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成就与启示
 来源:  时间:2012-08-27 09:04 

  一、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江西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是风雨兼程、加速前进的十年;是科学发展、优美转型的十年;是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十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扬起科学发展风帆,吹响江西崛起号角,打好深化改革硬仗,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发挥绿色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和开辟一条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

  1、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进位赶超的势头更加迅猛。2002年江西省人均生产总值5828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704美元,处于低收入阶段。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紧抓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盯经济结构调整这个主攻方向,咬定进位赶超不放松,国民经济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提速运行。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年均增长率上升到13.2%,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在崛起期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也在13%左右,这表明江西已经进入崛起的冲刺阶段。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201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33美元,仅用5年时间,就实现了从1千美元到3千美元的重大跨越,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不仅比美国、英国和法国跨越这一阶段分别缩短了15年时间,比德国缩短了10年,比发达国家中最快的日本缩短了4年;而且比全国跨越这一阶段缩短了2年时间。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跃上4000美元,达到4049美元,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在高于全国的增速中进位赶超。全省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2450.48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1702.82亿元,突破了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也高于改革开放的前24年(1979-2002年)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2.04%上升到2.46%,提高了0.4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到1645亿元,年均增长24.2%,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4%,增幅居全国第11位,比2002年前移了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910.9亿元,年均增长18.9%,在全国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25位推进到第20位;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0亿元,达到8756.1亿元,年均增长31.1%,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全国第15位,前移了9位,在全国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1.4%上升到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达到3458亿元,年均增长17.1%,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全国第17位,前移了9位;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15.6亿美元,年均增长38.4%,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16.7个百分点,进入全国第15位,前移了9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60亿美元,达到60.6亿美元,年均增长21.0%,高于全国同期增速1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5位,进入第二方阵中间位置,在全国所占比重由2.06%上升到5.22%,提高了3.16个百分点,大大超过江西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达到9302亿元,增长3.4倍,2011增长速度达18.6%,高于全国同期增速2.7个百分点,居中部地区第2位,前移了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上万元级新台阶,2011年突破15000元,达到17495元,比2002年增长1.76倍,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位次前移,2011年突破6000元,达到6892元,比2002年增长1.95倍,年均增长12.8%,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快0.9个百分点,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第14位,前移了2位,在中部地区的位置则由第3位推进到第2位。

  2、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的关系更加协调。十六大以来,江西省从实际出发,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着力改变工业化进程滞后的状况,着力扭转“三、二、一”这种虚高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2年的21.9:38.539.6调整为2011年的12.056.9:31.1,形成并巩固了“二、三、一”的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使之更加适应现阶段工业发展水平。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第一产业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9.9个百分点;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高速增长,所占比重比2002年上升了18.4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超过半壁江山;第三产业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所占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8.5个百分点,全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67.4%28.3%,第二产业充分发挥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作用。再看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在第一产业中,粮食连年丰收,2011年粮食总产量突破400亿斤,达410.6亿斤,比2002年增产100.7亿斤。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也都得到较快发展,但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51.1%降至2011年的41.6%。由于林牧渔业以比种植业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三个行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从48.9%上升到58.4%。在第二产业中,工业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2011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5611.8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8.4%,比2002年提高19.7个百分点,直接拉动经济增长8.0个百分点。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达980亿元,年均增长11.2%,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工业规模更加迅速的扩张,建筑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由2002年的25.4%降至2011年的14.9%,下降了8.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现代服务业比重逐渐上升。2011年,全省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1%,比“十五”期末降低了11.4个百分点;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从2005年的53.5%上升到2011年的64.9%,稳固地占据了主体地位。

  3、城乡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赣鄱大地的新姿更加壮丽。十六大以来,江西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形成科学发展抓项目的社会氛围,开创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多,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时期。2011年全省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15347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10071个,比2002年增加5245个,增长1.1倍;完成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1156个,完成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有32个。大投入带动大建设、大发展。全省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运输建设一马当先,9年累计完成投资2596.56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02年的666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3642公里,增加了2976公里,增长4.5倍,出省主通道和省会到各设区市的道路全部高速化,形成了省内4小时、省际8小时经济圈,构筑起以南昌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省、市、县、乡、村相通的公路网络。铁路运营里程由2002年的2208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2734公里,铁路网密度居全国第12位,铁路旅客发送量达6152.2万人,比2002年增长66.2%;铁路货物运输量达5769.1万吨,增长50.5%。昌北国际机场扩建,赣州黄金机场迁建,景德镇机场改造等项目,促进了江西民航事业的加速发展,2011年全省民航旅客发送量达660.7万人,比2002年增长了5.3倍。邮电通信、电力和水利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成效显著。重点工程建设突飞猛进,2011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216个,完成投资量达1218.78亿元,比2002年增长10倍,昌九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江西高速铁路零的突破。全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型水利电力骨干工程,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和防洪抗旱能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江铜30万吨阴极铜扩建、星火30万吨有机硅、晶能光电100亿粒LED芯片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对构筑江西经济发展的脊梁,起到了重要作用。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地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扩大城市规模,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功能,省会城市南昌及各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承载力增强,带动县域城镇迅速发展。2011年全省设区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19.87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长1倍多;城市道路总长度6086公里,增加3033公里,增长99.3%;城市公共车辆运营数9144辆,增加4976辆,增长1.2倍;城市排水管道8580公里,增长2.6倍;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7.94%,比2002年提高13.74个百分点;城市燃气普及率94.31%,提高28.5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81%,提高19.49个百分点,列全国第一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9平方米,提高8.61个百分点,列中部地区第一位。全省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32.2%提高到2011年的45.7%,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累计增加城镇人口692万人。城市规模升级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1个;50-100万人的大城市2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达11个。2006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全省用128亿元财政和项目资金,直接撬动农民投劳筹资173亿元,社会各界捐资48亿元,在5万多个村点开展新农村建设,有近4万个村点发展了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县乡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特色品种、户户有致富项目的发展格局。结合产业发展,引导177万农民自愿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创办企业4万多个,每年解决40万人的就业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全面开展了村镇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安装自来水223万户,新修水冲厕212万座,新建沼气池43万个,在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道路两侧植树2000多万株。涌现了一大批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型村落。同时,在8万多个村点、近千个集镇开展了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使农村垃圾处理基本达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上千万农民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居优美村的愿望。

  4、社会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和谐发展的局面更加巩固。十六大以来,江西省和全国一样,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面对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江西省把扩大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在重点解决好体制转轨遗留的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统筹城乡就业和素质就业水平,逐渐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城镇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553.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845.69万人,净增292.49万人,增长52.9%,由于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2年的3.4%下降到20113.2%。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以及劳动力转移基地的加快建设,大量的农民走出乡村,进入工厂,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780万余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小额信用担保贷款连续9年保持全国领先,发挥了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农村低保制度,较大幅度提高了低保标准,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三张网”的全覆盖,过去许多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老百姓,全部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之中,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江西特色的艺术精品,广播电视基本接近全覆盖水平,中国红歌会、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影响广泛。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经济普查时增长了5.2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22%上升到2011年的2.25%,提高了1.03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卫生事业全面发展。2011年全省医院和卫生院达2131个,卫生技术人员由11.5万人增加到16.6万人,增长45.0%;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病床数由20022.1张增加到3.04张,增长44.8%。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98%的乡镇中心卫生院达到建设标准,99%以上的行政村有一所达到建设标准的村卫生室,100%的县级医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了全体城市居民,在全国最早实施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和服务卡制度,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实施“光明•微笑”工程,为18.32万例白内障患者和8119例唇腭裂患者实行了免费手术治疗,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唇腭裂患者绽放微笑。开展了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挽救了大批儿童的生命。在全国首创对困难尿毒症患者实行免费血透救治,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大力推进和谐平安江西建设,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5、生态保护取得重大突破,绿色崛起的特色更加鲜明。十六大以来,江西省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绿色生态环境视为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财富,坚持在集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积极探索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不仅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实现了从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的重大跨越,而且保持和升华了生态环境优势,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全省新建的工业项目三分之二用的是山坡荒地,连续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大力实施了造林绿化工程、交通沿线绿色通道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造林面积连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59.7%提高到2011年的63.1%,位列全国前茅;活立木总蓄积量由2002年的3.54亿立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4.45亿立方米,增长25.94%。全省建有自然保护区20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比2002年增加5个,增长1.25倍;自然保护区面积1141.4千公顷,比2002年增加了384.2千公顷,增长50.7%,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4.5%上升到6.8%,提高了2.3个百分点。新建森林公园56个、湿地公园47个。建设“森林园区”69个、“森林乡镇”155个、“森林村庄”3353个。创建国家级生态镇40个、生态村9个,20个工业园区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国家园林城市达到7个,28个县(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有机食品数量居全国首位,绿色食品数量居全国前列。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统筹湖区及流域中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了湖体核心保护区生态功能。加强了绿色屏障建设,扩大了环境容量。境内“五河一湖”源头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关停并转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在滨湖控制开发带建设鄱阳湖保护林,在“五河”沿岸积极开展绿化带建设。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江西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加强“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矿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生态工程,走出一条以较低能源消耗支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之路。“十一五”时期,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3%,顺利完成节能约束性目标任务,“十二五”开局良好,顺利完成了当年的节能任务。2011年万元GDP能耗降至0.65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左右,进入单位GDP能耗较低的先进行列,居全国第9位,中部地区第一位。2002年,江西省只有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指标,2011年,11个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大高于全国监测城市达标率。所有县市都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2011年,全省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能力达208.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08%,比2002年提高了81.18个百分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3个百分点。崛起中的江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空气清新,风景独好。一个山水美、生态优、环境好、后劲足的江西,正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勃发的生机;一幅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赣鄱大地上展开。

  6、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富民兴赣的动力更加强劲。十六大以来,江西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农村改革深入推进。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先后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粮食流通制度改革和一系列农村综合改革,鼓励农户在承包期内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水面承包经营权,推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实现了农民合同内“零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由原来农民自办为主,改为以县为主,由财政确保教师工资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成倍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并大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些惠农、强农、富农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全省粮食产量连年丰收;1.542亿亩集体林地已有1.537亿亩落实了产权,产权明晰率达99.7%,木竹税费由林改前的56%下降到11%,林地林木全面升值,木材收购价上涨了1倍以上,毛竹价格上涨了3倍,杉木林流转价由林改前的每亩400多元上升到1300多元,高的达3000多元,林业经营者积极性高涨。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全省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综合建站超过1000家,全额拨款的基层公益性推广组织已占据主体地位,形成了以科技推广、植物保护、农产品检验检疫、动植物疫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综合建站”模式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六大模式之一。着眼于盘活存量、激发活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疏通并逐步完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交易、债务处理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促进国有资产有效转流。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改制企业组建董事会,对集团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管理规范、上下协调、精干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从2008年开始,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力度,坚持把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体作用,将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将改制与新项目建设相结合,将改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盘活了存量,扩大了增量,破解了“钱从哪来,人往哪去”这一国企改革的老大难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创新了企业体制,再造了企业经营机制,增添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塑造出真正的市场主体。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率先取得圆满成功,累计发放、补缴“一补三险”资金125.07亿元,妥善安置职工47.22万人,帮助10万名职工实现再就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卸下沉重包袱,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全省改制企业共化解债务227.07亿元,引进战略投资者186家,项目194个,资金180亿元。农垦、粮食、农业、水利、林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七个非工业系统国企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2011年,全省1782家国有企业全部完成改制,取得了“企业增活力,职工得实惠,社会促和谐”的良好效果。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平稳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土地等要素市场改革等都有新的进展。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不动摇,进一步强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以市场化运作、法治化管理、国际化发展和信息化支撑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突出环境的品牌效应,在更高的层面上积极承接国际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招商选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培育多元化外贸经营主体,形成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路大军共同推动出口加速增长的机制。着力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2003-2011年,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7926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7.8亿美元,大大超过此前24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其中,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比2002年增长4.6倍,世界五百强企业有43家落户江西。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贸关系,贸易伙伴遍布全球。9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052.3亿美元,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2年这长达52年的进出口总额。出口质量有很大的提高,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飞跃式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由2002年的1.49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81.48亿美元,增长53.5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2002年的0.2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38.48亿美元,增长144倍。“走出去”的步伐迅速加快,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欣欣向荣。对外工程营业额由2002年的0.74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15.85亿美元,增长20.4倍;新设境外投资企业由2004年的1家增加到201144家;对外直接投资由2002年的91.6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8090万美元,增长306倍。通过改革攻坚和扩大开放,构建出更具动力和活力、更具创造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江西建设。

  二、江西致力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深刻启示

  回顾十六大以来的发展历程,江西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僵化、不浮躁、不摇摆、不折腾、不停滞,不断探索做大经济总量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结合的新路,不断求解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难题,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西的生动实践,描绘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迈出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坚定步伐,获得了有益于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深刻启示。

  1、不断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观念,是追求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基本前提。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在各种影响因素中,陈旧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传统观念的制约是最大的制约,如果不破除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不破除不计成本、不惜资源和环境代价的传统观念,不破除“重物轻人”的传统观念,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就失去了源头动力。因此,必须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决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坚决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这一根本性矛盾,广泛深入地开展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了“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创新创业、共建和谐”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教育活动。2008年,又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在全省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激荡起新一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浪潮,营造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团结奋进,众志成城的无穷力量,形成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良好环境。全省上下更加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更加增添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把中央精神和江西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尽快做大经济总量与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统一于加快江西绿色崛起的进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准确把握省情,创新战略思路,是谋划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有效途径。准确把握省情是进行科学决策、创新战略思路的基础,只有全面、深刻认识省情,准确、及时把握省情动态,才能耳聪目明、眼界开阔,正确看待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差距和不足,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走具有时代特征、江西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从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出发,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江西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顺应民意,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创新战略思路,谋划崛起方略。从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到“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基本思路,再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从“三个坚决不搞”、“四个必须”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再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实践,每一次思路的创新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更加符合江西省情现状,加快了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步伐。我们从中能够看出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战略思路在不断完善,但始终贯穿着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主旋律;发展理念在不断提升,但始终坚守着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实践证明,由于思路对头,定位准确,战略科学,切合实际,江西在科学发展中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

  3、狠抓节能减排,提升生态优势,是转向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可靠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要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生态优势,就必须彻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生态全省、绿色发展战略,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严把土地、信贷关,严格市场准入,有效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充分发挥税费和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认真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落实了差别电价政策,将差别电价的电费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取消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政策,对生物质能、风能以及垃圾发电等实行鼓励性电价政策。从2007年起,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对市、县(区)政府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重点抓好了100家高耗能企业节能和1000台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大力扶持10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100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每年可利用废弃资源1000万吨以上。不断加强环保机构、人员队伍和法制法规建设。2011年,全省环境保护机构达394个,比2002年增长29.6%;环境保护人员达5304人,增长46.6%,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环保执法网络。在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同时,还结合江西环保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并加大了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加大了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破解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难题,2008年,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多次亲临江西调研,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25个部门近百位领导和专家专程来赣调研论证,帮助修改、完善规划。200912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家正式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翻开了江西发展崭新的一页。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注重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有序安排项目建设,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组织开展了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重金属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农村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活动,对“五河”源头及其干流沿线、鄱阳湖滨1公里范围及东江源头污染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在“五河”跨市界水质交接处设立了13个考核监测断面,使鄱阳湖保持了洁净的水质,成为我国四大淡水湖泊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注重把发展贯穿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努力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为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4491.39亿元,2010年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544.76亿元,2011年又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6805.48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昂起了江西绿色崛起的龙头;注重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统一,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培育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生态经济集群,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发挥对全省的引领作用,努力探索和开辟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4、谱写园区新篇,做强做优工业,是力争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核心任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就会因缺少实业而产生“空壳经济”,物质财富就不可能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很容易导致全面落后。江西工业化进程长期滞后,提升工业化水平是加快发展,改变落后面貌的主攻方向。但我们又不能简单重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道路,而是要认真汲取传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立足当代经济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工业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实验区、带动区和主战场。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各地按照生态与效益并重的原则,着眼于产业聚集和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发展,促进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开发机制与管理制度创新,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引导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聚集,推动各类园区产业集群,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起产业发展的更高平台,打造功能性开发区和生态型工业园区,努力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率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从建立了工业园区统计制度以来的发展情况看,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2011年,全省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525.01平方公里,比2003年增长74.7%;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达3003.39亿元,比2003年增长14.9倍,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增长速度,已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三;工业园区实现利润837.61亿元,比2003年增长24.7倍;工业园区安置就业人员174.03万人,相当于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的88.3%;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亿元,达25.22亿元,比2003年净增23.3亿元,增长12.1倍;每平方公里出口交货值突破2亿元,达2.38亿元,净增2.2亿元,增长12.2倍;每平方公里税金总额突破9000万元,达9339.25万元,净增8400.25万元,增长8.9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家。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全省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2003——2011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55项,一批高新技术取得产业化成果。通过扩大工业园区发展规模,提升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科技化发展、集群化发展、生态化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加速了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型工业化强省转变,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5、注重规划先行,打造新型城镇,是促进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先进生产力集聚的平台。能否自觉认识城镇化规律,科学驾驭城镇化过程,会导致城镇化的结果不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也不同。江西省认真吸取城镇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加速绿色崛起进程的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规划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以科学建设促进城镇科学发展。在强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同时,注重城镇内涵增长和质量提升。大力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使之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城镇社会事业,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需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大力塑造城镇特色,把地方特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珍重和珍惜城镇的历史,延续城镇的文明,留住城镇的记忆,塑造城镇的精神,美化城镇的形象。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厉行节地、节水、节能,强化环保措施,减少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大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及时适应社会转型的新形势,加强和改善城镇管理,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局面。

  6、加快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是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根本保证。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分化和演进。产业上,由原来集中在农业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非农产业部门延伸;经营方式上,由传统的初级产品生产向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收入上,由过去单纯依靠种养业收入,向务农、做工、经商多元化收入转变。传统农业已大大突破原有的领域,向现代农业转变成为必然趋势。江西省及时顺应时代的要求,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方式经营现代农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壮大一批覆盖面广、效益较佳的农业支柱产业,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内在活力和扩张的动力。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2800家,比2005年增加2200家,增长3.7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显著提高。各地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了更加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农民找到了稳定的销售市场,龙头企业有了稳定的农产品基地。2011年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5302家,全省有一半以上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受益,三分之一以上的纯收入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作用日益突出。江西省在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上下功夫,积极发展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推动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创办农业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以重点区域为依托,建设农业科技园和农业开发示范区,培养遍及农村的农业科技示范户。扩大优质品种的推广,全省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8%。引导农民科学使用肥料和农药,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800万亩。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化步伐。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2011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200万千瓦,实现了成倍增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科技进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7、实施民生工程,强化社会事业,是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人民至上,民生为本。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步伐,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省委、省政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江西省财政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公共事业倾斜。而日渐充盈的财政实力,又为民生财政、公共财政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财力保障,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2007年以来,全省累计安排财政资金950亿元,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带动了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解决了许多长期未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采取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不断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推进管理服务社会化,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宽覆盖,高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学有所教”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卫生体系、医疗救治和急救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让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逐渐改善。加大支农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改善水利设施条件。整合资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涌现出一大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农村新社区,江西的新农村建设被誉为“江西样板”。

  8、继续深化改革,打造环境品牌,是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决定因素。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环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比较成熟的制度,是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使经济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赣鄱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其根源就在于新的经济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继续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既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十六大以来,江西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力、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环境品牌,提高吸引和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形成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通过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激起广大农民在致富路上迅跑的更高热情和干劲,农村迎来黄金发展期。进一步改革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了投资领域开放力度,更充分地发挥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投资的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制定并实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条例,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之迅速发展壮大。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投资占78.3%,比2002年提高33.3个百分点。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了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简政放权,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赋予县(市)更大的自主权,完善县(市)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调控机制,更充分地调动了县级政府的积极性,激发了基层的创造活力。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被公认为“世纪性难题”。江西省国有企业改革相对滞后,改革的难度更大。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深知国企改革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躲不开、绕不过的“坎”,越拖改革的成本越大,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艰巨。因此,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敢于担当的精神,下决心啃下国企改革这块“硬骨头”。2008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为顺利推进国企改革,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如何解决改革资金筹措、债务化解、土地变现、干部职工安置等难题,深入调查研究,逐一研究解决的办法和对策。在推进国企改革中,各级党委、政府既态度坚决毫不动摇,又审慎操作,力求平稳。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省委常委会研究制定了促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22条意见,省政府先后出台了20多项相关政策。省委主要领导多次主持专题座谈会、协调会,深入改革任务重的地方进行专题调研,研究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省里有关领导都深入一线,加强调研,现场监督,面上指导。各市、县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全力推进。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能,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各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把握正确方向,为搞好国企改革提供了坚强保证。省委、省政府坚信干部职工,依靠干部职工,把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改革主体作用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把切实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尊重干部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让“改革政策清清楚楚,具体操作明明白白,职工群众高高兴兴”,极大地调动了国企干部职工的改革积极性和创造性,圆满完成了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并且为非工业七个系统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江西成为广泛吸纳国内外生产要素的一方热土,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加速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