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统计网!
网站首页 | 河南统计微信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新业态数字化服务成为增长新引擎
——省统计局社科处处长杨森山解读2023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
 来源:社科处  时间:2025-04-07 17:22 

  

       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相关结果,2023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11.86亿元,较2018年增加569.35亿元,增长26.6%;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47%,较2018年上升0.18个百分点,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持续增长,比重有所提升。

  一、文化产业各领域协调发展稳健增长,文化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加速推行

  信息化数字化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快速发展。2023年,全省文化核心领域实现增加值1847 亿元,较2018年增长22.6%,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8.1%。其中,信息化数字化特征较为明显的“创意设计服务”“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三大行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5%,较2018年分别增长2.3倍、18.6%、18.2%,成为拉动文化核心领域增长的主导力量。

  2023年,全省文化相关领域实现增加值864亿元,较2018年增长36.0%,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9%。文化相关领域三大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引领文化相关领域增长作用突出,较2018年增长53.0%,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5%。

  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消费需求提质升级,新业态数字化服务成为文化服务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3年,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51.76亿元,较2018年增长45.4%,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8.3%。与2018年相比较,文化艺术培训业增长5.3倍,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6倍,文化活动服务业增长2.5倍,广告服务业增长41.2%。

  文化制造业结构性变革加速,部分技术驱动、新兴消费行业快速增长,部分传统行业增速回落。2023年文化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39.16亿元,较2018年下降2.4%,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9.9%。与2018年相比较,部分技术驱动型行业与新兴消费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长15.2倍,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制造业增长2.3倍,节庆用品制造业增长1.7倍,乐器制造业增长35.5%,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增长8.1%。部分传统行业增速大幅回落。其中,信息服务终端制造业下降92.3%,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制造业下降90.9%,文化用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下降39.8%,玩具制造业下降22.0%。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呈现结构性分化增长,教育、文化用品及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强劲,工艺美术品销售业大幅回落。2023年,全省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为320.94亿元,较2018年增长7.4%,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1.8%。与2018年相比较,图书批发业增长77.9%,乐器批发零售业增长61.6%,图书、报刊零售业增长57.0%,文具制造及销售业增长54.9%。受便携式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高速增长等因素影响,家用视听设备销售业下降68.1%;受市场需求不足、金价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业、珠宝首饰零售业、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业分别下降30.2%、14.5%、9.8%。

  三、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规模以下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集约化发展效果较为明显。2023年,全省2579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88亿元,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1.5%,贡献了文化产业17.9%的增加值。规下文化企业贡献过半,发展潜力较大。全省16.6万家规模以下文化企业实现增加值1382亿元,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超过九成,贡献了51.0%的增加值。非企业单位和个体户贡献超过三成。6097家非企业单位(文化行政事业、文化民非)实现增加值86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个体户实现增加值756亿元,占比27.9%。