是东西发展轴的端点城市。洛阳处于东西过渡、南北贯通的居中区位,使它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安全、交通运输的投资重点地区。2003年,全市GDP686亿元,仅次于郑州,居河南省第二位。自1998年以来年均增加9.5%,其综合实力已经在河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9亿元,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0亿元,年均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227亿元,年均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156.833.1。洛阳在工业基础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方面基础优于郑州,在科研力量方面也比郑州的力量雄厚。在这些方面,对中原城市群可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但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商贸和教育与郑州相差很远。总体实力也难以与郑州市相比,近期和远期都难以发展成为和郑州比肩的城市群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