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江西:资源环境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效应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  时间:2012-12-07 14:50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动态演化过程。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又会对城市化进程产生制约,导致约束效应。当前,江西城市化进程正高速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必然会造成现有资源的紧张和环境压力的增大。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根据江西城市化进程的现状特征,揭示资源环境对江西现阶段城市化的约束效应,并为突破这种约束提出对策和建议。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进行研究,从发展模式上寻求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途径,以实现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城市化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而城市化的发展又必然对资源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对于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效应,一般认为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

  (一)城市化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

  城市化的发展,无论是人口增长、空间扩张,还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意味着城市对资源需求的增长,需要开发利用更多的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扩大资源利用规模,从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损耗。同时,也意味着向环境中排放的各种废物增多,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质量下降,自然环境所能够提供生态服务的减少。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物的排放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容量和承载力的下降统称为资源环境消耗。

  城市化对资源要素的占有和损耗具有不可再生性,对环境要素的损害具有累积性。一般情况下,城市化水平越高,对资源环境的索取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在资源环境容量的约束下,资源环境的消耗,生态环境的恶化,降低了资源环境要素的支撑能力,降低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投资环境的竞争力,从而反过来会抑制城市化进程。这就是为什么城市化水平不会无限制提高,在城市化后期还会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所在。

  (二)城市化对资源环境产生的正面效应

  这主要体现在资源集约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等方面。城市化本身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城市之所以形成和发展,在于它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而规模经济的取得,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发展的成本。城市化的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污染的治理效果。城市化不可避免地会占有和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但如果放在区域发展的背景中考虑,城市化这种集约的发展方式与分散的发展方式相比,意味着同样的经济规模消耗的资源更少。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资源,使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从而有助于缓解资源的稀缺状况;可以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的集中治理,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提高人为净化的能力,从而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城市化的这种正面效应,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协调提供了可能。在城市化过程中,可以通过政策干预、环保投入和清洁技术的推广使用,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提高资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所需的大量投入和先进技术,只有通过经济技术的发展才能够解决。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具备较强的环保综合能力,形成一定规模的环保投资,就能够获得污染集中治理的环保效益,实现城市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江西城市化发展的成就及特征

  近几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全省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一)江西城市化发展的成就

  1、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快于全国

  2011年,江西省城镇人口2051.22万人,城镇化率达45.70%。与2000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了18.0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每年平均提高1.37个百分点的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从2000年的8.53个百分点缩小至2011年的5.57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全省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到2011年,我省城镇化率在中部地区排位前移到第3位。从2001年到2011年,城镇化率的增长幅度列中部六省第一,是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

  2、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大城市数量增多

  近年来,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在总体布局上日趋完善。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已逐步形成了以南昌为核心,昌九工业走廊为重点,以九江市、景德镇市及鹰潭市、上饶市的部分县(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同时以沪昆线和京九线为主轴,在沪昆线西段逐步形成了以新余、宜春、萍乡等城市为主的赣西城市群。沪昆线东段逐步形成了以抚州市、鹰潭市、上饶市等城市为主的赣中、东城市群。在京九线南段逐步形成了以吉安、赣州等城市为主的赣南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定位明确、布局协调、功能互补,构成了全省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和骨干框架。2011年,全省设区市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543.0平方公里扩大到2011年的1019.8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由3293万平方米增加到12329万平方米。全省共有设市城市22个,市辖区19个、县城70个和建制镇790个。其中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100万至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增至3个,20万至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至16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2个。

  3、生态建设成果显著,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全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组织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积极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2010年,投资72亿元的85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已全部交付使用,江西成为全国第五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省份。2011年,全省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08.0万立方米。节能减排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万元GDP能耗比2002年下降21.6%2011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58.41万吨,比上年下降1.7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6.79万吨,比上年下降1.18%2011年,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增加,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2011年为81.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更为优化。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18.56平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39.39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112.2%。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59.7%提高到2011年的63.1%,与福建省持平居全国第一位。2011年,全省城市园林绿地面积45063公顷,比2000年增长1.7倍;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9平方米,列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七位,比2000年增加7.63平方米,增长1.3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81%,比2000年提高23.33个百分点,列全国第一位;城市公园264个,比2000年增加155个,公园面积7501公顷,增长3.1倍;城市道路总长度6086公里,比2000年增加3053公里,增长1.0倍;城市道路面积12329万平方米,增长2.7倍。

  4、城市建设投入加大,城市综合功能大幅提升

  随着城市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省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批城市防洪、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城市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2011年,全省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45.21亿元,是2000年的35.9倍。城市建设投入的加大,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了城市建设水平迅速提高。2011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45.70%,比2000年提高18.0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4个百分点;2011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7.94%,比2000年提高4.64个百分点;城市燃气普及率94.31%,比2000年提高29.75个百分点;城市公共车辆(电、汽车)运营数9144辆,比2000年增加5113辆,增长1.3倍。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大幅提高,2011年,全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08%,比2002年提高67.41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8.27%,比2002年提高36.17个百分点;2011年城市防洪堤长度百年一遇标准的达187公里,五十年一遇的达289公里。

  (二)江西城市化发展中的特征

  江西城市化成效卓越,但与全国及其他省市相比,我省存在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市核心区发育不充分,城市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1、城市化水平偏低,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011年,全省城市化率为45.70%,尽管位次前移到中部六省第三,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资料表明,目前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达78%,中等收入国家达到58%,世界平均水平为46%。我省2011年城市化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根据雷·诺瑟姆用S型曲线三阶段理论(见注)关于城市化进程一般规律,江西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30%<城市化率<70%)。江西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且当全国于1996年(30.48%)进入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后,这种差距曾一度拉大,2000年差距最大,当年江西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3个百分点,而当江西于2001年(30.41%)进入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后,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全国0.4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由2000年相差8.53个百分点,2011年缩小为相差5.57个百分点。

  2、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化进程较为滞后

  从人均GDP看,2011年江西人均GDP26150元,折算成1997年美元币值(按18.28计算)达3158美元,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江西工业化应处于第67阶段之间,城市化率应介于52.760.1%之间;从GDP结构看,2011年江西工业占GDP的比重达46.2%,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8.1%,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江西工业化应该处于超过第9阶段,城市化率应该超过65.8%;从就业结构看,2011年江西制造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职工的比重为20.66%,对应工业化阶段是第4阶段,城市化率为43.9%,而2011年江西非农产业就业结构达65.63%,则对应工业化阶段介于第67之间,城市化率介于52.7-60.1%之间;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因素考察,江西的工业化应处于第67阶段之间,即进入工业化发达期,城市化率应介于52.760.1%之间。2011年江西的工业化水平为46.2%,城市化率为45.70%,显然低于发达国家的一般变动模式,且江西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发展阶段。

1:钱纳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

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美元)

GDP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化率(%

1964

1997

制造业

非农产业

制造业

非农产业

1

70

350

12.5

47.8

7.8

28.8

12.8

2

100

500

14.9

54.8

9.1

34.2

22.0

3

200

1000

21.5

67.3

16.4

44.3

36.2

4

300

1500

25.1

73.4

20.6

51.1

43.9

5

400

2000

27.6

77.2

23.5

56.2

49.0

6

500

2500

29.4

79.8

25.8

60.5

52.7

7

800

4000

33.1

84.4

30.3

70.0

60.1

8

1000

5000

34.7

86.2

32.5

74.8

63.4

9

1500

7500

37.9

87.3

36.8

84.1

65.8

  3、城市体系较齐全,但核心区发育不充分

  到2011年底,江西省共有建制市22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11个),19个市辖区,70个县城和各类城镇770个。2011年底全省市区(县)面积32122.01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面积1890.7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19.87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省会南昌市为核心,以九江、景德镇、赣州、新余、抚州、萍乡、宜春、吉安、上饶、鹰潭等城市为支柱,其他设市城市和县城为骨干,众多的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总框架。从市区人口看,2011年,人口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南昌市,比2000年增加1个;人口在100-200万人的大城市有抚州、宜春和丰城3市,比2000年增加2个;人口在2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有16个,比2000年增加9个;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有2个,比2000年减少11个。2011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45.7%,比2000年提高了18.0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1.64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但没有一个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比超过50%,即便作为省会城市的南昌市,其非农人口也只占年末总人口的46.29%,其他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占比均在40%以下。

  4、城市分布不均衡,省内发展程度差异大

  从空间分布来看,江西城市大致是沿京九铁路和沪昆铁路呈十字架型分布的格局,空间分布不均衡。沪昆沿线城市化率最高,京九沿线次之。沪昆沿线有9个城市,京九沿线有5个城市,南昌市是这两条线在江西境内的交点,这两条线集中了江西13个主要城市,其中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100万至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增至3个,20万至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至16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2个。京九沿线和沪昆沿线集中了江西1004.41万城市人口,占全省城市人口总数的49.0%,沿线13个城市城区面积占全省市区面积的70.9%,建成区面积占全省的75.4%

  三、现阶段江西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的约束

  根据江西城市化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来看,假定2020年江西城市化率要达到60%左右,按照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7.5‰计算,今后几年江西平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接近100万人,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也是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加速阶段。由于江西城市化进程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且城市分布不均衡、城市发展程度的差异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而当前江西城市规模普遍不大、容量有限,在扩张和发展过程中的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耗费明显加快,环境压力显著增大。至2011年底,江西有景德镇、萍乡和新余三个设区市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已面临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的问题。不断涌现的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将导致江西城市生态承载能力降低、人居环境变差和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减弱,进而排斥居住人口、企业资本的进入和削弱环境要素对城市的支撑,抑制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效应主要表现为:

  (一)资源耗减加快,约束城市化进程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城镇布局不相匹配。江西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发。首先,年际差异较大,年内分布不均。2011年,全省年降水量1303.6毫米,较上年偏少37.5%,比多年平均偏少20.4%,位居1997年以来的第14位,属平水偏枯年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江西的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月~9月),五、六月份为全年降水最多时期。其次,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一般年份,武夷山、怀玉山和九连山一带年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至2000毫米,长江沿岸到鄱阳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则约为1350毫米至1400毫米,其他地区多在1500毫米至1700毫米之间。江西省东西南三面环山,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且为降雨高值区,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山区耕地面积较少;而丘陵、岗地和平原地区属降水低值区,水资源较缺乏,但耕地成片。江西的城镇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带,同时这些地区也是江西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由于水资源在年际、年内变化大,且与城镇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布局不匹配,造成江西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水资源的分布却是分散的,江西水资源与城镇布局不匹配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2、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用地方式依然较为粗犷。江西国土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多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78%,岗地、平原、水面占22%。人口密度是全国水平的1.9倍,人均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5%,人均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6%1990年~2011年,江西城市化水平提高25.35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增加760.37平方公里,2011年比1990年增长2.93倍,耕地面积净增1100万亩。可见,全省城镇人口增速低于建成区面积的增速,全省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展并不协调。江西用地方式仍处于外延性粗犷式的扩展时期,城市化作为侵占耕地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一方面导致耕地被大量挤占,另一方面又因不充分的人均耕地面积和18亿亩红线的政策底线对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约束。

  3、能源消耗需求增加,短缺问题可能加剧。江西是一个能源较为贫乏的省份。以2011年为例,全省人均拥有一次能源产量0.5751吨标准煤,虽然比2000年人均拥有一次能源产量增长84.5%,但只相当全国平均水平2.36吨标准煤的24.4%。常规一次能源只有煤炭和水电,无油无气,一次能源自给率为37.0%2011年从外省净调入各类能源5192.46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4.95倍;从外省调入煤炭折合原煤4437.88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5.84倍;从省外调入原油855.18万吨,比2000年增长3.01倍;进口原油244.75万吨,比2000年增长52.2%;从外省输入天然气3.35亿立方米,是2005年的30.5倍。随着江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和住宅的大规模建设需要大量的能耗密集型产品,居民生活用能的增量也不断增长,能源短缺与城市化的矛盾可能加剧。

  (二)环境污染加剧,约束城市化进程

  1、水污染和浪费普遍,供需矛盾或将显现。江西在水资源使用方面,浪费和污染现象比较普遍。2011年,全省用水总量为262.86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47.52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57.9%;城镇公共用水和城镇居民用水量16.46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1.44倍。2011年,全省工业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6.09亿吨,是2000年的6.2倍;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2.30亿吨,是2000年的2.3倍。近年来江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较快,由2000年的55.05%提高到2011年的76.95%,但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2011年,全省COD排放量76.79万吨,比2000年增加37.63万吨,增长96.1%;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1.71万吨,比2000年增长33.4%;生活污水中的COD排放量65.08万吨,比2000年增长114.2%。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低技术含量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同时,也加大了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压力,要求我省建设更多的COD减排项目,否则很有可能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水质性缺水的问题。

  2、固体废弃物污染逐年加重,对环境的危害进一步加大。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也步入高速增长期。2011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372.43万吨,是2000年的2.4倍;其中危险废物量23.24万吨,是2000年的13.6倍。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生活垃圾迅猛增长。2011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306.55万吨,是20001.55倍;虽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0年的62.16%提高为88.27%,但仍然存在11.73%的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已是一种公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农田、水源,处理不当还会传播疾病,如果不加以遏制,将成为困扰全省各级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居民生活健康、制约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3、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废气排放污染较为严重。随着江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产、生活中废气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6101.97亿立方米,是2000年的7.25倍;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56.81万吨,是2000年的1.96倍;工业烟(粉)尘排放量35.91万吨,是2000年的1.06倍;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大量增加,且排放达标率都不甚理想,影响城市空气质量水平。此外,随着城市人均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机动车废气排放污染对空气质量影响将更加突出。2011年,全省城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8.88辆,是2000年的22.77倍;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7282辆,出租车11397辆,分别比2000年增长80.6%45.8%。城市空气的污染,将降低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从而排斥居住人口,阻碍城市化。

  四、资源环境约束下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的结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减缓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手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经济总量的继续扩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将持续加剧。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层面已经明确指出,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未来中国城市化将不可能再走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的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式要进行实质性转变。质量是城市化发展的核心,没有质量的城市化不仅不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还会抑制经济增长的动力,激化社会矛盾,影响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提升城市化质量为主线,更加重视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和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集约型城市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过去,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初期,为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生活空间需要,必须不断扩大生产和建设规模,注重追求数量和规模,而这时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匮乏,不得不依赖于劳动力和资源的大量投入以及环境保护、治理的低投入,这一阶段的城镇发展模式一般是粗放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差。如今江西工业化、城市化已进入中期发展阶段,要保持江西工业化、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城镇发展模式。否则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将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江西的资源环境状况就无法支撑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发展。

  必须切实转变城镇粗放型发展模式,在城镇发展领域具体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尽快建立集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从而减少城镇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推进集约型城市化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按照国际一般经验,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经济社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在工业化的持续推动下,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江西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形势与全国的大环境类同。这给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而要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针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和矛盾的根源,从城市化及城镇发展模式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城镇发展模式,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城市化道路。

  推进集约型的城市化,就是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城镇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协调起来,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促进城镇发展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内涵转变,以缓解城市化中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坚持持续发展的理念,改变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规模和忽视城市化质量、效益的倾向。在城镇建设上,避免贪大求洋,不顾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况,盲目照搬能源高消耗的美国式城市化模式,避免追求城镇规模和形象工程等看得见的“政绩”工程,不顾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不计资源和环境成本,不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的现象。

  必须妥善处理城镇建设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效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做到高效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要使城镇建设由注重外延扩展向注重内涵、集约发展转变,引导城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好大喜功、互相攀比、追求大规模大气派,建设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的集约型城镇。为此,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应实施以下行动策略: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城镇。强化规划的调控作用,合理控制用地规模,鼓励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运用经济杠杆,减少土地低效利用;积极推进城镇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途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节约、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镇。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环境;大力推广节水措施,促进全社会节约和合理用水;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能型城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生产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措施,促进建筑、交通和生活节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促进节能和新能源开发。

  ——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城镇。强化环境管理,建立环境保护约束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城镇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增强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二)控制污染与循环利用相结合,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对高能耗物耗重污染的行业,要减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资源消耗强度,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削减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配置资源,通过延长产业链,将上游企业的废物变成下游企业的原料,梯级利用能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产业、废旧物资回收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减少资源原材料的消耗。

  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江西现阶段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要以新型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从而避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1、调整产业构成,促进结构优化。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立足现有的比较优势,加快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尽快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此外,加快技术、资本密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降低一般加工工业的比重,淘汰技术落后、没有资源优势、污染环境的产业,提高关键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加大创新投入,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突破工业化、城市化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单位GDP的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等将显著下降。因此,要促使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对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财政税收支持、项目资助和信息服务。

  (三)完善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缓解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有效发挥城市聚集效应,就必须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环境承载能力。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城市饮水、用电、用气等设施的建设,更多地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现有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使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的用水、用气、用电得到更好的保障,普及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保持环保设备的健全与完备,提高污水、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能力。

  2、优化城市交通设施。全面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功能,既通过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改善运输条件、提高行车速度、降低油耗、缩短居民出行的时间等途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又通过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大程度的实现城市的聚集效益和集约化发展,从而有效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胁迫。

  (四)政策驱动,强化制度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能从深层次解决城市化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引导城市化按照科学合理的途径推进。城市化作为伴随社会经济增长及其结构变迁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同样与政策、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相关。行政干预能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投资分配,通过各种发展规划约束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产业选择、城市和产业的空间布局等。因此,适当的政策干预和制度安排对于缓和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冲突能取得巨大的作用。

  注: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诺瑟姆,1979

  在诺瑟姆提出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后,许多学者对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综合起来,三个阶段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在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初期阶段,也称发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其特点是经过的时间相当长,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从发展速度的变化看,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农业部门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在50%以上,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在20%左右。从动力机制的变化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从空间形态变化上看,城市的空间形态呈零星的“点”状结构。

  第二阶段为中期阶段,也称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70%之间。其特点是,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水平明显加快,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地域大幅拓展并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大城市连绵区。发展速度大约是初期阶段的1.5-2.5倍。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农业部门已退居其次,城市经济全面崛起,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相继上升。从动力机制的变化看,工业化仍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日渐显露。从空间形态的变化看,城市空间形态上呈紧凑的“面”状或“带”状结构。

  第三阶段为后期阶段,也称成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以上。其特点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日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城乡差别近于消除,区域空间一体化,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从发展速度上,城市化速度回落,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速度增长几乎为零。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城市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幅攀升,而第一产业进一步下降。从动力机制的变化看,第三产业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后续动力。从空间形态的变化看,城市空间形态呈“网”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