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2011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许昌综合科  时间:2012-05-07 11:25 

2011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许昌市统计局

201241

201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一、综 

初步测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588.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108.36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308.56亿元,增长1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6922元,增长14.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869.819.4,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1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简称CPI)上涨4.8%,其中城市上涨5.1%,农村上涨4.5%。从八大类别看,与上年相比,呈五升三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1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5.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6.6%。衣着类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3%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2011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8

  其中:城市

105.1

        农村

104.5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3.1

工业品价格指数

100.9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5.4

一、食品

112.8

   粮食

107.1

   肉禽及其制品

127.7

  

114.8

   水产品

108.8

      

101.5

二、烟酒及用品

106.6

三、衣着

101.1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7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3

六、交通和通信

98.3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2

八、居住

105.7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86万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139.7万人。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分级看,市本级(含东城区、经济开发区)完成22.33亿元,增长29.6%,县级完成51.84亿元,增长28.9%。分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58.55亿元,增长34.1%,非税收入完成15.61亿元,增长1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涉及民生民本支出达103.2亿元,增长34.8%,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68.7%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市粮食总面积648.42万亩,较上年增加4.2万亩,增长0.7%。棉花播种面积11.33万亩,较上年减少1.61万亩,下降12.4%;烟叶播种面积20.53万亩,较上年减少0.31万亩,下降1.5%;油料面积42.74万亩,较上年增加1.88万亩,增长4.6%;蔬菜面积76.5万亩,比上年增加2.02万亩,增长2.7%;花卉种植面积65.28万亩,比上年增加0.06万亩,增长0.1%;中药材面积29.04万亩,比上年增加0.12万亩,增长0.4%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77.2万吨,比上年增加2.2万吨,增长0.8%;平均亩产427.5公斤,比上年增加0.7公斤,增长0.2%。棉花总产量达到0.76万吨,下降9.5%;烟叶总产量4.35万吨,下降1.4%;油料总产量8.51万吨,增长5.2%;蔬菜总产量215.71万吨,比上年增长2.1%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37.3万吨,禽蛋产量22.2万吨,牛奶产量7.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2%-1.1%10.8%

2: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 品 名 称

2011

2010

2011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

277.22

274.99

0.8

# 夏粮

152.21

150.96

0.8

    秋粮

125.01

124.03

0.8

棉花

0.76

0.84

-9.5

烟叶

4.35

4.42

-1.4

油料

8.51

8.09

5.2

蔬菜

215.71

211.25

2.1

肉类

37.3

36.60

2

蛋类

22.2

22.40

-1.1

奶类

7.55

6.74

12.1

  # 牛奶

7.4

6.68

10.8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61.4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6840台,小型拖拉机56470台。有效灌溉面积361.13万亩,比上年新增3.8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33.81万亩,比上年新增8.55万亩。农村安全饮水达标人口152.32万人,新增19.9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04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增加值894.73亿元,增长21.7%。产品产销率98.2%

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307.42亿元,增长27.1%,重工业增加值587.31亿元,增长19.0%

国有工业增加值139.11亿元,增长14.6%;集体工业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59.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418.11亿元,增长21.8%;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34.65亿元,增长34.7%

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98.0亿元,增长13.5%;私营工业增加值426.74亿元,增长20.2%

36个行业中,19个行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0亿元,15个行业增加值总量超过20亿元。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122.80亿元,增长16.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128.71亿元,增长8.9%,烟草制品业增加值67.01亿元,增长21.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增加值46.97亿元,增长2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63.86亿元,增长19.9%,纺织业增加值46.51亿元,增长4.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61.0元,增长49.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34.67亿元,增长9.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51.67亿元,增长71.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1.17亿元,下降16.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加值33.72亿元,增长38.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8.93亿元,增长45.3%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加值(万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947299

21.7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979672

13.5

 #农村工业

367929

46.8

 #大中型企业

5015429

24.9

 #非公有制企业

6690978

23.9

 #轻工业

3074188

27.1

  重工业

5873112

19.0

 #国有企业

1391092

14.6

  集体企业

225706

59.6

  股份合作企业

17187

35.2

  股份制企业

4181078

21.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46514

34.7

  其它经济类型企业

2785722

21.6

 #高技术产业

235313

51.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1313265

23.0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30765245

23.2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

98.2

0.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比上年下降5.4%,发电量下降21%,小麦粉增长9.9%,鲜冷藏肉增长297.4%,布增长22.6%,纱增长11.1%,卷烟增长1.6%,机制纸及纸板增长4.6%,焦炭增长2.7%,日用陶瓷增长97.8%,汽车配件增长28.8%,继电器增长43.9%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951.3

-5.4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2.2

-21.0

小麦粉

万吨

149.3

9.9

鲜、冷藏肉

万吨

90.9

297.4

卷烟

万只

4247359.5

1.6

万吨

61.5

11.1

万米

45481.3

22.6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91.6

4.6

继电器

万只

19.0

43.9

水泥

万吨

479.2

1.9

日用陶瓷

万件

184100.5

97.8

农用运输机械

万辆

1.32

37.5

汽车配件

万件

2560.4

28.8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99.66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实现利润352.92亿元,同比增长32.6%10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405.83亿元,增长28.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33.64亿元,增长31.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236.21亿元,增长19.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89.77亿元,增长36.9%,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39.58亿元,增长8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6.84亿元,增长62%,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03.34亿元,增长64.6%,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156.09亿元,增长28.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1亿元,增长43.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主营业务收入158.43亿元,增长57.0%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63.63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同比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97.04亿元,增长27.0%;农户投资41.68亿元,增长4.5%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按注册登记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9.83亿元,比上年下降6.6%;民间投资832.53亿元,增长31.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5.71亿元,增长27.4%;第二产业投资583.61亿元,增长36.9%;第三产业投资287.72亿元,增长10.7%

2011年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8970397

27.0

    农林牧渔业

257075

27.4

    工业

5836136

37

       采矿业

371498

9

       制造业

5333350

38.2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1288

122.5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23006

-9.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165817

12.6

    住宿和餐饮业

141700

3.5

    金融业

8178

376

    房地产业

1530800

11.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8000

140.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2043

-49.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91918

17.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8700

129.7

    教育

85626

-5.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7777

6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3868

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533.36亿元,增长38.2%。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70.8亿元,增长20.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57.6亿元,增长147.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53.12亿元,增长61.3%;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41.09亿元,增长1.9%;纺织业投资37.57亿元,增长31.9%;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投资35.61亿元,增长90.2%;专业设备制造业投资31.91亿元,增长41.6%;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30.45亿元,增长1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26.69亿元,增长87.2%;金属制品业投资22.26亿元,增长24.8%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9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住宅投资79.27亿元,增长46.1%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投资19.93亿元,占商品住宅投资的比重为25.1%,比上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全市开发房屋施工面积845.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21.9万平方米,增长24.6%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施工面积149.7万平方米,增长22.2%。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09.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91.96万平方米,增长20.9%90平方米以下住房销售面积35.18万平方米,增长7.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0.81亿元,增长8.5%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分城乡看,城镇市场零售额310.1亿元,乡村市场零售额10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18.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1.2亿元,增长18.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金银珠宝类实现销售额比上年增长7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0.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1.8%,家具类增长38.7%,家电类增长54.2%

全市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1.2万台(部),销售额实现10.6亿元。全市新建或改建农家店、旗舰店20个,营业面积都在400平方米以上。配送中心已经达到7家,全市连锁农家店覆盖率达到100%2603家农家店的货物统一配送率达6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6.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出口13.31亿美元,增长23.3%;进口3.54亿美元,增长75.2%

全年全市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家,合同利用外资228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0.4%;实际利用外资359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全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9245.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条,通车里程263.63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1条,通车里程657.88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8324.38公里。全市公路网密度为184.9/百平方公里。各种营运车辆63612辆。其中,营运客车1808辆,出租汽车2756辆,公交车821辆,营运货车达到58227辆,全市客运线路达到316条,公交线路25条,乡镇通客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98%。全市共完成客运量632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0.65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4.8%14.2%;完成货物运输量1.88亿吨,货运周转量405.6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1.5%22.0%

全年全市邮政局(所)达到114处,其中电子化支局104处,邮政储蓄网点69个;信箱信筒278个。邮路22条,长度1595公里,其中,市县二级邮路6条,县乡邮路16条,投递线路292条。

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1%A级景区达到10家,其中,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5家,5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点。星级饭店17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饭店6家,二星级饭店6家。旅行社52家,其中国内旅行社50家,国际旅行社分社2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71.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1.12亿元,增长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5.7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2.29亿元,增长13.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97.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8.17亿元,增长24.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65.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7.9亿元,增长33.9%;中长期贷款余额211.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02亿元,增长11.6%

年末年末境内上市公司4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全年通过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66.89亿元。

全市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3.64亿元,同比增长18.5%;赔款支出4.68亿元,同比增长9.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83所,其中,高等院校4所,职业中等技术学校24所,普通高中30所,普通初中223所,小学1044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847所。在校学生96.79万人,其中,高等学校在校生3.41万人;高中在校生8.53万人;初中在校生188302人;小学在校生44.03万人。全市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9%

年末全市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4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2个,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2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15家,全年有80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科技进步奖13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专利申请量2446件,授权量1437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年末全市中国名牌产品8个,省名牌产品8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0个,新增1家国家级检测中心,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9家,拥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7598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0项。

年末全市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5个,区域气象观测站86个,地震台站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博物馆5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25项。国家一级文化馆2个,国家二级文化馆2个。

年末拥有综合档案馆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6911卷(件)。

全市共有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7座,全市广播电视的综合覆盖率达到了100%。有线电视拥有用户26万户,入户率19%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483家,医疗卫生人员总数17863人,全市参合农民达351万人,参合率达97.44%

成功举办了美国哈林花式篮球表演赛、中国-冰岛国际男篮对抗赛等体育赛事。在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中,荣获了全国自行车锦标赛冠军、全国划艇锦标赛冠军、全国青少年男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第三名、第七届全国城运会自由摔跤比赛第四名等优异成绩。2名运动员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37名运动员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市区各社区(游园)安装、修复、更新健身器材246件。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479.4万人,常住人口429.6万人。出生率10.67‰;死亡率5.62‰;自然增长率5.0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51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85元,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3元,实际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390元,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

年末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3.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1.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9.5万人,各项社保基金收入达到19.82亿元,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20.04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月增加196元,达到每月1346元。失业金标准人均月增加212元。

全年城市低保对象23061户,43623人,累计发放资金11090.7万元,人均月补差160元;农村低保对象83225户,149039人,人均月补差72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4767.3万元。农村五保对象21700人,其中集中供养1302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0%,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4710.1万元。城市医疗救助对象42777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93.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对象176623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215.4万元。

十二、城建环保

全年有9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污水总处理能力42万吨/日,有管道燃气企业3家,累计铺设天然气供气管网管道中压413公里、低压管道518公里,燃气普及率86%。有3座净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24万吨。建成DN100以上供水管网约250公里,公共供水覆盖率达90%,城市的绿地面积3032.42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192.76公顷,绿地率达39.9%,绿化覆盖率42.01%,人均公共绿地11.62平方米。

全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平均综合达标率为86.79%;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累计达到318天;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辐射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预计分别较上年削减1%15%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