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无怨无悔的统计人
 来源:  时间:2014-09-16 14:16 

外界看来,统计就是摆弄数字报报表,无风无浪,无权无势,平淡无味,沉闷无趣。而有这样一位统计人,畅游数海,乐此不疲,数中求真,数中求趣,执著地书写着无怨无悔的统计人生。他,就是濮阳开发区统计局副局长杜红振。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不竭源泉

杜红振毕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大学修的是植物保护专业。有人问他,一个农大的毕业生,如何能够把统计工作做得如此出色?他说,基层统计工作不是搞研究,不需要多高的学历,也不用一定是统计专业,态度是关键,学习是诀窍。这正是他成长进步的写照。

杜红振爱学习是出了名的,2005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曾取得全区笔试第一的好成绩。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若干年后,他机缘巧合干起了统计工作。众所周知,统计离不开电脑。之前,他不曾摸过键盘,对电脑一窍不通。工作的压力就是动力。他从练习打字开始,一步步迈进电脑的世界。背字根,练盲打,Word编辑,Excel公式,统计专业软件……相关数据读了一大摞,office文章收集了几百篇,为一个难题彻夜钻研,不耻下问甘当年轻人的学生。努力终有收获,付出终得回报。杜红振的电脑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在Word、Excel方面超过了身边的许多年轻人,区直其他部门和乡镇办的熟人也经常向他请教。对统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他更是精益求精。从统计理论到统计实务,从统计专业到统计法规,从统计制度到普查方案,可谓无所不包。2005年,他考取了统计师资格,实现了从农艺师到统计师的真正跨越;2010年,他又考取了高级统计师资格,在统计专业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他也很重视政治学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对党章、《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等进行反复学习研究,深刻领会。在“三讲”、“一创双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活动中,他都把学习贯穿始终,学习方案、各种文件、文章和读本,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自觉性,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学以致用,学而有为。2013年,杜红振在开发区中心工作大讲堂上为全区400多位干部培训统计知识;参加了“中国GDP核算问题研讨会”,与多位学者探讨GDP核算;接受某财经媒体的采访,表达对大数据与CPI关系的观点。

创新只为统计更出色

如果只满足于收集上报统计数据,统计工作其实很容易。统计,难就难在如何保证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准确,难就难在如何保证统计服务更加有效。杜红振的做法就是创新。

管理创新。随着统计“四大工程”的推进,“四上”企业入库成为一项基础工作。但是,统计局受职责所限,有些入库线索无法及时获取,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无法核实,造成企业入库遗漏、入库资料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杜红振认真研究了企业入库制度和企业登记、建设、纳税的有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建议开发区管委会成立“四上”企业入库联席会议,使工商、商务、发改、建设、税务等部门参与到入库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单位管理、行政审批、资料核实职能,促进了入库线索收集、资料审核,提高了入库质量。在投资统计方面,杜红振也促使管委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在对统计局工作的整体管理上,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度,解决了人少事多工作无序的弊端。

方法创新。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以来,源头数据质量成为关键。但是,专业人员发现,每次上报结束,省市统计局总是发回大量的查询事项。通过对各专业查询问题的分析,安排各有关专业建立了源头数据区级审核查询制度,依据报表逻辑关系、省市常见查询事项,建立若干审核公式,在企业上报后进行查询,然后予以验收,提高了企业数据质量,减少了上级查询数量。在第三次经济普查中,杜红振主导建立了大量的审核公式,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查询,纠正了大量的单位数据错误。

服务创新。开发区统计局成立于2002年,如何开展统计服务,谁也说不清。刚开始,杜红振认为写分析就是统计服务,于是要求所有专业人员定期撰写统计分析。后来,受市统计局《统计月报》的启发,他开始编印开发区《统计月报》。随着时间的推移,杜红振的《统计月报》也与时俱进,封面更加讲究、印刷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不但公布区本级指标,也公布全市分县区指标、全省分省辖市指标、分乡办指标和产业集聚区指标,还对常用统计知识进行解释宣传。现在,开发区《统计月报》,管委会领导爱看,部门和乡镇办领导也爱看,办公室、督查局、发展局、财政局等部门还经常要求增发,《统计月报》已经成为领导和部门了解统计信息的主渠道。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他又把统计服务的渠道进行了扩展,采用移动飞信、139信箱、云计算等技术,向区四大班子成员、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发布统计数据,增强了统计服务的及时性;利用管委会大院的巨型电子屏公布统计数据,拓宽了统计数据的服务范围,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影响力。

勤奋苦干、吃亏奉献是统计人精神向导

开发区统计局成立之初只有6个人。杜红振主动挑重担,一人负责综合、核算、法规、名录库维护等专业,同时对口市局综合科、核算科、法规科、普查中心以及办公室、人事科、机关总支、监察室等8个科室。这么多工作怎么干?只有加班干,晚上干,双休日干,拼命干。每天上班,他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别人都说他坐功强,耐性强,能够连续三四个小时不离座位。其实人都不是铁人,坐功强不强,只有腰知道。由于久坐,缺少活动,腰椎、颈椎经常发生小问题,小变形,晚上睡觉都不能翻身。

统计局成立之初都是年轻人,优点是文化高、干劲大,不足是没有工作经验,统计业务不熟。作为一班人的“大哥”,杜红振又主动担当起指导、培训年轻人的任务。没人分工,没人下达任务,是他自己放心不下年轻人。他认为,一个单位的战斗力,关键在于有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在统计业务上,他亲自指导培训;在财务知识上,他请来专家进行授课;在工作方法上,他言传身教。由于年轻人悟性好、勤学习、能吃苦,进步很快。现在每个人都能承担多个专业,并且出色地完成任务。

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当时在乡镇工作)开始,杜红振参加了历次农业普查、单位普查、经济普查。每次普查,他都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制定方案、组建机构、人员培训、普查指导,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为了确保做到“区不漏房”,杜红振骑车对城区周边的倒闭企业、废品回收站、建筑工地、临时建筑、烂尾楼等复杂区域访查多遍,可以说是角角落落,翻了又翻。为了搞好业务培训,他亲自主讲,整整讲了三天,最后嗓音沙哑、筋疲力尽。

2007年元旦,大雪已经下了一天一夜。这天也是第二次农业普查正式登记的第一天。受村里普查员的要求,杜红振和同事杨占华、胡村乡普查办的李玉珍一起驱车前往胡村乡北胡村进行指导。北风呼啸,雪地湿滑。该村又地处偏远,距管委会30多里地,要走小路、土路,有的路段车辆无法通过,还要人推车。村普查办公室条件十分简陋,没有煤火炉,盆里的水都结成了厚厚的冰块。杜红振他们冻得直发抖,一会儿搓搓手,一会儿跺跺脚。但是,他坚持给普查员反复讲、细细讲,直到他们熟练掌握为止。

舍我为公,统计至上,终能赢得掌声一片

2007911日、12日,开发区统计局在大华宾馆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班,杜红振负责会议组织、后勤保障、接送老师,培训班很成功,应考人员全部参加了培训,后来又全部通过考试。培训班结束之后,杜红振又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期间,他不断感到头晕乏力,但一直没到医院进行检查。直到15日早晨,他休克晕倒在卫生间,被爱人和邻居送到人民医院急诊室。经检查诊断,杜红振患了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先后两次住院,时间长达25天,输血800毫升。住院期间,因为放心不下,他还要坚持与同事们保持联系,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出院后,杜红振没有休息一天,又把耽搁的一些工作抓紧弥补上。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杜红振任开发区普查办常务副主任,同时兼综合组、宣传组、执法组三个组长。各项工作一环扣一环,任务十分繁重。期间,省统计局组织全省统计先进工作者赴上海世博会参观,国家统计局在北戴河举办培训班。对于这两次非常难得的外出机会,杜红振毫不犹豫地推掉了,因为他知道,人口普查离不开他。

不幸的是,杜红振的父亲因患食管癌晚期于811日住院治疗。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他疼痛万分,背后多次流泪。但是,人口普查紧张进行,许多事情他必须亲历亲为,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于是,在父亲住院的几个月的时间,他只能每天抽出早上1个小时的时间,陪父亲进行放疗、化疗,之后又匆匆忙忙走上工作岗位,继续他的人口普查。次年3月份,父亲离他永远而去。父亲离开的时候,他还在他的岗位上,带给他的是心中永远的遗憾和愧疚。

杜红振的工作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他被评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国家级先进个人、第二次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个人、第一次经济普查省级先进个人、第二次农业普查省级先进个人、河南省统计系统先进工作者、2008-2010年全省统计基础建设先进个人、濮阳市200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工作者,多次被市统计局、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授予濮阳统计系统最高荣誉——濮阳市优秀统计员。

(作者:杜红振   濮阳开发区统计局副局长  高级统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