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省上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四高四争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全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一、经济开局稳健,彰显发展韧劲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945.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2和0.8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0.13亿元,同比增长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第二产业增加值5623.64亿元,同比增长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3%;第三产业增加值8671.81亿元,同比增长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
从产业结构看,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4.4%、37.6%和58.0%,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二产业分别下降0.2和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
二、一产夯基固本,二三产加速发展
第一产业基础稳固。全省坚定扛牢农业大省政治责任,扎实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一季度,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引领发展。全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工业“压舱石”作用发挥显著。一季度,全省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蓄势突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积极落实“两新”政策,协同推进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器作用日益凸显。一季度,全省第三产业增速加快,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1.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稳中向好,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较快,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0%和14.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9%。
三、消费潜力释放,投资势头良好
消费需求升温。在“两新”及一揽子扩内需增量政策的带动下,全省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00.54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投资势头良好。随着“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的落地显效,全省逐步形成“在建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接续态势,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其中,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9.6%,分别高于全省投资16.1和4.2个百分点,支撑作用明显。
外贸增势喜人。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全省对外贸易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2042.6亿元,同比增长28.0%,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其中,进口总额653.7亿元,增长5.5%;出口总额1388.9亿元,增长42.2%,出口商品中,电动汽车出口55.6亿元,增长138.6%,高于出口总额增速96.4个百分点。
四、新动能加速成长,产业升级蓄势聚力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4.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8和5.3个百分点。1-2月,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8.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213.5%、207.1%、101.9%,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97.3、190.9、85.7个百分点。
高端智能化步伐加快。一季度,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高于全部投资,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4.7%,高于全省投资9.3个百分点。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46.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0.9个百分点。
数字化产业发展强劲。一季度,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8%,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4.8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6%、9.7%,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6.1和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