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Wl102表 物流企业经营状况表
 来源:服务业调查处  时间:2011-01-04 09:07 


本表填报指南

一、填报范围:在河南省境内从事物流行业的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简称物流企业。

二、调查频率:本表调查频率为年报,基层调查单位上报时间为年315日前。

三、资料来源:本表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会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详细指标数据来源参考具体指标解释项。

四、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

1、上年数据漏报或填报错误。处理意见,要认真按照制度要求填报上年数据;填报数据要认真审核,做到范围口径一致,保持统一时期数据统一。特殊情况需要上报详细说明。

2、计量单位错误。本表所有指标数据计量单位为万元,单位与本制度不一致的要调整为万元计量单位。

3、注意逻辑关系: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该指标允许小于零,当数额小于零时用“-”号表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该指标可为负值。

五、主要指标解释

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该指标应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列。

流动资产:指一定时期内,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可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应收帐款净额、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转其他业务支出、待摊成本、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其他流动资产等项。应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项的期末数填列。

固定资产原价: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该指标应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期末数填列。

本期折旧:指企业在本年度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该指标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本期数值填列。

负债合计:指企业应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主营业务收入:指本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物流企业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通过物流业务活动得到的收入。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物流需求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各行业企业所从事活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产品销售收入”;建筑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工程结算收入”;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商品销售收入”;其他行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经营(营业)收入”。企业在填报主营业务收入时,一般应根据企业会计“损益表”中相对应项目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运输收入: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完成各种运输活动取得的收入(含监管收入)。

仓储收入: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完成货物仓储业务所取得的业务收入。

信息及相关服务收入: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完成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所取得的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从事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也称营业(经营)成本。物流企业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物流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实际业务成本。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成本”;交通运输企业是指“营运业务成本”;建筑业是指“工程结算成本”;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是指“商品销售成本”;其他服务企业是指“营业(经营)成本”。该指标应根据会计“损益表”中相对应项目的本年累计填列。

运输成本: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货物运输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支付外部运输费和自有车辆运输费,即从事货物运输业务人员的工资福利、车辆(船舶、飞机、管道)年折旧、燃料与动力消耗、过路过桥费、维修保养费、年检费、企业货物运输业务费等。

仓储成本: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货物储存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业务人员的工资福利、仓库设施年折旧、水电费、燃料与动力消耗、设施设备维修保养费、业务费等。

信息及相关服务成本: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支付外部信息及相关业务费和本企业内部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费等。

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管、保险费、燃料费、展览费、广告宣传费、邮电费、差旅费、洗涤费、物料消耗、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营业部门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工作餐费、服装费和其他营业费用。工业是指“产品销售费用”;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经营费用”;其他服务业是指“营业费用”或“销售费用”。该指标应根据会计“损益表”中相对应项目本年累计数填列。

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中发生的或者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指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福利费、工作餐费、服装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物料消耗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燃料费、水电费、折旧费、修理费及其他行政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外事费、租赁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土地使用费、印花税、燃料费、水电费、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开办费摊销、交际应酬费、坏帐损失、存货盈亏和毁损、上级管理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等。该指标应根据会计“损益表”中“管理费用”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财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该指标应根据会计“损益表”中“财务费用”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该指标允许出现负数,当出现负数时用“-”号表示。

应缴税金: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这些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具体包括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营业税、管理费中列支的各种税、应交纳的排污费、教育费附加和水电费附加、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等。该项指标应根据会计“损益表”中相对应项目的合计数填列。

生产补贴:指政府对生产单位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由于政策性的原因而产生的亏损所给予的财政补贴,通常有国家财政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等。与生产税相反,补贴作为负税处理。该项指标应根据会计“损益表”中相对应项目的合计数填列。

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

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利润。企业营业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该指标允许小于零,当数额小于零时用“-”号表示,资料根据会计“损益表”中“营业利润”项本年累计数填列。

主营业务利润: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实现的利润。当数额小于零时用“-”号表示,资料根据会计“损益表”中“主营业务利润”项本年累计数填列。

其他业务利润:指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扣除其他业务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利润。当其小于零时为负值。该指标应根据会计“损益表”中“其他业务利润”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反映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该指标可为负值,应根据会计“损益表”中“利润总额”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从业人员:指在企业工作并领取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在企业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企业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的总额。包括本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企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及有关费用的支出合计。包括:①建筑工程投资,②安装工程投资,③设备工器具购置,④应分摊计入固定资产的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