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深化工业节水是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水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20年,全省六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下降,非常规水资源用水量增长,高耗水行业用水量下降,用水效率稳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增强,再生水利用量增加,但也存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重复用水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基本情况
1.全省六成以上行业用水量下降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量合计35.53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0.15亿立方米,下降0.4%;外供水量合计19.69亿立方米,较同期增加0.36亿立方米,增长1.8%;用水量15.84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0.5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1%。
分行业看,全省有六成以上行业用水量下降,其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10个行业用水量下降超过10%,降幅较大。
2.常规水资源用水量下降,非常规水资源用水量增长
分水种看,全省地表淡水、地下淡水、自来水、其他水等常规水资源用水量下降明显,2020年全省常规水源共取水32.70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0.6%;外供水19.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常规水源用水量13.0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4.2%,常规水源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92.0%,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从常规水资源取水看,地表淡水取水20.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地下淡水取水7.02亿立方米,受洛阳、南阳和焦作等几地水务公司为保护地下水源、减少地下淡水的取用,以及投运新的地表水厂等因素影响,全省地下淡水取水较同期下降16.8%;自来水取水5.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7%。
非常规水资源是指取用除地表淡水、地下淡水、自来水、其他水等常规水源以外的取用水,是日常取水的有益补充,目前我省涉及的非常规水资源主要包括矿井水、雨水和再生水等。
从非常规水资源用水来看,全省非常规水资源用水2.79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2.2%,其中矿井水用水7208.65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0.7%;雨水用水14.74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3.9%;再生水用水2.0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8%,全省非常规水资源用水均保持正增长。
3.高耗水行业集中度提高,用水量下降
2020年用水量达到4000万立方米以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化工、煤炭、水生产供应、有色、黑色、非金属、造纸和农副食品加工等9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的79.5%,较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用水行业更为集中。这9个行业中仅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个行业用水量较上年同期增长,分别增长4.6%和13.0%,其他高耗水行业用水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4个行业用水量降幅超过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用水降幅,分别下降13.0%、9.8%、8.4%和4.9%。2020年全省年耗水4000万立方米以上行业用水情况如表1所示:
表1:2020年用水量4000万立方米以上行业用水情况表
4.用水效率稳步提升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量253.1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9.0%,重复用水率94.1%,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15年增加3.2个百分点。2015-2020年全省重复用水率情况如表2所示:
表2:2015-2020年全省重复用水情况表
分行业重复用水率看,重复用水率超过80%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0个行业,重复用水率分别达到97.3%、97.2%、96.2%、95.8%、92.9%、89.3%、89.2%、86.0%、83.1%和81.3%,重复用水率达80%以上行业情况表如表3所示:
表3:2020年重复用水率达80%以上行业情况表
分行业重复用水量看,重复用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以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7个行业,重复用水量合计为247.66亿立方米,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重复用水量的97.8%。7个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重复用水量为145.48亿立方米,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重复用水量的57.5%,比上年下降9.4%,重复用水量居各行业之首。全省重复用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的行业如表4所示:
表4:2020年重复用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行业情况表
5.再生水利用量增加
再生水指以污(废)水为水源,经再生工艺净化处理后水质达到再利用标准的水。2020年,全省再生水用水量2.07亿立方米,是非常规用水中的最大来源,较上年同期多用554.42万立方米,增长2.8%。
分行业看,全省再生水使用超过100万立方米的行业主要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8个行业,再生水使用超过100万立方米的行业情况如下表5所示:
表5:2020年再生水使用100万立方米以上行业情况表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1.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
再生水、雨水和矿井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是常规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常规水资源,但目前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依然较低。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仅有218家企业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占比仅1.1%,非常规水资源用水量2.79亿立方米,占全部用水量的17.6%。非常规用水开发利用程度偏低,利用量少,普及面窄,对全省建设节水型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重复用水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0年,全省有重复用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838家,占比为9.4%,其中,重复用水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企业1002家,占比仅5.1%,这些企业的重复用水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量的97.8%,重复用水企业数量总体偏少,重复用水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建议
从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看,工业领域节水工作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全省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着眼,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开拓工业用水种类;另一方面从现有用水技术和循环利用条件着手,深挖节水潜力,做到有限水资源的集约式利用。
1.加快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改,实现技术节水
工业用水行业集中度较高,便于从技术上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要通过推广国家鼓励的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节水工艺、技术创新,推动科学节水,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程度。通过节水型企业建设带动引领各行业节约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通过培育新型市场化节水商业模式,鼓励和推广合同节水工作,筛选用水量大、水耗高、节水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且有较大节水潜力的单位开展合同节水。
2.加强对企业水资源利用的监管,实现结构节水
要继续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将水资源考核纳入对各地的综合考核中,着力提升企业水资源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节水型企业的建设。要利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在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合理规划高耗水行业发展,逐步淘汰高耗水、高排放的企业,吸纳耗水量低、水循环利用好的企业,从而在结构上提高工业领域用水的集约化程度。对新建高耗水工业企业,要严格执行环保、用水管理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确保新建企业水资源利用水平达标,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更加协调。
3.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进一步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雨水、矿井水和再生水等非常规水种纳入统一配置。一是鼓励企业开展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雨水的收集利用技术门槛和资金需求并不高,要鼓励企业开展雨水的收集利用,以减少对常规水资源的消耗。二是推动废水循环利用和再生水的使用。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手段,在工业领域大力推广企业自身废水的回收利用和再生水的利用,不断促进废水水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