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扩大内需中的湖北机遇
 来源:  时间:2012-09-06 11:0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已跃居世界第2位,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并没有形成消费大国。主要标志是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GDP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居民消费占世界比重不到二十分之一,距离消费大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需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8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后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方针,是大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成功经验和必然选择。

  一、扩大内需战略中的湖北发展优势

  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以外需拉动的发展模式造就了沿海地区的辉煌,那么,在扩大内需战略下,中部地区的崛起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湖北的优势集中表现在:

  1.良好的区位优势

  湖北地处中部中心, “两纵(京广、京九)两横(陇海、长江)”有三线在湖北经过,“两纵”纵贯南北,“一横”横穿东西,且在湖北交汇,形成双“十”字。当前,国家鼓励东部地区与内陆地区在沿“两纵两横”线形成若干个加工制造基地和产业集群,这对地处交汇点湖北将十分有利。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湖北武汉北上京津、南下广深、东至沪杭、西到西渝(西安、重庆)均在四小时左右可达,四面八方的运输半径最优、成本最廉。据统计,湖北在铁路交通四小时左右直达的省市2011年GDP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达到65.1%。湖北独特的物流、人流区位优势是国内任何地区都无法比拟的。

  2.内需为主的产业基础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基础产业齐全,产业发展均衡,形成了以内需为主的完整工业体系,涵盖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优势可为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提供强有力支撑。最为重要的是湖北的产业发展90%是以内需内主,2011年湖北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10.8%,远低于同期全国39.8%水平,这种以内需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将提供支持。

  3.雄厚的科教实力

  2011年,湖北拥有普通高校122所,在校学生134万人,在校研究生10.72万人,拥有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1500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10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8万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6人,科研开发能力强,2011年全省获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200项,专利授权19035件。湖北科教优势十分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是继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光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雄厚的科教实力为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为企业提供大量技术管理人才。

  4.丰富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湖北人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2011年全省常住人口5758万人,其中从业人员3672万人,6岁以上人口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所占比例为10.16%,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9.11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53年,每10万人口拥有的高等在校生数达到2829人,居全国第五位,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大省,在湖北产业聚集,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能够提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5.发达的市场体系

  历史上,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商贸流通较为发达,“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形成了武汉作为中部市场枢纽的地位。2011年,湖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75.2亿元,在全国排名第6,位居湖北各项总量指标之首。2011年全省销售额过亿元的批发业零售业单位(含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及个体户)达565家,商贸企业上市公司4家,居全国前列,在武汉汉口北又形成了面向全国的专业性批发市场,市场体系较为发达。我省不少大型连锁集团已将分店开至中西部省份,成为扩大内需、辐射周边的重要载体。

  二、扩大内需战略中的湖北发展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

  1.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带来的产业转承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出口受阻,外需不足,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渐成趋势,伴随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及税务环保等七大新政出台,仅东莞台企就有至少500多家迁离。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迁往湖北等内陆省市,湖北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如中芯国际、富士康、南玻多晶硅等企业。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扩大投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产业的转移,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增加,外出沿海打工的农民工也会随产业转移而回流,据统计,湖北外出打工的净流出在400万左右,若这部分打工者随产业转移而回到家乡,就地打工,将新增城市人口数百万,也会形成巨大的消费需求。

  2.国家区域发展政策调整带来的中部率先崛起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受自身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影响,而且也取决于国家实施的区域经济政策。湖北既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同时,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重要增长极,将为湖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3.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扩大的机遇

  湖北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加速推进阶段,面临着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任务。在此阶段,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具有大规模的投资和产业加速成长的发展条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消费需求也将扩大。城镇居民消费能力显著高于农村居民,2010年湖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农村居民的2.9倍,同期城市化率为51.83%。据测算,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增加城镇人口近58万人,直接拉动消费增长0.7个百分点。如果加上因城镇化带来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商贸流通、服务业等行业的间接需求更加可观。

  4.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所带来的消费升级加快的机遇

  湖北已跨入中等收入门槛,2011年人均GDP达5284美元。进入到“中等偏低收入水平”向“中等偏高收入水平”跨越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是消费增长的黄金期。根据钱纳里的多国模型,当人均GDP在3277美元到6553美元(2008年美元)时,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当前我省的人均GDP正好在这一区间。根据国际历史经验,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汽车、旅游、奢侈品、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等等高端消费和服务性消费支出将进一步提高。日本和韩国是典型实例,对比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发展历程,日本1956-1976年人均实质消费复合增长率为6.4%,为同期英、美国家的2-3倍;而韩国在1985-1990年内人均消费性支出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16.7%。

  5.湖北内向型经济结构形成的产品市场特色

  长期以来,湖北的经济发展以内需为主,外需对增长的贡献率仅10%左右,内需的贡献率占90%,其中60%为投资需求贡献,30%为消费需求贡献。长期的内向型经济结构形成了湖北的产品以满足内需为主,如钢铁、建材、化工、汽车、装备制造、通信产品、纺织、服装、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下,将为这些产品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6.湖北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市场空间

  湖北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武汉一城独大。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例,武汉占全省比重达37%,与整个鄂西圈8个市、州相当。武汉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3万元,鄂西圈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0.96万元,武汉市是鄂西圈的2.7倍。发展的不平衡,意味着西部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在扩大内需的政策作用下,通过武汉的辐射及拉动作用下,协调区域发展,鄂西也就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潜力。

  三、在扩大内需的战略中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

  在扩大内需的战略中,湖北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抢抓机遇,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们应在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的需求过程中,实现湖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发挥区域优势,提升“支点”功能

  充分发挥湖北武汉区域优势,加快构建及巩固武汉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市场枢纽中心地位,提升“支点”功能,为构筑中部重要战略支点提供现实的物质保障。“支点”功能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重点支持商贸、会展、旅游、金融、软件和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广阔的消费空间,提升服务业对湖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加快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扩大投资需求

  在扩大内需政策指引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三化”发展。“三化”的不断发展,会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实际是投资需求不断被实现的过程,

  3.立足湖北内向型经济特征,加快抢占消费市场份额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内需政策深入开展,我国的消费需求总量将会不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立足湖北内向型经济特征,巩固已有的产品市场优势及市场份额,加快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要顺应未来消费趋势变化,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未来市场需求变动趋势和世界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以世界眼光超前规划、发展自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我省以内需为主的产品供给结构,提升企业的市场拓展力和竞争力。

  4.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抓手,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消费需求的作用

  旅游业是综合性服务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不仅可直接拉动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食宿等传统产业,而且能促进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新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湖北旅游资源富集,今年,湖北加大的旅游的宣传推广,在中央台投放了以”灵秀湖北“为主题的宣传广告。影响大,效果好。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旅游总收入1200.95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入境旅游实现旅游收入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1%,国内旅游1168.81亿元,同比增长29.8%。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双双快速发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发展旅游业为扩大消费需求的生力军,将旅游业打造成湖北稳定的扩大消费需求的增长点。

  5.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及消费将会不断增长。湖北应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6.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为扩大内需解除后顾之忧

  我国内需不足有诸多原因,其中城镇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是重要原因之一,最为突出的仍然是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四大保障体系,已成为居民高储蓄、低消费的主要原因,极大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实现。只有建立覆盖全民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才能让百姓增强消费信心,安心花钱,提高居民消费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