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
与试验发展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新 闻 发 布 稿
2011年1月14日
为全面掌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活动情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宏观管理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于2009年联合布置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河南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了全省R&D资源清查。此次清查的标准时点为2009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9年度。清查对象是国民经济中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的法人单位。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R&D人员、R&D经费、R&D项目(课题)、各类研究开发机构以及R&D活动产出等情况。
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R&D资源清查领导机构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省R&D资源清查的数据采集、质量核查、汇总及评估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河南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河南省全社会R&D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一、R&D人员情况
2009年全省R&D人员13.21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5.38万人,占40.9%;女性人员2.94万人,占22.0%。
2009年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9.26万人年,其中研究人员4.80万人年,占51.6%。R&D人员全时当量是2000年的2.7倍。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0.26万人年,占2.8%;应用研究人员0.54万人年,占5.8%;试验发展人员8.45万人年,占91.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是2000年的1.5倍、1.3倍和3.3倍。
二、R&D经费情况
2009年全省R&D总经费174.76亿元,是2000年的7.0倍,年平均增长24.2%。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0.90%,比2000年提高了0.42个百分点。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2.50亿元,占1.4%;应用研究经费8.59亿元,占4.9%;试验发展经费163.67亿元,占93.7%。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4.5倍、3.8倍和7.4倍。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R&D经费113.89亿元,占65.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1.29亿元,占12.2%;教育7.54亿元,占4.3%。
按地区分,R&D经费10亿元以上的有五个市:郑州44.83亿元、洛阳32.71亿元、新乡17.75亿元、平顶山12.83亿元、焦作10.89亿元,五市支出占全省的68.1%。
三、R&D项目(课题)情况
2009年全省各类单位共开展R&D项目19933项,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68131人年,项目经费144.45亿元。
按社会经济目标分,工商业发展项目经费106.36亿元,占73.6%;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项目9.18亿元,占6.4%;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项目0.37亿元,占0.3%;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和农村规划项目8.18亿元,占5.7%;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项目2.88亿元,占2.0%;其他项目17.31亿元,占12.0%。
四、研究开发机构情况
2009年全省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821个。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5.75万人,是2000年的2.0倍;其中博士和硕士0.79万人,占13.8%。机构R&D经费87.68亿元,是2000年的5.0倍。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113.64亿元,是2000年的1.9倍。
按学科分,自然科学领域36个,占2.1%;农业科学领域90个,占4.9%;医药科学领域88个,占4.8%;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1536个,占84.3%;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71个,占3.9%。
从清查公报可以看出,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我省研发队伍不断壮大,研发投入达到新的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着力构建自主创新、现代产业和现代城镇三大体系战略布局中,居于核心位置的自主创新体系成果显著。我省在制定了装备、汽车、有色、钢铁、化工、食品、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生物十大振兴规划后,集中资源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带动形成和壮大了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新主导产品和新兴产业,其中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制等R&D活动成了企业研发的重点。企业R&D活动研发的力度逐年加大、R&D经费支出增幅逐年提高,R&D活动研发规模的扩大,已逐步成为R&D活动的主体,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