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开展“四大攻坚战”,保持态势、创新优势、转型升级、赶超发展,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向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实迈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620.5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0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82.84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568.69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4∶54.5∶35.1。人均生产总值44604元。
年末全市总人口396.86万人,常住人口363.93万人。出生人口5.19万人,出生率13.07‰;死亡人口2.77万人,死亡率6.99‰;自然变动净增人口2.42万人,自然增长率6.0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7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8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1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44万人,年末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7.44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7%,衣着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2%,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3%。(见表1)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11亿元,增长16.6%。其中,税收收入60.28亿元,增长17.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2.39亿元,增长17.2%。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87.4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15.53千公顷,增长0.7%;玉米播种面积124.04千公顷,下降0.5%;棉花播种面积1.7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9.28千公顷,增长22.0%;蔬菜种植面积63.69千公顷,下降3.8%。
全年粮食产量262.61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产量156.15万吨,增长0.9%;秋粮产量106.46万吨,下降1.1%。小麦产量156.15万吨,增长0.9%;玉米产量78.54万吨,增长2.9%;棉花产量0.33万吨,增长1.1%;油料产量18.02万吨,增长24.5%;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6.98万吨,增长3.0%;禽蛋产量28.31万吨,下降6.4%;牛奶产量7.30万吨,下降11.1%。(见表2)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60.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农用拖拉机6.93万台,下降28.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858.88亿元,比上年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其中,轻工业增长14.7%,重工业增长1.8%,轻、重工业比例为50.6∶49.4。产品销售率98.4%。
规模以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规模居前10位的行业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1.5%,家具制造业增长32.0%,金属制品业增长6.5%,食品制造业增长13.9%,医药制品业增长19.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9.2%。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高成长性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2.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2.3%。冶金、建材、化学、轻纺、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增长0.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3%。高技术产业增长12.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载能行业增长1.7%。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天然原油比上年下降13.8%,天然气下降16.2%,畜肉制品增长18.0%,机制纸及纸板增长6.4%,发电量增长1.9%,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增长3.5%。(见表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825.94亿元,比上年增长7.9%;利润总额228.25亿元,增长0.7%。分所有制看:国有控股工业亏损68.41亿元,减亏14.55亿元;集体控股工业利润11.80亿元,下降24.5%;非公有制工业利润284.86亿元,下降3.1%。分行业看,35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总额居前10位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50.95亿元,下降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5.15亿元,下降2.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6.43亿元,下降8.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2.75亿元,下降7.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0.08亿元,下降5.5%;食品制造业16.96亿元,增长0.8%;金属制造业12.79亿元,下降12.1%;纺织业11.35亿元,增长10.3%;专业设备制造业10.43亿元,增长11.6%;医药制造业9.89亿元,下降15.6%。
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6.9%。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233.94亿元,增长24.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8.4%。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22.71亿元,增长25.0%。
全年全市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41家,比上年增加2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2.19亿元,增长12.1%,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55.50万平方米,下降9.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70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20.51亿元,增长20.6%;民间投资1180.42亿元,增长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7.92亿元,下降11.5%;第二产业投资827.90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投资817.78亿元,增长24.2%。(见表4)
全年工业投资829.2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434.74亿元,增长7.6%;传统支柱产业投资309.25亿元,下降8.5%;高载能行业投资217.29亿元,增长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0.60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住宅116.60亿元,增长18.6%。房屋施工面积1207.12万平方米,下降4.9%。其中,住宅1000.41万平方米,下降5.6%。房屋竣工面积50.79万平方米,下降70.1%。其中,住宅33.06万平方米,下降78.4%。商品房销售面积444.99万平方米,增长11.1%。其中,住宅423.46万平方米,增长10.5%。
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531个,完成投资12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省界至范县段项目、河南省木伦河食品有限公司南乐县冷冻食品产业园项目、河南瑞璞实业有限公司瑞璞汽车电商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郑濮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工程项目、中石化中原储气库有限责任公司文23地下储气库工程项目、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市天伦实业有限公司恒丰中央广场及五星级酒店和配套设施项目、濮阳工业园区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
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60.7%,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7%。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638.49亿元,下降2.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分城乡看:城镇424.26亿元,增长12.0%;乡村169.92亿元,增长12.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492.72亿元,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101.46亿元,增长11.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3.8%,饮料类增长13.9%,烟酒类增长12.9%,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类增长13.7%,日用品类增长14.0%,中西药品类增长75.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7%,家具类增长13.8%,化妆品类增长3.2%,金银珠宝类增长5.7%,汽车类增长10.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8.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出口总值7.85亿美元,增长5.3%;进口总值0.98亿美元,增长41.0%。机电产品出口0.92亿美元,增长19.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29亿美元,增长52.7%。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个。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29亿元,增长8.6%。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完成合同额4.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营业额6.34亿美元,增长3.0%。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
年末境内铁路总里程10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6公里。全年营业性公路运输方式(除铁路)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8.5%,货物周转量增长8.1%;旅客运输量下降20.2%,旅客周转量下降16.8%。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5.1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8%。其中,私人汽车50.65万辆,增长12.3%。民用轿车保有量30.89万辆,增长15.2%。其中,私人轿车29.92万辆,增长15.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7.61亿元,比上年增长87.2%。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6.21亿元,增长22.9%;电信业务总量51.40亿元,增长99.8%。快递业务总量1339.43万件,同比增长7.3%。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0.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2.20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88.40万户。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入境游客2.03万人次,增长4.1%。旅游总收入23.90亿元,增长44.4%。年末,AAA级以上景区9处,星级酒店10个,旅行社40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12.19亿元,比年初增加174.0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4.91亿元,比年初增加115.29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44.32亿元,比年初增加108.5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95.30亿元,比年初增加92.13亿元。
全市有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有10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5.01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2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2.77亿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25.01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5.34亿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19.6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60万人,在校生1.50万人,毕业生0.22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5万人,在校生4.03万人,毕业生1.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7万人,在校生2.5万人,毕业生7.9万人。初中招生6.1万人,在校生18.4万人,毕业生5.3万人。小学招生7.7万人,在校生40.7万人,毕业生6.5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207人,在校残疾儿童66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9万人。
全年重点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802人,经费支出51146万元,比上年增长0.2%。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7个。其中:省级以上39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2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9家。启动实施市重大科技专项10个。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申请专利1785件,授权专利1124件,分别增长3.1%和9.4%;有效发明专利654件,增长28.5%。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91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个,省检测中心5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分支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220个,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510个。1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年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2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2(个)项。全年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2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检定/校准规程2项,即水泥净浆搅拌机检定规程、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检定规程;全年市、县两级法定技术机构新建计量标准20项,包括呼吸机校准装置、F2等大砝码标准装置、测微量具检定装置、卡尺量具检定装置、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装置等。
年末全市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6个,区域气象观测站97个,全年晴雨预报准确率92.3%,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2.4%和83.7%。地震观测台项24个,地震观测台网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3个。其中:国有馆20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7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3处(不含县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入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6.7%,电视人口覆盖率97.3%。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051家。其中,医院、卫生院138家,妇幼保健院(所、站)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家,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家。卫生机构病床床位2.10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9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2.0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9万人,注册护士0.8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04万人。乡镇卫生院77家,床位5617张,卫生技术人员0.37万人。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得全国冠军16个、全省冠军36个,共获得金牌52块。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7元,比上年增长10.7%;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910元,比上年增长12.2%。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2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38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23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33元,增长12.0%。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0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9.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9.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6.1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7.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6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1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441.14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0380.66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11.89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174.54万元,救助16.6万人次。
十二、环境保护
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7.42%,初步核算可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全市8条主要河流23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占14.3%,比上年减少1.5个百分点;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占28.6%,比上年增加12.8个百分点;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占28.6%,比上年减少18.0个百分点;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占28.6%,比上年减少29.3个百分点。
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09天,较上年增加28天;PM10年均浓度10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PM2.5年均浓度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2%。
全年平均气温为14.8℃。
全年共营造林2.61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3.30千公顷。森林公园3个。森林覆盖率29%。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本公报中涉农数据为常规年报数据,尚未根据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调整。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质检、对外经济、运输邮电旅游、金融证券保险、环境保护等数据来源于有关部门。
濮阳市统计局
2018年3月25日
表1: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 指 数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0.9 |
#城市 | 100.9 |
农村 | 100.9 |
#食品烟酒 | 99.3 |
#粮食 | 101.2 |
鲜菜 | 86.8 |
畜肉 | 96.4 |
蛋 | 100.9 |
衣着 | 100.8 |
居住类 | 102.6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0 |
交通和通信 | 101.3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0.2 |
医疗保健 | 104.0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2.5 |
表2: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262.61 | 0.1 |
夏粮 | 156.15 | 0.9 |
秋粮 | 106.46 | -1.1 |
棉花 | 0.33 | 1.1 |
油料 | 18.02 | 24.5 |
#花生 | 17.56 | 23.6 |
蔬菜及食用菌 | 258.96 | 2.0 |
水果(含果用瓜) | 29.80 | 3.5 |
表3: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纱 | 万吨 | 22.40 | 5.5 |
布 | 亿米 | 0.20 | 20.9 |
化学纤维 | 万吨 | 2.09 | 16.7 |
畜肉制品 | 万吨 | 6.21 | 18.0 |
速冻米面食品 | 万吨 | 3.90 | 11.2 |
天然原油 | 万吨 | 146.67 | -13.8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2.50 | -16.2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8.16 | 1.9 |
钢材 | 万吨 | 38.79 | 59.1 |
水泥 | 万吨 | 87.11 | -36.4 |
家具 | 万件 | 222.46 | -2.4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31.00 | 6.4 |
农用化肥(折含N100%) | 万吨 | 20.82 | 8.1 |
聚乙烯树脂 | 万吨 | 23.86 | -11.8 |
聚丙烯树脂 | 万吨 | 19.11 | 4.8 |
初级形态塑料 | 万吨 | 49.23 | -2.4 |
耐火材料制品 | 万吨 | 25.44 | 8.2 |
精甲醇 | 万吨 | 59.70 | -4.6 |
金属切削机床 | 台 | 64 | 6.7 |
石油钻井设备 | 万台(套) | 5.70 | -17.1 |
电光源 | 万只 | 4.49 | -49.5 |
表4:2017年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行 业 | 投资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合 计 | 1703.60 | 11.8 |
农林牧渔业 | 73.27 | -6.6 |
工业 | 829.28 | 3.8 |
采矿业 | 7.63 | 221.4 |
制造业 | 701.80 | 3.8 |
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198.50 | -0.5 |
建筑业 | -- | -- |
批发和零售业 | 68.20 | 34.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95.28 | 37.4 |
住宿和餐饮业 | 14.75 | 1.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20.44 | 587.4 |
金融业 | -- | -- |
房地产业 | 260.62 | 14.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9.36 | 481.6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56 | -74.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15.71 | 33.6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4.80 | -68.9 |
教育 | 34.16 | -8.9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8.83 | 29.9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7.94 | 40.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7.36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