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辉县市上下团结拼搏、务实重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和国内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辉县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全年在受过剩产能、环保约束政策关停及环境整治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辉县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规模总量扩张,增速稳中有进,三产结构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新乡市发展大局中起到了挑大梁作用。
一、 经济规模稳步扩张,三产结构明显优化。
全年GDP完成366.7亿元,连续四年保持在300亿元以上,总量占到新乡市的近五分之一,位居新乡十四个县(市、区)首位;同比增长6.4%,位居新乡市十四个县(市、区)第12位。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2.9%,较2016年提升了0.9个百分点,三产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畜牧业发展保持稳定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56.3万吨,总产量连续11年稳定在10亿斤产量大县的标准上,比上年增加0.2万吨,增长0.3%。其中,夏粮产量31.1万吨,增长4.5%;秋粮产量25.2万吨,下降4.5%。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97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猪肉产量7.5吨,增长3.8%;牛肉产量0.4万吨,增长4%;家禽产量1.04万吨,增长6.2%。
三、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较快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1.3亿元,位居新乡14个县(市、区)第1位,增速由年初的0.4%逐步提升到年底的5.5%,较前三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位居新乡14个县市区第13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8.5%,集体企业增长2.2%,股份制企业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3.4%,制造业增长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规模以上工业加快0.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0.2%。能源、食品药品、纺织、水泥建材、装备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完成120.9亿元,同比增长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5%。
1-12月份,辉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4亿元,同比增长45.1%,比上年加快38.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7%,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投资拉动较大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8.9亿元,投资总量连续六年保持在200亿元以上,占新乡市总量的近七分之一,月月保持新乡14个县(市、区)第一位;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位居新乡14个县(市、区)第10位。其中,工业投资结束了自2016年8月份以来连续13个月负增长局面,前三季度、1-10月份、1-11月份和年底分别达到3.8%、12.9%、25.5%和22.4%,完成投资155亿元,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127%,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五、市场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3亿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00亿元以上,占新乡市总量的近七分之一,持续保持新乡14个县(市、区)第2位;同比增长12%,连续8个月保持在12%以上的水平增长,位居新乡14个县(市、区)第7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增长14.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7.6亿元,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7亿元,增长12.5%。按消费类型分,批发零售111.1亿元,增长12.4%;住宿餐饮11.2亿元,增长8.5%。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涨幅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3.9%,衣着上涨0.2%,居住上涨5.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3.3%,交通和通信上涨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4.7%,医疗保健上涨5.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4%,水产品价格上涨1.7%,鲜果价格上涨3.1%。
六、财政收入明显好转,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3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较上年提高21.3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省各县(市)第10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亿元,税占比61.8%,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5.3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291.9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亿元,比上年多增9.7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31.9亿元,比上年少增0.3亿元。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继续缩小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40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比上年加快3个百分点,跑赢了人均GDP增长。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91元,名义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27元,名义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1.9,比上年缩小0.01。
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继推进,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初显。全年钢铁产量比上年下降17.4%。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9.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91元,同比减少9元。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较快增长。从工业结构升级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而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从产业结构转型看,第三产业增长份量在加大。第三产业增速连续8个季度跑赢二产和GDP增速,三产比重已提升到32.9%,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四成以上。
总的来看,2017年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提高,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不断推进。同时应当看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