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2005年上半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保持温和上升态势,涨势趋缓,所统计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五升三降格局,物价涨幅仍居全市前列,除2月份因为春节因素升幅有所反弹外,其它各月基本呈缩小趋势,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3.8%、4.5%、4.4%、4.3%、3.9%、3.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8%,远低于2004年上半年6.2%的涨幅。
一、上半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和特点
从上半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看,结构性变动特点依然明显。上半年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因素中,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上涨仍起主要作用。
1、食品类价格受粮食价格回落的影响,涨幅回落较多,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拉力有所减弱。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城区食品价格上涨7.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5%,肉禽及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菜价格上涨9.1%,油脂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5.3%、7.1%。这些品种的涨幅都比去年的涨幅要小得多,尤其是粮食价格,4月份以来开始逐渐回落,其中4月份下降2.1%,5月份下降0.2%,6月份下降1.1%,致使今年上半年粮食价格涨幅比去年上半年36.4%的幅度缩小了32.9个百分点。粮食价格回落趋稳后,对肉禽蛋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形成抑制。至此,源于粮价上涨推动的本轮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的趋势在粮价稳中有落的局面下趋于正常。
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幅度逐渐扩大。受上年秋季教育收费和今年贷款利率、价格调整的影响,服务项目价格上升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影响逐渐增强。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城区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7%,其中教材及参考书上涨16.0%(工具书1.4%,教材29.8%,参考书3.0%);学杂托幼费上涨11.3%(义务教育杂费上涨34.2%),房屋贷款利率上涨7.1%,市区公共交通价格上涨15.4%、城市间交通价格上涨6.5%,,文娱费上涨1.9%。
3、居住类价格涨势明显。今年以来,在食品类价格上涨对物价总水平影响减弱的情况下,居住类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不断加大。上半年城区居住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1%,涨幅逐渐扩大。拉动居住类价格上涨的主要是建材、水、电、燃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城区水、电、燃料价格上涨8.7%,其中液化气价格上涨18.3%,水价上涨5.3%,电价上涨3.7%,居民用煤价格上涨24.7%。
4、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走低,但部分家电价格开始趋涨。无论是和上年相比,还是从今年以来的走势看,多数工业消费品价格仍然呈下降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3%,家庭床上用品价格下降4.4%,交通工具价格下降0.1%,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0.6%,文娱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6.1%,医疗保健价格下降4.0%,其中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下降5.7%,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下降5.9%,西药价格下降5.3%。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上游产品涨价的持续推动,价格传导效应在一些行业已开始有所显现。3月份以来,冰箱、洗衣机、空调、电风扇、热水器、抽油烟机等部分家电价格开始呈现上涨势头,而价格持续下降的商品降幅也在缩小。以6月份为例,与上月相比,本月城区家庭设备价格上涨0.6%,其中洗衣机价格上涨2.2%,电风扇价格上涨6.7%,热水器价格上涨1.8%,空调器、电炊具价格都均有上涨。
5、去年涨价的后翘因素对今年上半年价格涨幅的影响与今年的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基本相当。在上半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3.8%的升幅中,去年涨价的后翘影响与今年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基本相当。从各月情况看,自2月份春节期间新涨价因素影响出现峰值后,3到6月份新涨价因素影响逐渐弱化。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是较为温和的。
6、城区物价涨幅仍居全市前列。1-5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6%,城区上涨3.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城区物价涨幅居全市第四位,位居新野、社旗、桐柏之后,但涨势已不如去年突出,1-5月城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涨幅低于全市水平。
二、今年以来城区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原因
今年以来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趋于缩小,表明2003年4季度以来持续快速上涨的市场物价今年以来正逐步趋于平稳。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从全国宏观经济方面看,是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体现,特别是钢材、水泥、房地产等投资增长趋缓,缓解了一些相关产品供求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南阳市城区工业、投资增长速度回归合理区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又获丰收。经济增长由快速步入稳定为市场物价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1、国家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形势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变化,经济增长步入稳定增长平台。今年以来,中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行调整,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商品房的供地力度、加强对房地产交易的监管等。在双稳健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快速膨胀的投资和信贷规模受到遏制,绷紧的经济运行环境得以宽松,经济增长速度在高水平上趋于稳定,这是市场物价涨幅逐步回落、运行平稳根本的内在的原因。
2、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主要农产品供应好转是带动物价趋稳的重要因素。2003年农业生产严重减产暴露出我国农业中的主要问题后,国家连续实施一系列重视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长的政策,农业生产很快得以恢复。2004年南阳市粮食喜获丰收,极大地改变了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市场供求状况,主要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今年上半年城区大米、面粉、粮食制品、干豆类及豆制品、油脂等价格稳中趋降,这是保持市场物价稳定的核心力量。
3、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是多数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近几年来,尽管上游基础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且涨幅较大,但下游多数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却依然低迷,价格传导机制不畅。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工业消费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限制了其价格的上涨。下游产品的生产企业只能靠改进技术,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挤压利润来增强其竞争能力。
4、能源类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国际市场高油价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再度大幅上涨,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影响较大,价格调整频繁,给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上半年城区液化气、汽油、柴油、原煤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幅度较大。能源价格的上涨对居住、交通、服务等价格的渗透作用明显,直接带来政策性调价压力。
5、政策性调价是今年以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动力。2004年,由于全国和我省以及南阳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势头较猛,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为控制这种势头,很多政策性调价措施被搁置。2005年以来,政策性调价措施纷纷出台,除了全国性的利率上调之外,城区也先后调整了电价、水价、房租、交通等价格。这些国家管理的服务类价格的调整,又带动了市场服务价格的上涨,就形成了服务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有力推动。
三、今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走势预测
上半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呈现出长势趋缓的态势,下半年是继续维持还是会转而出现新的上涨情况,是目前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判断我国经济形势和采取什么样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依据。因此,准确科学判断下半年的消费物价走势,显得非常重要。
从推动下半年消费价格上涨的因素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煤电油运紧张对价格水平上涨形成的压力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今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趋于平稳,但由于我国经济规摸和生产能力庞大,加之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对各种资源需求的压力巨大,致使资源类产品价格涨势难以缓解。资源类产品价格是基础性价格,其不断上涨必然会增加整个经济的运行成本。
2、在公共服务价格方面,受成本增加和需求增加的影响,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当前,电价、水价改革正在进行,公用事业体制改革也正在酝酿之中。由于我国多数公共服务类价格相对偏低,其改革必会导致价格的上涨,这都是影响下半年乃至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依然很高,投资增速回升的压力较大。各地在赶超战略的指导下,发展经济的要求十分强烈,投资反弹的压力巨大。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对市场物价的上涨带来压力。2005年上半年,随着投资增长的反弹,生产资料价格高位徘徊并有再度上扬的趋势。就目前的投资需求形势来看,生产资料价格的这种上升趋势难以遏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居住、服务等与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消费项目价格已经上升至较高水平,城区工资水平相对偏低,生活成本提高后对工资提高的要求日趋迫切。此外,世界石油市场仍不稳定,石油价格依然维持在较高价位,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看到物价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存在遏制物价上涨的因素:
1、商品供大于求的关系决定了物价难以有大的上涨。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上仍供过于求。据商务部调查显示,2005年上半年的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占26.8%,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3.2%,消费品价格上升的动力不足。 2、国家加强了对投资和信贷投放的监管和收缩,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局面正在有所改变。随着房地产市场降温,建材、家庭设备用品、家具等主要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趋小。
3、今年粮食价格会有所下降,粮价对价格总水平的上拉作用将进一步减弱。去年食品类价格大幅攀升后基数较高,使得今年食品价格涨幅不会过高。
综上所述,在保持投资和消费适度较快增长,粮食供求状况继续好转的情况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运行仍将呈温和上涨态势。下半年随着上年翘尾因素逐渐消失,物价涨幅也会缩小,在保持目前状况而不考虑下半年新变化因素的条件下,据测算城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升幅将会在3.8%左右。如果下半年出现适度新的涨价因素,预计全年升幅不会超过4%。
四、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拓宽消费领域的几点建议
物价是市场的晴雨表。目前,多数商品特别是吃、穿、用商品价格依然继续下降。相对于供给而言,需求虽有增长却仍显不足,尤其是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这方面主要是受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放慢,消费能力不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保险不仅直接分流了居民的消费品购买力,而且使人们对未来支出增长的心理预期进一步增强,导致即期消费倾向下降。这些因素仍然制约城区物价的进一步合理回升。要想促进市场价格合理回升,激活消费还需添柴旺火。 1、引导教育消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消费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如今人们消费观念日趋开放,投资教育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目前,我市城区教育消费潜力巨大,尚需大力开发。政府应从基础抓起,从普及九年教育入手,抓好高中、职业中专教育,创名牌高校,既提高城市文化档次和全民文化素质,又发展了教育经济,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2、扩大住行消费。住宅和轿车消费近几年一直成为全国各级政府主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人们吃、穿、用方面的消费基本满足,按消费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消费热点将逐渐由吃、穿、用转向住和行,由单一的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文化消费。近年来,居民住行两大消费的比重在城区居民中逐渐扩大,但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例如,在银行提供的购房、购车消费贷款方面应扩大银行信贷规模,简便办理程序,提供方便服务等。
3、拓宽闲暇消费。自五一、国庆假日延长以来,假日消费已成为消费市场中的一个新热点。假日的延长为人们的旅游、购物、健身等创造了条件,一个方兴未艾的假日消费已悄然兴起。对于“有利可图”、“钱景可喜”的假日经济,有广阔旅游资源的南阳城区,应加大开发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大力发展南阳旅游业,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吸引外地游客,留住本地游人,繁荣南阳假日经济。可以开办特色旅游,如“双休日”农村休闲游(蒲山桃园、石桥月季等特色游)、“双休日”文化游以及下地能锄禾插秧的生态旅游(城区周边乡镇)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