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鑫赴卢氏县调研交流“四农普”试点工作
苍山翠峰含黛色,河流间隙起农桑。9月18-19日,河南省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联合组成调研组,到三门峡市卢氏县开展实地调研,交流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以下简称“四农普”)试点工作,并出席三门峡市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河南省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河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鑫和省局农业处相关同志参加调研。
在卢氏县横涧乡代家村河南安兰莘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的车间长廊里,承载着菌种的菌棒沿着自动化输送线有序流转,从生产车间的原料配制起步,依次进入灭菌车间、养菌车间、出菇车间、采收车间、冷库……形成一条连贯高效的生产线。出菇车间的金属架上,白玉菇长势匀整,菌盖浑圆饱满,表面闪着细腻的光泽,菌柄莹白透亮,在柔和的补光灯下,细密的肉质纹理清晰可辨。经现场询问调研组了解到,该公司工人多来自周边的兴贤里、代家村、大村,“家门口就业”触手可及。科技赋能产业、产业联结民生,调研组记录并思考现代农业生产新形态可能会给农业普查的内容、方式和精度带来哪些新变化。
卢氏县是河南省“四农普”遥感测量三个试点县之一。座谈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线工作人员与调研组围坐交流,围绕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普查的难点痛点展开深入探讨。基层工作人员王丽结合实操经历告诉调研组,“山区地形特殊,部分样本点通行难,无人机飞不起来;更棘手的是深山区,卫星影像分辨率有限,又缺乏精准导航支持,地块定位比较困难。”针对这些难题,王丽建议:“深山区山路远、搬运不便,可以考虑配备便携式无人机起飞平台,能节省往返携带设备的体力和现场调试时间;另外得靠村干部当引路员,再加上普查员满足熟地形、熟农户、熟沟通的‘三熟’标准,工作起来效率更高。”
李鑫听后说:“试点工作是实打实探索农业普查路径的实战演练,通过直面具体难题,可以为后续全面推进‘四农普’工作积累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调研组一行前往卢氏县兴贤里社区文化广场出席三门峡市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卢氏县兴贤里社区的居民们聚拢在活动现场,欣赏接地气的统计主题节目。这种面对面的科普互动,悄然拉近了统计工作与群众的距离,也为后续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埋下理解与支持的种子。
此次调研以“四农普”试点工作为镜,于实践中明晰价值、于探索中收获方法,在提炼试点经验、明晰落地路径的过程中吸收“试点先行”的探路成果,为破解农业普查难题积累实践经验,为沉淀适配时代发展的农业普查智慧扎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