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调查报告
 来源:  时间:2022-07-12 10:07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一项惠及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为了解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后生活状况及待迁居民意愿和诉求,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近期在开封、新乡、濮阳三地开展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情况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1549份,其中已迁居民581份,待迁居民968份。调查结果显示:有计划、分批次实施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黄河滩区基本情况

  河南省黄河滩区面积大,居住人口多,自洛阳市孟津县白鹤至濮阳市台前县张庄,河道长464公里,滩区面积约2116平方公里,耕地231万亩,总人口152.69万人。

  黄河滩区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滩区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受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黄河滩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滩区滞洪沉沙与群众生活生产矛盾突出,而且受洪水威胁,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程度低。

  为了解决滩区居民“八难”问题,提高滩区群众生活水平,促进滩区群众脱贫致富,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我省于2014年12月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作,有计划、分批次稳步推进滩区居民迁建,到目前为止仍有57.25万人(不包括封丘倒灌区43.14万人)居住在20年一遇防洪水位以下,沿黄滩区治理和搬迁任务既急且重。

  二、黄河滩区迁建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黄河滩区迁建工作中,我省以政府为主导,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突出重点、科学规划,进行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经过两次迁建试点和三年规划,我省累计外迁安置人员约30万人,共新建35个安置区,基本上按照省定时间节点完成迁建任务,使滩区群众彻底告别“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艰难日子,实现了“从滩区到市区,从平房到楼房,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一)搬迁后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搬迁后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万以下的占比由47.9%降低到28.1%,在1-2万元的占比由34.3%提高到44.2%,在2-3万的占比由11%提高到16.9%,在3万以上的占比由6.8%提高到10.8%。

  就业方式多样化。为了做好滩区群众就业转移,各地在安置区周边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依托当地优势产业、发展产业园、物流商贸,提供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为安置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加灵活的工作岗位。搬迁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受访者由63%下降到48.4%,下降14.6个百分点,其中有50%转到服务业、17%转到工业和17%转到建筑业。

  收入渠道多元化。滩区群众以务农收入和务工收入为主,搬迁后,安置区居民通过宅基地流转、土地流转等途径,增加了收入来源。搬迁后,52.3%的受访者表示滩区原有耕地已经通过村集体统一流转或自主流转形式,每亩地每年增收500-800元;部分村庄复垦的宅基地流转后,发展适度规模经济,使安置区居民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增加了复垦的土地流转收入。

  (二)搬迁居民幸福感明显提升。

  在581名已迁受访者中,有535名受访者对安置区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占92.1%。其中,41名搬迁3年以上的受访者满意度达到100%。

  公共服务配套较为完善。为了更好地让滩区群众“留得住”,按照“保障基本,缺啥补啥”的原则,各地在安置区建设时,同步建设学校、卫生(所)院、养老院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调查显示,在581名已迁受访者中,有574名受访者表示所在的安置区上学较搬迁前更方便,占98.8%;有558名受访者表示就医较搬迁前更方便,占96%。在安置区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中,83.6%的已迁受访者表示最满意的为教育,排名第一;其次为医疗卫生服务、占比为60.4%;再次为交通、占比为29.3%。

图片1.png

  社区居民基本医疗覆盖面广、参保率高。在581名已迁受访者中,96.2%的受访者表示家庭成员全部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特困供养、低保户参保率达100%。

  基础设施配备较为齐全。搬迁前,滩区避水连台高企,有的高达几米甚至一二十米、村内道路高低不平、垃圾不能及时处理,生活环境脏乱差。搬迁后,安置区统一规划、连排楼房、道路平整,实现了道路硬化、亮化,统一配备了水电气管网,实现“通水、通电、通交通”。97%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所在的安置区实现了集中供水、供电和道路硬化,配备了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实现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并配有网络、宽带。另有90.4%的受访者表示实现集中供气,较搬迁之前提高83个百分点;50.4%的受访者表示实现集中供暖,较搬迁之前提高48.2个百分点。

图片2.png

  居民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安置区积极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积极营造文明新风,使搬迁居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滩区以前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群众休闲时间以打牌为主,而安置区普遍设置有文化活动馆,方便群众休闲、娱乐、健身。例如:长垣县黄河社区推进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倡导新风文明;封丘县李庄镇社区群众自发组织广场舞协会、戏民协会、盘鼓协会等系列活动,社区组织评选“文明卫生户”、创建“平安文明卫生示范小区”。

  (三)滩区群众迁建意愿总体较强。

  六成以上群众愿意搬迁入住新家园。调查显示,在968名待迁受访者中,有633名受访者表示愿意搬迁,占65.4%。愿意搬迁的原因,85.0%的受访者表示可以免受黄河泛滥之灾,改善居住环境;57.4%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方便子女上学、就医;56.4%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改变因目前滩区投入停滞造成的生产生活不便现状,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此外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方便解决子女结婚买房问题。在安置方式上,54.0%的受访者愿意县城集中安置,39.8%的受访者愿意乡镇集中安置,4.0%的受访者愿意分散安置,另有2.2%的受访者愿意筑台安置或货币安置。在搬迁时间上,61.3%的待迁受访者期望在1年内完成搬迁,20.4%期望在2年内完成搬迁。

  335名不愿意搬迁或“还没考虑好”的受访者最主要的三个顾虑是:61.2%的受访者担心房屋自筹费用高,37%的受访者对原来居住的村庄有感情、不想搬迁,32.2%的受访者担心安置区地理位置不理想。

  多数待迁群众对迁后生活充满信心。在968名待迁受访者中,320名受访者表示对搬迁后的生活非常有信心,占33.1%;有273名受访者表示有信心,占28.2%;有170名受访者表示没有信心,占17.6%;另有205名受访者表示“不好说”,占21.1%。

  三、黄河滩区迁建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黄河滩区迁建让滩区30万群众搬出“穷窝”搬进社区,确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但从调查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和设施配备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物业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安置区物业对路面、电梯等没有定期维护,出现问题没有及时维修;二是部分安置区出现“人户分离”现象。相关权益仍在原村庄行使,在子女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出现“搬出地管不了、搬入地无法管”的现象;三是物业费增加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成本。物业费每月每平方米0.2-0.5元,每年约增加300-700元(以120㎡为例),加上水电费等额外支出,给年纪大收入低或无收入来源的困难群众增添生活负担;四是部分安置区没有围墙或围栏,污水垃圾、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间、充电桩、健身活动设施、公共停车位等设施配备不足,农具等生产资料没有地方放置,没有粮食晾晒场地。

  (二)购置新房成本偏高压力大。

  在已迁受访者中,约1/3的受访者表示因购置新房发生了贷款或借款。一方面,房屋费用由政府和个人分别承担。省三年规划按照每人30㎡的基准,4口之家可分配120㎡,户均自筹2.84万元(人均自筹0.71万元)。由于居住空间大幅缩小,按照日常生活习惯或生活需要,大部分群众会加购面积或买多套房,增加了群众购房成本。另一方面,县(区)制定的滩区旧宅的补偿标准与滩区群众期望有一定差距。此外,安置区居民还要额外承担搬家费、购买家电等费用。

  (三)居民就业问题仍需重点关注。

  对于滩区居民迁建而言,搬出滩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群众留得住、能致富。在581名已迁受访者中,有237名受访者表示家中有劳动力但未就业人员,占40.8%。在未就业人员中,有43%的受访者因为家庭需要有人照顾无法外出工作;27%的受访者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工作;15.6%的受访者因缺少技术,没有适合的岗位。未就业人员的就业意愿强烈,87%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政府提供就业机会,组织技能培训愿意参加培训。

  就业问题也是滩区待迁群众的主要担忧。由于滩区群众主要以务农为主,在968名待迁受访者中,43.2%的待迁受访者对搬迁后的就业问题表示担忧。其中,有55%的受访者担心学历低、适合自己的岗位少,自己无法自主就业;34%的受访者表示只会种地,没有其他生存技能。

  (四)滩区原有土地流转难度大。

  在被调查的3517亩滩区耕地中,有1900亩已经流转,土地流转率54%,仍有46%的土地没有流转。在土地未流转的受访者中,35%的受访者因客观原因无法实现土地流转,主要原因:一是滩区耕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滩区土地状况复杂、高低不平、再加上基础设施差,滩区土地吸引力不强,寻找雇主难度大;二是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少,作用发挥不足;三是受黄河流域滩区保护政策的限制,多数滩区只能种植粮食作物,种植收益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降低了承包方的积极性,土地流转难度增大。

  另一方面,搬迁后部分安置区距离耕地远,农耕半径扩大,造成农业生产不便。由于土地未流转,搬迁后又没有新的土地,部分居民仍然要回原耕地劳作。个别安置区距离滩区耕地几公里,甚至十几、几十公里。

  四、推进黄河滩区迁建的建议

  黄河滩区迁建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提高黄河行洪能力,确保黄河安澜,实现长治久安;有利于改善黄河滩区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有利于滩区群众彻底远离水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加快滩区群众脱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针对剩余的57.25万滩区待迁群众的后续滩区迁建工作,建议:

  (一)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迁建政策从出台到搬迁完成整个过程做到公开、透明,人口认定、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安置区规划、建设施工、奖励政策等提前宣传、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村广播通知、召开村民大会、政策宣讲会、入户讲解、印制宣传单等形式,提高群众滩区迁建政策的知晓率。

  (二)做到科学合理安置。科学谋划、精密组织,做好前期摸底排查,充分了解滩区险情、村庄分布情况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批次安置。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用外迁集中安置、货币安置、分散安置、筑台等多种安置方式。在安置区选择上,按照“三靠”,即靠近县城、靠近乡镇、靠近产业集聚区。在安置房的类型上,也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生活习惯。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建议相关部门制定黄河滩区土地发展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参与滩区土地承包流转,并给予相应的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承包土地积极性,加快滩区土地流转;二是建议按照新的市场建设价格和价格浮动情况提高政府补助标准,降低群众自筹费用,减轻群众购房压力。

  (四)培育后续产业动能。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安置区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吸引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食品加工、服装加工、板材建材木材加工等企业,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滩区利用黄河滩区特色田园风光和旅游风景,发展特色种植业,集观光旅游、民俗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优化滩区产业结构。

  (五)加强迁后社区管理。滩区群众迁建由原来的村组转变为社区集中,需要进一步保障原有承包的集体耕地、林地等相关权益, 享受的扶贫政策不变;确保搬迁群众在新建区的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提升群众的身份认同,增强“主人翁”意识;减轻生活困难群众生活成本,对生活困难群众在低保、基本医疗、社保、物业费等方面给予一定补贴;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并做好后续的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